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一生醉心于"孔颜乐处"的研究。二程"孔颜乐处"理论中所包含的仁者之乐、循理之乐和万物同体之乐思想,体现出个体身心协调成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二程"孔颜乐处"观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丰富了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它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的生态智慧,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生态伦理充满着对大自然的伦理关爱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之思。本文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 ,“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论和“民胞物与”的义务论三方面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的思想 ,以期对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庄子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其思想动因最初是为了超越时代的恶。要超越时代的恶,人道应以天道为据,自然无为。为此庄子提出了证道的境界——“天人合一、至乐无乐”,这是庄子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自然”是理解它的关键,审美是其特色。在庄子的生态智慧中,他展示了一种不断追求境界超越的生存格调和人与自然亲和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智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应当站在现代的立场上,对儒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生态自觉、生态经济、生态宇宙等方面对其进行现代转换,从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正逐渐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精神良药。“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视角,蕴含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吻合的自然观。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为典型表征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诠释和剖析,阐述了“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传统画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气韵生动”就是对自然规律与“天人合一”思想在艺术创作上的诗意提炼。认为绘画创作就是审美主体与自然通融感应后领悟自然的过程,弥漫着浓郁的生态审美智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相融相生关系,人与自然亦师亦友关系,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关系。“气韵生动”反映了生命与自然生生不息之美,生命与自然共生之美,生命与自然的象外之美。  相似文献   

7.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涉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思想,是指导当代生态创作的思想基础。刘亮程作品中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包括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观,人与万物生命的动态交融及人与自然繁荣的存在观三个层次。人与万物平等、感知、亲和的生命交融中,指向了一个人与万物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生态整体,实现从认识论层面生态整体的探讨和存在论层面人与自然繁荣的生态建构。对现代人生态自我的塑造和社会生态文明的反思与助力,彰显了作家面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和问题意识。其作品既发展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有利因素,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契合当代生态存在论中“人—自然—社会”系统整体繁荣的生态思想,有着独特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观的现代生态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从整体论的原则出发,提供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构架和思维模式,放弃了近代机械自然观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所蕴含的基本生态理念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生态理念惊人地相似,为构建中国自己的生态伦理学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渊源和思想资料,进一步阐明了“天人合一”观的现实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荀子的生态环保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观念和意识,充满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之思。反映在《荀子》一书中的有关认识自然、关爱万物、兼利天下、与时俱进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言论,是先秦时期人们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生态意识的源头和体现。我们应该分析、阐释和借鉴这些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传统生态意识到现代生态意识的转换和超越,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充满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之思。反映在《论语》等书中的有关认识自然、关爱万物、保护资源、与时俱进及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言论,是先秦时期的人们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生态意识的源头和体现。分析、阐释和借鉴这些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传统生态意识到现代生态意识的转换和超越,对当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然之思: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从宏观上看,这些生态伦理智慧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底蕴,"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取向以及"节用爱物"生态伦理实践.这些思想尽管带有某种朴素的直观或顿悟的性质,但都是人类生态伦理智慧的一部分,具有"奇迹般深刻",值得我们今天在深人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价值时认真分析和汲取.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趋复杂的生态问题,西方所谓“主流”生态理论也尽显疲态,难有应对生态问题的“良策”,亦开不出针对生态问题立竿见影的“良方”。生态思想从来就不只限定于生态或自然本身,而是更侧重于讨论人与生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文化资源,古人以阴阳学说为基础,阐释人与自然二者内在关联,并以此建立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生态思想,其本质在于强调人类要与自然协调、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也内嵌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逻辑链条之内,要以世界视角来审视未来发展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导的“情景交融”和宋代的“心物感应”都追求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和谐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点。“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生命性、创新性、深刻性和崇高性具有现代价值,这些美学智慧是现当代绘画美学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揭示,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理念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以“人”为核心,立足于自然,以人与自然界和谐为出发点,追求人与万物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都认为人与万物同质同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问题上,都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要把人和自然摆在同等地位上,尊重和顺应自然;在人如何利用自然问题上,都强调人对自然应取之有度、和谐共生。深入理解二者的契合性,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5.
儒家保护自然生态的和合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和合生态方法是儒家和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人与自然本原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上,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发展,而采取的具体的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以及生态行为,是人与自然和合生态思想的具体思想和行为的体现,主要体现为四点:①“仁民而爱物”,把人与人之间相爱的思想推广到爱物类;②“参赞化育”,肯定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地位和作用的积极思想;③“取物以顺时”、“以时禁发”,遵循自然规律的环境管理思想;④“钓而不网,弋不射宿”的生态实践观。它和“天人合一”思想共同组成儒家的和合生态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遵循。这一理念有其自身的生成逻辑、现实践履及价值意蕴,承继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汲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在精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之中。持续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树立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方法、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立足中国立场、凸显世界眼光、饱含人类关怀,以其鲜明的系统性与辩证性的理论特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以及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思想,它不仅直接指导着古代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活动,而且对当代环境法制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天人合一”思想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纂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促成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及环境道德法律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教和佛教思想为突出代表,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善待自然,体现了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态智慧,是德性的智慧。佛教由对生命的关切及于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生态智慧是解脱的智慧。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天道无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道教的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重新解读 ,揭示了“天人合一”在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人口危机的情况下应有的时代内涵 ,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追求“天人合一”,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这种“天人合一”的具体途径 ,从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以儒道两家为主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以人与自然为整体,认为自然万物具有内在价值,应“平等相待”和敬畏生命、泛爱众生;主张万物之间具有和谐统一的关系,因而早在古代就已形成朴素生态学,重视生态和谐与“天时”、“地利”、“人和”的光辉思想;以道和德的内在统一,构成人文伦理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的生态道德;素有持续发展思想和自然保护理论,以生态认知为基础,主张“毋我”、“节欲”,人与自然相融洽,以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并设立环保机构加以管理。此乃世界历史所罕见,足以为东方伦理学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