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1994年第5、6两期的“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研究”专栏,先后共推出8篇文章,对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历史及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和分析。答振益在《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概述》一文中说,鄂豫皖三省除湖北的恩施州及长阳、五峰两个土家自治县外,均属杂散居地区,这在内地省份具有一定代表  相似文献   

2.
鄂豫皖杂散居地区民族关系概述答振益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辽阔富饶的神州大地上,除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外,就少数民族居住情况而言,大体上分为聚居区和杂散居区两大类型。鄂豫皖三省除湖北境内的恩施州及其毗连的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外,均属杂散居地...  相似文献   

3.
当前鄂豫皖地区民族问题剖析答振益,柏贵喜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随着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鄂豫皖杂散居地区各族人民已经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如在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了民族区、乡、镇;选拔、培训和任用了一大批...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但其人口绝对数量达9000多万,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的民族问题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过去我们的民族工作对象和重点主要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下称民族地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打破了各民族的封闭状态,使各民族间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民族地区走出来,散居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从而使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日渐明显和重要,这种情况在城市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鄂豫皖地区民族关系对策研究许宪隆改革开放以来,杂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鄂豫皖城乡,不仅涌现了一批捷足先登的回族企业家和回汉族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而且还冒出了不少人均产值、收入都高于汉族的富裕村、富裕乡和民族街。经济的发展对于民族关...  相似文献   

6.
青海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全省共有44个民族成份,总人口为518.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35.8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51%。世居少数民族有 5个,其中藏族有 113.4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21.89%;回族82.34万,占 15.89%;土族 19.95万人,占3.85%;撒拉族9.58万人,占1.85%;蒙古族8.88万人,占1.71%。其它少数民族1.6万人,全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  相似文献   

7.
黄从光 《中华魂》2013,(2):44-47
发展不足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矛盾。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加快发展不仅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而又紧迫的政治任务。甘肃省阿克塞县位于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属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有哈萨克、汉、回、蒙、维吾尔、撒拉、藏等12个民族,总人口1.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34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是典型的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8.
湖北襄阳双北村回汉关系调查王奎正湖北省襄阳县双北村是一个回汉杂居村。历史上该村经济落后,民族矛盾多。改革开放后,该村实现了经济腾飞和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目前,双北村已成为鄂豫皖民族杂散居地区回汉团结致富、实现富裕和文明的典型之一。那么,该村在加强民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杂散居农村少数民族经济在改革的大潮中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这千帆竞发的发展进程中,杂散居农村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速率与汉族的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从杂散居农村少数民族内部看,受到自身发展能力的限制。由于历史的原因,形  相似文献   

10.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45个可识别的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的81.82%,除汉族外,有回族、藏族、哈萨克族、土族、满族、朝鲜族、苗族以及全国稀有的裕固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省内22个地(州)、市(县)内,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其中80%的少数民族集聚在各自治州、市(县)范围内,其余20%的少数民族散居在全省各地。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的七个县与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所辖的8个县(市)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以回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另外,还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地区共有土地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9.6%。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土家、苗、白各族聚居的湘鄂边根据地建立的红四军,全军一千余人,少数民族出身的指战员占50%以上,营长以上干部14人,其中少数民族出身的8人,约占干部总数的58%,它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支以军为建制的红军。  相似文献   

12.
据全国第四次人口统计资料,1990年朝鲜族人口为1920597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0.169%。他们中的大多数居住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少数则散居全国各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朝鲜族由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达3 500余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2以上。在西部九省区中,少数民族占当地人口总数的比例:西藏90%,新疆60%,青海35%,云南33%,宁夏32%,贵州25%,甘肃6%,四川3%,陕西0.5%。我国西部县级以上民族自治地方共有土地面积425万km~2,占西部九省区土地总面积77%和全国土地总面积44%,其中除了陕西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居住分散以外,其他八省区皆有大面积的民族聚居地区。如  相似文献   

14.
壮族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壮族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根据一九七七年统计,全国壮族共有一千二百多万人。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一千一百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分布在云南省文山等州(县)的有八十二万多人;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县等地的有三万五千多人;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有一万多人;散居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有四千人。在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青海是全国回族聚居的主要省份之一。青海的回族是我省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全省共有回族53万多(1982年),占全省总人口的13.7%,约占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7.4%。主要分布在本省东部和东北部,以化隆、门源、民和、大通,湟中和西宁东关较为集中。其余各州、县均有回族散居和杂居。  相似文献   

16.
一 上海是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据1985年底统计,全市有回族四万八千余人。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人数少居住分散。近五万回族仅占全市总人口千分之四,而分布面则涉及全市十二个市区和十个郊县,其中人  相似文献   

17.
对融水民族教育综合体制改革的思考杜正模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人口44.2万,少数民族人口占71.24%,其中苗族占39.17%.全县每10万人D中,仅有大专毕业生346人,中专和高中毕业4142人,均大大低于广西和柳...  相似文献   

18.
滇桂黔三地(州)是指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它们地处三省、区的交界,总面积约为8670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25.23万人,包括壮、布依、汉、苗、彝、回、瑶等十几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24%。三地州处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带,均为三省、区的贫困地区;“少、边、山、穷”集中地概括了它们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19.
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是我国民族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我国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以及我国的人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目前我国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基本情况来看,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存在着不足.所以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西宁─兰州─临夏民族经济区的探讨孟峰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土地面积7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总人口约445.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1%,属经济和社会不发达地区。但是,资源丰富,有巨大发展潜力,现探明有一定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