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其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极富艺术色彩,对于体现剧本中人物性格特点、人际身份变化和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借助移情指示系统下的生命度层级和移情层级来解析《李尔王》中人称指示语的使用艺术。  相似文献   

2.
指示词语具有先用性的特点,但在特定语境中存在指示词语的反先用现象.本文从话语功能、影响要素与表现形式三方面,阐释英语人称指示语的反先用现象.  相似文献   

3.
"老师儿"是山东方言的特色称呼语,一般用于面称陌生男子。以称呼语"老师儿"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语法结构、语义内涵及语用功能,其中语用功能包含认同和人际关系指示两种。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探究"老师儿"在时代的浪潮下历久弥新、仍然通行的原因,发现除语言因素、心理因素外,还有其独特的文化因素,恰当地使用这一方言,能够认同和指示交际双方关系,拉近双方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稿历来被语言学界的学者作为分析研究的目标来对待。通过对演讲稿中人称指示以及语境等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发言人所采取的话语策略,从而揭示其所隐藏的政治意图和传达使命。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就职演讲的语篇特点,而后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该演讲稿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揭示出总统的就职演讲时如何突出当前美国流行的民粹主义。  相似文献   

5.
指示语是用作指示的语言单位,它是话语和语境之间关系最直接的反映,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学者对指示语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旨在梳理国内外指示语研究成果,并为后续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郭萍 《现代交际》2014,(4):70-71
汉语中,方位指示词以话语活动的参与者形成的方位远近,可以分出远指词和近指词。在会话交际中,说话双方选择远指还是近指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界对此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从文化传统角度分析解释,而近20年来,又提出了从心理距离因素来考察方位指示词的选择问题,但还是很笼统。本文试对此做出总结,从主客观两方面做具体的分析。客观上有传统的空间距离说,并提出决定因素——关注焦点;主观上又分为两大因素:社会距离和情感距离。  相似文献   

7.
语法粘合手段就是通过语法形式把若干句子从意义上粘合起来的方法.这类粘合手段主要有指称、比较、替代和省略四种.一、指称指称是最常见的粘合手段之一.它有人称、指示和零式三种.1.人称指称人称指称常见于人称代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问题近年来成为外语习得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英法人称代词的用法进行对比,讨论二外法语习得过程中的英语人称代词的迁移影响,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话语语用意义的指示语用义出发,通过课堂实例分析移情指示语在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谈论研究了指示语非常规用法,通过定量分析实际交际的言语实例,得出结论:言语交际者在实际言语运用中出于顺应语境和重构自己期望的语境的两个因素的考虑,选择违背指示语的常规用法来达到顺畅和期待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功能是沟通,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言不仅是用来沟通,还有许多隐藏功能。以语篇为例,分析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揭示批评话语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性话语角度,分析文在寅就职演讲语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研究演讲语篇中词汇的使用特点,帮助我们考察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湘乡方言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的形式与用法进行了具体说明与分析。同时将湘乡方言中的代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代词用法进行了比较,突显了湘乡方言代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汉语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民俗语言现象,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禁忌的产生及发展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心理,本文试从大众心理承受能力、尊重心理和愉悦心理探讨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历史发展流变,以期在社会交际中,把握语言禁忌发展问题的主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口语流利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程度。本研究以《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作为语料,借助Ant Conc 3.4.4w进行词频和语丛等检索,分析大学生英语口语非流利准词汇填充语的使用特征。结果显示,准词汇填充语在大学生的口语输出中占有较大比重,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是影响口语流利性的重要因素;非流利填充常与人称代词主格、连词、定冠词同时出现,用以缓解压力,维持言语输出状态,有时也会起到缓和语气、更正错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的指示代词回指方式进行了比较。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表示回指的方式具有共通性,这主要表现在回指方式与人称代词的相关性上,即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且发现这一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不为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所特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公示语英译在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错误的公示语翻译不但不能起到原本的指示和交际的功能,反而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本文探讨了常见的几种公示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供译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语形态变化丰富,语序较灵活,语与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靠格位来维持,但语序的排列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一、多项修饰语的位置 同格语(定语、强调语、同位语、并列语)是与先行语同格的成分,传统语法中把它们作为次要的句子成分,实际上它们是名词短语的构成部分,整个名词短语(包括同格语和与其相关的先行语)在句子中担任某个句子成分。同格语中,定语、强调语、同位语都是修饰先行语的,其先行语是中心语。修饰语的叠加在外延上对中心语增加限制,使中心语的意义更为严格与精确。我们以定语为例来研究这一现象,可以发现多项定语的顺序是由小到大排列在中心语之后的,这与阿拉伯人由内到外的思维模式相对应。先出现中心语,再出现修饰语,有利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而修饰语又由外延较小向外延较大逐渐过渡,在心理上比较稳定,波动较小。一般地说,外延较小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距离总是小于外延较大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的距离,从紧密层逐渐扩展到松散层,是一种合理的思维模式。例如: 旧木门 伟大的爱国主义义务 历史性大决战 布置好的漂亮的大橱窗 半透明的黑色内衣 宽大的白色大理石楼梯 “旧门”的外延总比“木门”的外延大,所以“旧”在“木”之后。“伟大的”外延可包含“爱国主义”,倒过来却不行。这两个例  相似文献   

18.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有其鲜明的语言特色,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由于公示语在公众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和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该文主要分析了公示语的应用功能及其语言特色,同时提出了公示语的翻译理据和翻译策略,希望能对公示语的英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筹备小组于4月25日——2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由北大东语系主任陈嘉厚副教授按照教育部指示,就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的组成、会址和成立大会召开的日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修订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章程(草案)》。  相似文献   

20.
卢国显 《社会学》2006,(4):1-11
一、中西方社会距离理论的研究综述 距离首先是一种物理学上的空间概念。美学家用来比喻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模糊性和非真实性,认为距离的大小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学感受。心理学家将之解释为主观感受,将对象与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称之为心理距离,并认为最合适的距离就是那种最小而尚未消失的距离。心理距离又被称之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一道心理屏障。后来社会学家将心理距离发展为社会距离。社会距离被定义为“存在于集团与个人之间的亲近程度”,是一种可以测量个人和一般社会关系的理解、同情与亲密的程度和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