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滨海新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森昌  高彧 《城市》2008,(3):26-28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区域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集聚的惯性.使得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近年来.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2004年9月19日,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素质教育和和谐社会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在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教育问题。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沿海和内陆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大等社会现实,建设和谐社会必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人格的和谐完善和素质的全面的提高,因而素质教育怎样更好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我国在"十二五"发展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当今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突显,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入手以石狮市厝仔村为例,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人与环境的矛盾问题,为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邓小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述是邓小平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包括对发展生态农业、控制人口增长及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它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发展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两个基本视角:一是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基本内容、基本目标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实践;二是探讨社会存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建立有效机制,预防和消除社会隐患,达到和谐社会。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存在的社会风险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创新社会风险的控制机制,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试论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元凯 《城市》2008,(11):104-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成了媒体乃至人们交谈时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国家要和谐.社会要和谐,邻里与邻里、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也要和谐,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谈艺术、讲构图,都离不开和谐.城市空间环境的和谐当然也不例外。的确,和谐才会发展,和谐才产生美。  相似文献   

7.
粱伟 《职业时空》2008,4(1):65-6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现代大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一个强调科学发展的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道德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离不开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人自身道德能力的呼唤和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民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的和谐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曼琦 《城市》2010,(7):3-8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它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从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就被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任务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