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农民工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局限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农民工培训。本文从提高农民工的意识,让其积极参与培训;用人单位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以确保农民工就业为目标,加强培训质量的管理考核等四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培训的逆向选择及破解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就在于加强农民工培训。目前,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加大;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培训却缺乏积极性,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民工培训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破解对策就是农民工通过“信号传递”的方式使企业了解到其个人素质的完全信息,这样企业将针对高素质农民工与低素质农民工制定不同的服务合同。政府在农民工培训过程中要加强政策导向投入、财政支付投入以及技能凭证管理投入。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不仅对自身有利,更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和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制约其就业培训的因素,提出促进就业培训的若干建议,以期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民工城市就业的困境是因农民工供求结构性失衡所致.构建基于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必须深化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为提高后续农民工素质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现有农民工的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民工承担不起培训费用、政府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的发展,必须认真分析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各种因素,提高认识,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政府对劳动力培训的力度,以促进农民工的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6.
创业培训是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现状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创业受阻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必须切实加强农民创业培训,提高创业素质的观点.并就以县农广校为基地来构建创业培训模式的优越性进行了阐述,进而对如何建立农民创业培训新模式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需求视角下的农民工两阶段主动培训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培训投入决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转移前和转移后其对培训的想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培训投入影响因素需要分两阶段仔细梳理.本论文通过对江苏9个地级市农民工的问卷调查,采用赫克曼两阶段估计法.对农民工两阶段主动培训投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培训变量是影响农民工培训投入的重要因素.其中培训费用和培训效果直接影响到农民工是否主动接受技能培训以及培训投入的规模.同时,农民工转移前培训投入还受到培训供给状况以及政府补贴的影响;转移后培训投入还受到生活看法、相关群体以及所在行业等方面的影响.此外,农民工自身及家庭的诸多变量同样对培训投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25省市区制造业和服务业1141份农民工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强烈。现有的农民工培训模式如农民工自发培训模式、政府主导的公共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企业培训模式和职业院校参与的教育培训模式存在内容简单、培训体制不健全、培训经费短缺、经验欠缺、门槛较高以及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为此,应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办新型农民工职业大学,创新现有高职教育和广播电视大学办学模式,以增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农民工群体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其正能量和推力巨大。有效的新农民工培训是个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求与期待。良好的培训有利于新农民工的健康成长,新农民工素质的提高能增强制造业实力,促进企业、城市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不同层次培训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和收入影响的差异性,对政府培训、企业培训和个人培训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企业培训、政府培训和个人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影响最大的是政府培训,企业培训次之,个人培训最差;人力资本在政府培训、企业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个人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民工技能素质越来越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是解决农民工技能素质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农民工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入手,提出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在农民工就业和增收中作用显著。城乡差距、剩余劳动力多等是转移的主要原因,"阳光工程"培训是提升转移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培训中存在就业后离职率高、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已就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发挥政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培训模式,强化师资力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进城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管理不完善、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所需的经费没有较固定的来源等问题。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管理。加强进城农民工组织化;建立多层次培训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监督管理制度。第二,消除社会排斥,优化培训供给效能。加大宣传,营造培训氛围;培训机制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经费筹措机制实施多元化的培训补贴方式;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培训资源,引入竞争机制。第三、完善配套措施,保障培训福利供给效能发挥。政府应建立相应的农民工就业培训配套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238份农民工调查问卷的统计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了企业培训经历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培训经历对农民工心理资本有显著正影响,且影响效应较大;农民工心理资本对其收入有显著正影响;心理资本在企业培训经历与农民工收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实施8年以来,农民工的生存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发展能力仍然堪忧。在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新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由生存型培训向发展型培训具备了主客观条件。新一轮培训必须在培训主体、培训重心、培训模式、培训机制等方面有新的共识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对兰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一定影响.兰州市新生代农民工表现为创业者以男性为主、创业领域多元化、以独立创业为主、创业规模较小、创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特点;存在创业者综合素质偏低、创业层次较低、创业资金不足、创业环境欠佳等问题.建议: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培训体系,搭建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的创业政策保障机制,健全新生代创业农民工的社会服务体系,鼓励女性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损害民工权益的情况大量存在,特别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已形成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为此,必须提倡公平观念,切实消除对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歧视意识;制定正确的政策,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机制;从法律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建立和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非农业技能培训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西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东风 《调研世界》2011,(12):54-57
虽然现在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已经远高于过去,但仍存在较大缺失空间,他们与城市劳动力差距越拉越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我国尤其是江苏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实际,试图通过对新西兰农民工教育培训基本做法的研究分析,提出健全法律和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推行社会就业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等观念,以期为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特殊性进行分析,总结了东北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东北地区自身的发展特点,从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角度出发,提出了东北农民工建设高效务实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技能水平不高等特点,这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工就业。安徽省逐渐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方面的投入,但通过实际调研和政策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安徽省农民工培训方面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及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机构操作不规范,接受培训率不高,政府管理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针对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农民工四方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管理和政策建议,通过建立良好的培训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就业准入制度,整合培训资源,加强监督和反馈等措施来提高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