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择业观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择业观”与他们最终的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2008届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态问卷结果进行研究,并与他们最终的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个最主要的择业观念,从而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534名师范院校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择业心态,指出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自身着手,采取对策,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  相似文献   

3.
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产生种种心理偏差,以致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因此,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偏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调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择业心理误区和择业心理障碍分析,进而提出心理调适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压力的增大,毕业生择业的观念及心态也多种多样,其产生原因各有不同。针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误区,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转变毕业生择业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河北省10所不同类型高校930名毕业生择业地域期望、薪酬期望、单位性质取向、择业标准取向、先就业后择业态度、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态度、自主创业态度等方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本专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毕业生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河北省大学毕业生择业期望值依然偏高,择业标准多样化且更看重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动态择业及自主创业意识显著增强,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积极性不高,不同毕业生群体间差异显著。从加强正确的择业观宣传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毕业生择业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方向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调查表明,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位居榜首,三资企业紧随其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排名第三。同时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如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志向,忽略了社会的需求;敬业精神差,缺乏职业稳定性等。目前要求毕业生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端正择业心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素质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7.
张宏军 《学术探索》2009,(2):140-144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课题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明显的部门偏好和地区偏好。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间收入差距相对悬殊、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社会保障差异巨大是大学毕业生择业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改变大学生的择业偏好,就必须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 ,显示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其产生原因各有不同。针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误区 ,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 ,转变毕业生择业观念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矛盾、择业心理认知误区和择业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充分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调适途径,帮助学生排释心理问题,实现人生重大转折,这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守义 《理论界》2007,(6):110-111
本文针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女大学生在择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面对现实,克服就业困难,走好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