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公务员晋升中存在着彼得原理现象,其危害性十分明显,探究其原因,并探析改善策略,对于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务员晋升中的彼得原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公务员流动持保守态度、相对封闭晋升机制、“拉”一把现象、横向晋升到不胜任阶层。导致彼得原理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官本位思想的遗留、庸人治理官僚制的逆向考核、考评手段滞后的颠倒式晋升、专业人才的错位晋升、缺乏外部的有效监督等。要优化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有效预防公务员晋升滑向彼得原理陷阱,须从改变官本位观念,重构社会价值取向,建立健全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职务晋升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员工的方式,但是如果职务晋升不当,也会伴随着绩效的下降.这就是职务晋升中的陷阱-"彼得原理"现象.那么,如何避免职务晋升中的陷阱,文章提出了若干相应的建议,以避免职务晋升中"彼得原理"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职务晋升是政府对公务员的一个很重要的激励方式,然而,我国公务员的晋升机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被晋升的公务员对新职务的不胜任,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等,这就是本文要谈到的彼得困境。本文站在彼得原理的角度上来分析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以及如何走出彼得困境。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的层级制的政府组织中,职务晋升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的晋升现象。本文以彼得原理来分析公务员晋升中存在的彼得现象及其危害性,并从体制和思想两方面探析了其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我国公务员晋升制度改革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宗 《金陵瞭望》2005,(23):38-38
彼得原理 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彼得原理广泛体现在各行各业,航运企业配备岸基管理和船员两支庞大队伍,业务种类多样、岗位数量众多,而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出现不胜任的情况也实属正常。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航运企业应对彼得原理的思路、对策,引发对其人员考核、晋升、激励、退出机制建设的思考,从而折射出大型企业处理不胜任员工的普遍做法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企业在对管理人员晋升和任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岗不对称的“彼得现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指出了企业培训落后是造成“彼得现象”的重要原因,并通过创新培训理念、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措施来有效规避“彼得现象”。  相似文献   

8.
读书时间     
<正>《彼得原理》劳伦斯·彼得\机械工业出版社关键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相似文献   

9.
"彼得原理"可以说是很多企业、组织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没办法回避的一个普遍原理现象.很多企业全盘拷贝先进企业HR管理方法,而忽视了对本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从很多企业中存在的与彼得原理窘境相关联的三种不同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现象中出发,运一进行分析,能够使管理者特别是HR部门人员更好的了解彼得原理窘境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aurence.J.Peter),1919年生于加拿大的范库弗,1957年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63年又获得该校教育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名字分别被收入《美国名人榜》、《美国科学界名人录》等辞书中。他博学多才,著述颇丰,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彼得原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我们不能不了解彼得其人和其著作《彼得原理》。  相似文献   

11.
ERP系统的实施是大中型煤炭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促进了煤炭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大中型煤炭企业ERP的实施绩效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ERP实施过程中,"一把手"战略、总体控制、客户关系管理、管理机制创新与IT基础平台建设等要素产生了积极的效应,而业务流程重组与员工职业培训要素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经营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及科技创新的战略基地,探索资本经营之道,推进重点企业上市势在必行,无锡新区寻求形成“新区板块”的战略举措对全面提升企业素质.推进新区的创新型国际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标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拉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对当前高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阐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源起于美国企业的目标管理理论,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部分企业实施丰田生产方式的现状是:致力于建立对库存和产品质量进项控制的“看板”和“安灯”制度,没有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丰田生产方式具体的实施策略有效结合,重形式而轻实质。鉴于此,建议企业在引入丰田生产方式时,与平衡记分卡的使用相结合,以培养员工为基础,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将流程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得到更优的生产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5.
柔性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将人力视为企业的资源,强调对“心”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有助于满足员工需求、有助于激励员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差别,不仅仅表现在规模上,而且从动态的角度看,还体现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在创业期,主要是创业管理;在成长期,将主要根据"4+2"法则和六要素,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上产权制度和企业家培养等,作为重点,这样更符合中小企业管理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基于ES战略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晋升渠道不畅、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引入ES战略思想,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分析了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的原因,提出了以员工为中心的畅通晋升渠道,建立以竞争机制为主体的绩效考评体系,确立以价值为导向的薪酬管理制度,增强员工凝聚力等建议。研究结果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使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面临现金流管理、风险防范等挑战,在金融危机下CFO需按照既是"财务管理"又是"财务战略家"的定位转变职能。同时转变工作重心,抓好信息利用和信息化管理,秉持"稳字为金",使企业顺利渡过金融危机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图书馆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引入"彼德原理"和"逐渐趋于保守定律"具有重要作用.要避免这两原理所指出的对图书馆人员管理中的消极因素,就需从工作转换、设置助理或代理职务,引入"能本管理"理念、激励机制和利用外部人力资源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