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广大藏族人民翻身解放、走上进步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三十周年。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是西藏社会发展中一场最深刻的革命。三十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民族才有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2.
西藏社会的伟大变革——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三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五九年西藏实行的民主改革,是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新西藏的一场伟大、深刻的革命。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已三十周年。三十年来,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又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自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以来,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西藏已由一个政教合一、落后封闭野蛮的封建农奴社会逐步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水平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认识论的理论视角,对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曲折性进行历史梳理与学理分析,有利于深化认识西藏经济社会所带有的区域性与民族性的发展规律,进而助推西藏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西藏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对西藏工作做了重要指示,胡耀邦、万里同志亲赴西藏视察,各省、市、自治区加强对西藏的支援,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1982年,  相似文献   

5.
徐伍达 《西藏研究》2022,(1):102-112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跨越上千年的巨变。西藏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取得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这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复杂而艰难的生产环境。这是我们正确认识西藏实际,考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着眼点。西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牧业区,畜牧业经济历来是社会的根基和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了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争取与各兄弟省区同步发展,振兴西藏畜牧业经济则是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以发展西藏畜牧业生产力为宗旨,对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围绕发展畜牧业经济可供选择的途径及对策进行思考,以期能为西藏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前,在西藏高原发生的平叛改革,是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推翻封建农奴制度的一场最深刻的革命,是西藏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事件。以平叛改革为转折,三十年来,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奴隶成了主人,百万农奴站了起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西藏的确立,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度至今已三十年。三十年来,西藏的社会历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平叛改革以后成长起来的西藏广大中肯年一代来说,“封建农奴制社会”已逐渐成为历史的概念了。因而大力开展对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科学研究,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  相似文献   

9.
走特色发展之路是西藏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从讨论西藏高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向入手,联系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院校的办学实际,提出构建西藏高校办学特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藏学研究三十年赤来道吉藏学是什么─—三十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有突破藏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而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学者从事藏学研究已源远流长。大量藏、汉文献资料表明,有关西藏历史文化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西藏社会变迁中的经济发展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解放近50多年来,西藏变化巨大,经济社会的发展明显呈现出伴随着社会结构大变动的经济发展态势.文章着重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即非典型二元结构下发展和改革问题,认为西藏经济结构的非典型二元性是西藏经济社会矛盾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既构成了西藏发展与改革的现实基础,又制约着西藏的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后,西藏经济在中央大规模投资的强力拉动下,非典型二元结构开始演进,但实质性的改变仍需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以跨越式发展为路径的西藏现代化进程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对西藏传统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西藏民族文化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失调现象,如何使西藏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调适于这一变迁过程就显得非常迫切。文章认为,西藏传统民族文化的调适基础在于保护文化,精髓在于文化自觉,动力来源于文化创新。只有高度重视西藏民族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柳梧村是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柳梧乡的一个村,因拉萨火车站和柳梧新区的建设而出名。青藏铁路通车极大地加快了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对西藏的传统文化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2007年,笔者对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地点就选择在柳梧村。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柳梧村的传统文化没有遭到破坏、削弱,更没有被"灭绝",而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柳梧村的状况,是今天通铁路后西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速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西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间,必须考虑西藏高等教育的现状、基础教育水平、达到一定时间实现大众化的投入要求、未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文章试图从2007或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一大众化标准,这两个不同的发展速度来探讨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合理进程。  相似文献   

15.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史,是一部西藏民族当家作主,并在祖国大家庭中,与全国人民一道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历史.科学认识这一历史,就首先要从其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入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民族区域自治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力量源泉,它决定着这一自治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由近代到现当代变革的集中表现,惟有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探究经济这一历史的、政治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根源,才能深刻揭示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和历史必然性,并从中探索其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已有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西藏广大人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落实了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政策,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下面我  相似文献   

17.
抓住 2 1世纪头 2 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对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肯定成绩、冷静分析现状的基础上 ,作者针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 8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绕甲措  杨洋  曹大命 《民族学刊》2023,14(2):56-64, 156
民营企业为西藏自治区贡献了4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税收,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西藏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融资难、融资少、融资慢等突出问题。本文对西藏3万户民营企业融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经研究发现,西藏民营企业整体信贷需求率偏低,其中有效信贷需求的满足率较高,潜在信贷需求的满足率较低。笔者认为,下一步要通过提高金融机构融资供给水平,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加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培育等一系列举措,充分挖掘西藏民营企业的潜在信贷需求,使其转化为有效信贷需求,进而提高民营企业整体信贷满足率,促进西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9.
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海生 《西藏研究》2005,(1):114-118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入研究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对于科学制定西藏教育发展战略,保持西藏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相关数据,对西藏教育与人口文化素质发展状况进行宏观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制定好西藏教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的残疾人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西藏残疾人就业问题仍很突出,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能自食其力,并同健全人一道共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