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传达贯彻国务院领导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批示精神,完善救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救助机构标准化建设,推进救助管理制度深入发展,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于2007年1月25-27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救助管理等项工作座谈会。会议主要围绕五个议题展开:一是传达国务院领导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批示,研究工作对策;二是讨论、修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办法》(草案);三是讨论、修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标准》(草案);四是研究《救助管理机构国家等级评定标准》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国家等级评定标准》原则、框架等;五是研究第二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论坛有关事宜。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张明亮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由民政部救助站管理处处长王素英主持。  相似文献   

2.
亮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救助保护政策日趋完善。《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民政部加强了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制定。为解决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民政部与财政、公安、劳动保障、建设、卫生等部门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困难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06,(4):43-45
1、总则1.1为加强流浪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规范化建设,促进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临时性救助、保护、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廖欣 《社会福利》2008,(8):37-38
民政部颁布的《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秉承“以人为本”理念,要求救助管理机构对受助人员予以生活帮助和精神关怀,通过专业化的救助服务,帮助受助人员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在开展成年受助人员的心理救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对需要帮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给予了有效救助,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凌航 《社会福利》2006,(5):16-17
务实创新力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省长梁保华专门就贯彻实施《救助管理办法》作出重要批示,分管副省长多次协调解决救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省委常委林祥国亲自组织召开贯彻落实“成都会议”精神的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省及各市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工作规划,研究相关政策,协调重大问题。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把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作为打造“强势民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设施建设。通过积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等,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设施建设。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29日,重庆市民政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6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市政府144号文件精神和民政部最近颁布的《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各区县(自治县、市)民政局负责救助管理工作的科长、救助管理站站长,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参加了会议。重庆市民政局袁天长副局长与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民政局以《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一系列全国救助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自身职责,努力打造救助管理“六个一”工程,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救  相似文献   

9.
张晶 《社会福利》2010,(8):9-10
近年来,在民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将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全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设施建设,到2010年底,新建未保中心32所,改造未保中心19所,新增床位2000张,每年能够为1万多名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服务,提升了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亮点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救助保护政策日趋完善.<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民政部加强了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13,(1):59-5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关于主动加强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管理的通知》精神,民政部派出3个工作组,分别由部、司领导带队,分赴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和河北等地,全面督促检查各地对个人及民办机构收留孤儿大排查和流浪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06,(8):F0002-F0002,I0001-I0004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2006年1月19-20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等20多个部门在四川成都市联合召开了“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这充分表明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已经引起了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走上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展示出流浪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加强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团中央于2006年1月19~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召开“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民政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14.
王斯纲 《社会福利》2011,(12):43-44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救助管理行业员工坚持人性化、专业化、社工化救助服务理念,勇于实践、勤于创新,在践行现代民政核心价值观中开创了形式多样的管理方法,为传统民政救助向现代民政救助转型起到了开拓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佘福 《社会福利》2006,(6):32-33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来,上海市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针对特大型国际大都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任炽越 《社会福利》2006,(10):12-12
上海市民政局、市综治办等18部门最近下发《关于贯彻民政部等19部门〈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上海将在3至5年之内,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系网络,基本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早期预防干  相似文献   

17.
杨芳久 《社会福利》2005,(12):41-41
曾经在2005年元月被民政部推荐为全国救助战线惟一典型,作客于央视12频道《第一线栏目》。向全国人民讲述“无悔救助”的辽宁省盘锦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江秀忱,在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着力创新了“一抓,二保、三满意”的工作新举接即“认真抓好救助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保护流浪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16日,第六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交流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窦玉沛副部长指出,今年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迎来重要转折的一年,国务院研究确定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特别是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他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要准确把握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18日至20日,民政部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召开了“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项目建设规划审核论证会”,来自10余个省份民政厅(局)的业务主管处长、财务处长和流浪末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吉林省发展改革委的有关同志也应邀参会。会议期问,各地代表认真审议讨论了《全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认为规划意见科学严谨,切实可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同志也就规划编写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朱龙英 《社会福利》2007,(11):14-15
《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民政部的指导下,江苏省各级民政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救助,突出服务,务实创新,全面提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水平.至2007年8月底,全省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3527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17963人次,占12.5%.但在工作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寻找良策,破解难题,是广大救助工作者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