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年鉴编纂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我们编纂的《胜利油田年鉴》创刊于1986年,是我国石油石化系统创刊最早的企业年鉴之一,至今已连续编纂、出版《胜利油田年鉴》21年之久。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年鉴编纂工作作为记录历史、启迪后人,推介油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年鉴编纂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我们编纂的《胜利油田年鉴》创刊于1986年,是我国石油石化系统创刊最早的企业年鉴之一,至今已连续编纂、出版《胜利油田年鉴》21年之久。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年鉴  相似文献   

3.
《张家港年鉴》自1996年创刊至今共出版12册。1999年,《张家港年鉴》首次参加全国年鉴编纂质量评比,一举获得综合评比特等奖,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三个一等奖。至2007年末,在国家级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张家港年鉴》获得四个综合特等奖、两个编校质量优秀奖。《张家港年鉴》推出的“悬赏捉差错活动”被评为1999年中国年鉴界年度十件大事之一;  相似文献   

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4):I0004-I0004
《哈尔滨年鉴》1987年创刊。二十多年来,《哈尔滨年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编纂思想,力求准确把握城市综合年鉴的定位,正确处理规范和创新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框架,努力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哈尔滨年鉴》的整体编纂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在首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特等奖暨亿利达杯。1999年在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一等奖。是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5.
《靖江年鉴》创刊于2002年,至今已出版7卷。其中2004年卷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全国县(市、区)年鉴特等奖,获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综合一等奖及框架设计、装帧设计和条目编写3个单项一等奖;2005年卷获江苏省第四届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评比年鉴类特等奖。这是年鉴同仁对《靖江年鉴》工作的鼓励和肯定,同时也鞭策我们继续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编鉴理念,通过不断强化规范和创新,进一步提高《靖江年鉴》的编纂质量。  相似文献   

6.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5):F0004-F0004
《杭州年鉴》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自1987年创刊至2008年,已编纂出版22部,计2200余万字。该年鉴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年鉴评比特等奖,并获得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评比特等奖。在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连续四届获得优秀或者特等奖。《杭州年鉴》从1994年卷起,每年的年鉴内容都制作成多媒体光盘。  相似文献   

7.
时逢创刊20周年,《中国城市年鉴》荣获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04中国年鉴奖暨第三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特等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年鉴的一种褒奖和肯定,更是对年鉴编纂工作者的一种鼓舞和激励。《中国城市年鉴》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较早创刊的年  相似文献   

8.
《醴陵年鉴》2004年卷于2004年6月24日出版。这是自创刊后的第18部年鉴。 《醴陵年鉴》是由醴陵市人民政府主办。2004年卷采用条目式记事体分类编纂,主要记录了2003年醴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宝鸡年鉴》从1999年创刊发行以来,已连续编纂出版了10共计1200多万字,累计条目18520条、彩色版面971页、照片7000余张,赠阅发行1.8万册,同全国12个省市60多家年鉴进行了交流。其中2002年卷《宝鸡年鉴》获第一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优秀奖,2003年卷《宝鸡年鉴》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奖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提名奖、综合二等奖、条目编写二等奖、装帧设计二等奖,并受到省志办的奖励。2007年,市地方志办公室被评为全省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0.
大学年鉴作为年鉴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始于上世纪20年代,较早的大学年鉴是1924年创刊的《复旦大学年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编纂年鉴的高校却寥寥无几。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年鉴事业进入整体快速发展期,大学年鉴特有的大学文化载体功能及其具有的存史、资政、育人、交流作用日益凸显,大批高校相继加入年鉴编纂队伍,每年编纂一本学校年鉴。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末,《安徽年鉴》在中国版协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荣获综合奖特等奖,这是((安徽年鉴》继上一届(2004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能获得全国年鉴界的最高荣誉,是《安徽年鉴》全体编纂工作者勤奋努力、孜孜追求的结果。《安徽年鉴》在全国创刊较早,培养造就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编纂工作者。多年来,大家围绕年鉴的写作、编辑和出版,  相似文献   

12.
《高邮年鉴》创刊于1987年,至2008年已编纂出版20卷本,总字数达1244.8万字。《高邮年鉴》编辑部按照“体例规范,特色明显,不断创新,严格编校”的要求,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狠抓质量不放松,使年鉴编纂质量一直稳居于全国同行先进行列,先后获全国地方年鉴评比综合一等奖、全国年鉴校对质量优秀奖、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比特等奖,尤其是在近两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连续获第三、第四届特等奖。从《高邮年鉴》编辑部的做法中,可以总结出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年鉴》(2004)近日正式出版发行,与之相配套的光盘版也同时发行,这是《苏州年鉴》创刊以来首次发行光盘版。《苏州年鉴》(2004)是1983年创刊后的第21本年鉴,它全面系统、准确翔实地记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鉴出版业走过了20多个年头,属于“年轻的事业”。笔者从事《广州年鉴》编纂工作也整整20年了。在长期的年鉴实践与探索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增加了对年鉴编纂理论的认识。值《年鉴信息与研究》创刊10周年大庆日子,借这个年鉴学习交流园地,就年鉴编纂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望能有所启发,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一、《山东年鉴》的基本情况 《山东年鉴》创刊于1987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年鉴工作处负责编纂。在体制方面,有两个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三”。第一个“三”是年鉴工作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编纂《山东年鉴》;二是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以及《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制定)对全省各级各类年鉴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6.
由于领导重视,嘉兴市的年鉴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每年的《嘉兴年鉴》不仅出版时间比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前一个多月,而且质量是有保证的,领导是满意的。首卷《嘉兴年鉴》(1998版)被评为浙江省第一届年鉴奖一等奖。第二卷《嘉兴年鉴》(1999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一等奖。为此,市政府专门发文对《嘉兴年鉴》编纂集体给予嘉奖通报,鼓励市地方志办公室、《嘉兴年鉴》编辑室和参与年  相似文献   

17.
国庆前夕,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年鉴》(2005)正式出版发行,与之相应配套的光盘版也同时发行。《苏州年鉴》(2005)是1983年创刊后的第22本年鉴,也是《苏州年鉴》编纂出版史上当年编辑、当年出版发行时间最早的一版年鉴。它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04年度全市人民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的发展情况及各行各业取得的新进  相似文献   

18.
《安庆年鉴》从1995年创刊以来,先后获过安徽省年鉴评比一等奖和全国地方年鉴评比二等奖。但是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认识和探索年鉴编纂工作从传统模式和旧有体制中走向改革和创新,始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回顾6年来为创精品年鉴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年鉴的创新至关重要,只有不断超越自己,在体制、内容  相似文献   

19.
《威海年鉴》1998年创刊,至今已历十载。1997年底开始年鉴组稿时,全国单是地方综合年鉴的上乘之作,即可谓林林总总。因此我们的切入点是,如何在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起点地将《威海年鉴》编纂成精品,编纂成具有威海地方特色、能够准确地将地域及年度内社会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等纳入一书的精品之作,将《威海年鉴》编纂成资料性强,内容翔实、权威,编排科学、严谨、经世致用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镇江年鉴》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志奋力中游突围,以跨入全国年鉴第一方阵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年鉴工作全局,记录历史,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年鉴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以来,《镇江年鉴》分别获得中国年鉴奖、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在2005年至2008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镇江年鉴》驶上了平稳发展、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