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文章基于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COLSEC)和美国英语口语语料库(CASE),对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会话中双方的交互策略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交互策略中回应性语符(ReactiveTokens)和会话填充语(Conversation F illers)的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回应性语符和会话填充语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学习者使用交互策略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调查中国学生在英语对话交流中使用回应性语符的情况。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使用这一语言技能和英语本族语者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回应性语符典型语项使用呈现过少趋势且词的搭配组合不如本族语者灵活。同时,中国学生过多使用在语调单位开头位置和前一说话人话轮结束处出现的回应性语符。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中介语交际能力的不足,需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接触自然真实的语料来提高对话的交互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红楼梦》英译研究发展迅速,许多学者都从不同领域对其进行研究。但将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应用到《红楼梦》及其英译文的对比研究,国内外尚不多见。本文将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分析的角度,以《红楼梦》原著及其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为语料,重点讨论《红楼梦》作为章回小说,其语篇体裁标记语在英译文中如何处理的。  相似文献   

4.
本项研究在跨文化语用学和语际语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英语恭维语及回应的语用教学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学习者的表现是通过DCT问卷对恭维语句法结构、恭维语语义结构和恭维语回应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教学对恭维语常用句型影响显著;对作为肯定性评价的语义主要载体的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方面没有明显的作用;在恭维语回应策略使用上,对被试采用多种方式避免自我表扬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预制语块是语言中的词汇语法单位,其特有的公式性与范例性保证了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地道性、得体性.语块教学法是基于语块研究和范例学习方法提出的一种二语习得方法.在词汇习得中采用语块教学法,可以有效扩充学生预制语块的总量,培养他们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提高其熟练运用语块的能力.语块教学法对二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效率、发展中介语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语报刊标题中指称语的可及性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Ariel的可及性理论为基础,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标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可及性标示语在报刊标题中占了很大比例,低可及性标示语和高可及性标示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这与可及性理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语言、文化及内容、形式等诸因素的制约,诗歌的抗译性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从《关雎》的译文可以看出,无论是语内翻译还是语际翻译,都不可能达到等值的翻译,而只能是一种译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系统语言学日益关注语境如何塑造各类交际活动的语言模式,语类概念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Toolan称之为社会语言学的语类转向。回顾语类研究的传统,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讨论故事语类中叙事次语类与社会文化语境的互相建构,指出叙事语篇的语类结构,特别是韵律式地分布其间的评价部分为解读意义、进而进行批评性分析提供了一把钥匙。系统语言学研究叙事结构时,关注语言模式的情景性和文化嵌入,这一视角很有启发意义,但语境是生动的、活泼的,我们不应把充满互动的生活机械地分割成若干语类。要真正反映语言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动态关系,还需进一步理清语篇建构的内在张力与外在制约。  相似文献   

9.
语域分析与《论语》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语域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韩礼德语域思想的系统梳理,厘清了情景语境、语域和语篇的关系,明晰了语域的主要功能,指出语域不仅有预测功能,还有衔接功能。文章最后以《论语》中歧义较大且很有代表性的章节为例,从语域对等和语域衔接两个视角分别对其5个影响大且有代表性的英语翻译文本进行了讨论,较好地验证了语域分析对《论语》英语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从而为《论语》英语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风靡全球的《老友记》是美国情景喜剧史上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大量诙谐幽默的言语是其经久不衰的秘诀。在Halliday的话域理论指导下,从其组成要素语场、语式和语旨这三个方面,分析《老友记》中幽默语言的语域偏离现象及其产生的幽默效应,试图进一步验证语域偏离理论分析幽默语篇的可行性和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话语联系语通常被认为是编码程序信息,起语用制约作用。本文首先通过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作用;接着运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包法利夫人》中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法语中常用话语联系语pourtant在起语用制约作用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言语行为的威胁,起到保全面子的作用,从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被大量使用在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红楼梦》中的性场面描写,大量采用委婉语。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隐喻和转喻理论探析了“性”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这些机制通过制造认知过程阻碍,婉曲提及禁忌语来实现委婉效果。  相似文献   

13.
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语域偏离与语篇幽默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在全国热播,掀起一阵收视高潮,其原因值得探究。本文运用Hauiday的语域理论,试从语域转换、语域混合和语域借用角度来分析该剧的幽默语言特点,探究其产生具大幽默效应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三大纯理功能重要组成部分的人际功能,其主要是通过情态系统来实现的.情态系统与模糊限制语之间存在一定的接界面.从模糊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模糊限制语与情态之间的关系,旨在寻求其共性;然后以《死刑随想》为例,探析模糊限制语在诗歌语篇中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语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篇模式分析的角度对语言的各个方面进行审视,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手段。将语篇模式分析渗透到《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读写教程》教学中,探讨以语篇模式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达到全面、准确理解课文的目的。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总体语篇模式;2.分析各语段的语篇模式;3.不同层次语段的衔接信号;4.进行语篇模式分析练习。  相似文献   

16.
学界普遍认同《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从现有文献上看,有关《论语》的语篇类型及其结构特征问题的系统研究不多.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探讨《论语》不同语篇类型及其结构特征.本文认为,《论语》的语篇类型可归纳为“引述”、“对话”和“描述”三大类,另外还有少数的“叙述”;不同语篇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我们后续进行《论语》各种语篇类型的汉英对比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评估参数.  相似文献   

17.
以语类和语域理论为基础,采用课堂听课观察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语篇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处理教授内容,没有把语类和语域特征融入课堂教学。在语篇学习中,语篇是在语言形式层面上而不是从语言功能的角度得以处理,教师对语言功能的迷糊理解影响了学生语言得体性的获得,也影响了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具体阐述清人俞樾提出的“语急省”和“语缓增”两种属辞之例,并纠正一些中学《语文》等对某些文句的解释。此说明阅读古书、理解文意,必须懂训诂,明辞例。  相似文献   

19.
“你敢(VP)!、你再+VP!、我让(叫)+你+VP!”是汉语中三个常用的反义威胁语格式。它们形式简短,都能表达与字面意相反的意义,在使用时机和威胁力度上构成一个等级序列。反义威胁语的使用机制源于言语交际的“经济原则”和“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20.
称呼语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呼语转换是受目的驱使的重要言语行为,是言者实现其预期交际目的的手段,也是言者有意拉大或缩小双方心理距离、社会距离等目的的表现。本文以《北京人》剧中曾思懿的称呼语转换为例,运用目的原则等语用学理论来探讨称呼语转换策略对处于目的一致关系和目的冲突关系中的言谈者实现其交际目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