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昕璞 《职业》2017,(10):82-83
计算机基础类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首先要学习的课程,也是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知识、办公软件的应用、常见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网络基础的相关知识.学习这些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非专业的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常用的办公的技能技巧,为工作做好准备.由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以及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在这方面零基础的现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格外注重教研教法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有贤 《职业》2012,(18):107-10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涉及面较广,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梅 《现代交际》2011,(5):158-159
在强调实践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经在我国的高校课程中普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但是,因为存在学生自身基础、教师教学、课程安排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问题,不仅无法保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对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研究证明,国外目前所采用的分层次计算机课程教学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差异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分层次计算机课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桂冰 《现代交际》2011,(8):178-179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深受学生与老师的欢迎。本文就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对行动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仅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奠定技校生的计算机能力基础.因此,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出发点,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超 《职业》2016,(27):50-5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8.
钟经经 《职业》2012,(6):95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系列课程中的启蒙课程,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奠定了基础。模块化教学是一种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的特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要重视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梁国标 《职业》2015,(2):108-109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其应用已深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工具软件应用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文主要探讨了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教学和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江建蓉 《现代交际》2012,(7):195-196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挖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教学过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此方法值得推广.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备受关注.根据《网页制作》课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希望能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与发展,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本文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网络在线学习的混合学习模式,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以期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胡冰 《职业》2011,(8):54-55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中、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同学必修的一门计算机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计算机基本应用的水平,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梁雪 《职业》2009,(23)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很明确,不是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因此,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教育的思想,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强调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孙亚鹏  海源 《职业》2017,(7):90-9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一种发展趋势.本文构建了一个高等函授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内外合作网络学习模式,尝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提高函授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舒展 《职业》2011,(Z1):184-184
《电子CAD》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之后,在中技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过去的教学方法难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情况下,笔者尝试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到这门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晓芳 《职业》2007,(24):32-33
担任《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接触计算机课程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爱上计算机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等方面,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成为广东省技工学校学生技能鉴定统考的必修课.要提高统考的合格率和优秀率,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严军 《职业》2008,(1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技校各专业都开设的重要基础课和工具课,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是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其他知识奠定基础的课程,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将理论与实操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是该课程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19.
梁国标 《职业》2014,(23):116-11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技能统考既是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也是技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统考内容,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考证通过率,本文结合多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统考教学的经验,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统考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关键.每个课程、每个教学课题都要首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怎样应用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学习该课程奠定基础.在21世纪,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不懂计算机知识的人就如同文盲.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每个领域,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它有着联系.现在,在有些行业,通过计算机考试已成为上岗、升职的首要条件.认识到这一点,自然就有了要学好计算机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