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虽然交际意愿在英语学习中占重要位置,而且交际语言教学进入中国外语教育已经很多年,但是大学生普遍在课内外英语学习中交际意愿不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依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本文研究了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远竟  唐廷君 《职业时空》2009,5(10):116-117
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使其拥有了多元的文化身份和广阔的跨文化的交际语境。以英语为载体的大量文化信息的摄入是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之一。中西文化导入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三个阶段:潜口语期、口语能力建构期和口语策略发展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口语训练将中西文化信息内化为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程雪  吴哲 《现代交际》2011,(11):213-213
大学英语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授课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本文作者讨论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和教师角色四个方面,指出教师应全力实现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芳 《职业》2011,(14):109-109
英语学习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实用,能进行英语语言的交际,所以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减轻学习上的负担,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学习英语,逐步提高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5.
于健 《现代交际》2011,(1):109-109
在英语交际中,如果中国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而是从本族语的形式和习惯出发,常常会达不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文化的导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中的日常交际和习语等方面说明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从而有助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赵飞鹰  黄新 《职业时空》2010,6(6):130-131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运用交际法有效地进行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不仅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培养他们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经济转型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来看,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已经变成英语人才衡量主要标准之一。为提高大学英语人才综合素质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任重远  丁一 《现代交际》2011,(10):73-74
本文研究的焦点是一组补偿性策略,并对西北某大学四年级学生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做了调查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较为喜欢哪一类型的策略。在此研究中,笔者发现人们的认知风格决定他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飞鹰 《职业时空》2008,4(10):51-51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communicate),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也就是说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by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各种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往婷 《现代妇女》2014,(10):213-213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西安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并针对调查所反映的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课堂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庆军 《现代交际》2011,(5):153-153
目前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满足两种需要:一是考证(包括A、B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语法语言知识;二是社会的要求,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本文旨在说明高职高专基础英语的教学要满足这双重需要,应该把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本文对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的有效结合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昕 《职业时空》2009,5(12):119-120
《新编大学英语》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采用现在较为推广的交际教学法,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文章阐述了交际教学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现状,并就普通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天晓 《现代交际》2011,(6):206-207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世纪。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努力培养出不仅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正因如此,大学英语教学的关注点也就逐渐成为了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传授复杂繁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以及如何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包括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中西方文化素养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以《新编大学英语》教材为例,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传递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张平梅 《现代妇女》2014,(11):381-381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英语交际能力在国际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高职院校这类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的学校,英语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因此交际教学法逐渐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本文将简述交际教学法现阶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对如何在高职英语中更好地运用交际教学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迪 《现代交际》2013,(9):37-38
本文在回顾交际教学法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其特点和优势以及对目前中南大学学生英语学习及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交际教学法的目的符合当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从而初步探索了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民众与外国交往不断加深,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的掌握程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普遍认为一个本科生,不但应该流利地说出英语,还应该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不发生尴尬的状况。在这个要求下,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在学大学英语时不但要掌握语法等专业语言知识,还更应该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以便在和英语国家友人交流时不产生障碍。针对这一要求,教师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中的专门用途英语是现代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学生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引起了教师在专门用途英语课堂中的思考和探究。笔者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以及其课程设计和教学与交际的理论介绍,以汽车服务与营销英语的课程为例,浅析专门用途英语课堂设计中交际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夏船 《现代交际》2014,(1):245-245
语言交际能力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概念,以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以实例探讨了大学英语运用视听说强化口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多元的文化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但,现在的大学生却普遍的无法用英语来准确表达自己本土的文化,产生"失语"窘境,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本民族的文化被抛至一边。在如今,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长期失衡。若想要较好维护文化生态系统平衡、促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则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平衡的生态体系。实现大学英语多元文化教学生态系统主要路径有:在教学中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体现文化生态学理念、拥有正确的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教材体现出本土文化特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