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畲族的图腾崇拜——凤凰,是一只美丽、吉祥如意、传说中的幸福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们对幸福领路人的崇敬。兰念瑛,女,畲族,江西省资溪县新月畲族村委会主任,江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江西省第九届政协委员。她和她所在的新月畲族村一起成长的历程,就是一段美丽凤凰羽化舞,就是一首幸福神鸟鸣啼曲。2007年元月底,在兰念瑛参加省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时,我采访到了她。  相似文献   

2.
畲族图腾祭祀盛典——"招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沿海著名土著——畲族,因历史上长时期来跟当地汉族错处杂居,频繁联婚,致使畲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严重淡化;这种状况几乎是全国畲族的普遍现象."招兵"仪式曾是畲族历史上盛大的图腾崇拜的准宗教活动,但据《畲族社会历史调查》,截止解放初,该宗教活动在全国畲族中已基本绝迹,只是在粵东凤凰山区的个别村寨,(潮州市的凤南区李坑村、凤凰区石鼓坪村、丰顺县凤坪村等)尚有部分残存,许多地区的畲  相似文献   

3.
当代畲族正在用"凤凰崇拜"取代"凤凰崇拜"和"盘瓠崇拜"的双崇拜,"凤凰崇拜"复兴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凤凰崇拜"在畲族以祖图、神话传说、服饰、日常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习俗的形式存在,是凤凰崇拜重构的合理性所在;"盘瓠崇拜"面临的危机与"凤凰崇拜"复兴的众望所归之势是"凤凰崇拜"复兴的必要性所在。"凤凰崇拜"复兴要得到畲族群体认同,首先须对"凤凰崇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畲族政治精英与畲族知识精英应就"凤凰崇拜"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4.
当代畲族正在用"凤凰崇拜"取代"凤凰崇拜"和"盘瓠崇拜"的双崇拜,"凤凰崇拜"复兴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凤凰崇拜"在畲族以祖图、神话传说、服饰、日常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习俗的形式存在,是凤凰崇拜重构的合理性所在;"盘瓠崇拜"面临的危机与"凤凰崇拜"复兴的众望所归之势是"凤凰崇拜"复兴的必要性所在。"凤凰崇拜"复兴要得到畲族群体认同,首先须对"凤凰崇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畲族政治精英与畲族知识精英应就"凤凰崇拜"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景宁东弄畲族"凤凰装" 九八年盛夏,按照行程的安排该去寻访分布在闽东、浙南一带的畲族,此次的目标选定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东弄村.  相似文献   

6.
竹山畲乡行     
竹山,是福建省畲族地区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当年,叶飞副委员长在这里打过胜仗,养过伤。如今这里的情况如何呢?不久前,笔者趁征集革命文物的机会,到这里采了一次风。竹山地处闽东僻壤,云峰锁着一条流水湍急的梨溪,人们进村只有一个渡口可过。当年反动派一来,山客(畲族自称)们就把竹排收起,配合红军作战。眼下,溪水被用来发电,渡口上架起了天桥。那天,我一下汽车,便见两位身穿凤凰妆(畲族妇女服装)的畲族少  相似文献   

7.
1915年,正是清王朝业已寿终正寝、民国勃兴的时节,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传来一个喜讯:浙江的“惠明茶”获得了金质奖章!它向鄙视中国的世界舆论表明,中国人民是聪明、智慧的,有能力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即使是留心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的人,也未必会想到这次给祖国带来荣誉的,却是畲族同胞。畲族居住在广东的凤凰山麓,福建的太  相似文献   

8.
盘瓠是南方苗、瑶、畲族所共有的一种古老的图腾崇拜物。崇拜盘瓠反映了诸民族同源共祖的文化特征。五溪作为苗族先民历史大迁徙中最早的栖身之地和定居之域,是盘瓠神话的滥觞之所。苗族的盘瓠(犬)图腾是先民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的产物,是原始经济在宗教中的反映。在五溪地区至今仍流传有大量有关盘瓠的原生神话和衍生神话,保存有武山盘瓠洞、辛女岩等上古遗迹和盘瓠庙、辛女祠等物态化的产物,还拥有至今广为传唱的准史诗性的《奶夔玛媾》等古歌。因此,追索和探究苗族的盘瓠崇拜,能较清晰地寻觅到图腾崇拜的演绎轨迹,发掘其文化的多…  相似文献   

9.
钟晋兰 《民族论坛》2004,(11):53-54
历史上的畲族是个只有本族语言、没有本族文字的民族,欲了解畲族早期的历史状况只能依靠外族的文字记录以及畲族内部的口传历史。在客家先民大量南迁之前,闽西是畲族的主要分布地,在闽西客家八县中,现在仍有许多居住着蓝、雷、钟等畲族姓氏的村落。在这些村落及其邻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畲族风俗,流传着不少与畲族有关的传说。遗憾的是,这些传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对此进行研究的更是廖若晨星。本文试对闽西流传的两则畲族传说进行解读。传说一:很久以前,汀州管八县,八县都是客家人与畲民居住的地方,但畲汉不通…  相似文献   

10.
<正> 茎、雷、钟姓是畲族的大姓,其中蓝姓人口众多,分布面宽,是畲族的主要姓氏。在广东七市十二县的畲族中,蓝姓人口占全省畲族人口的70%以上。畲族蓝姓的民族宗教信仰中,除拜祭“附马王”(龙犬盘瓠)外,尚有盛大的拜祭“篮大将军”的传统活动。近年来,我们在粤赣交境的九连山各畲族地区调查中发现,篮大将军是畲族历史上塑造的祖先崇拜的偶像。据民间传诵:篮大将军学名“篮光辉”,民间多称呼其为“阿公”。篮大将军是畲族蓝姓的直裔始祖,驸马王的二儿子,因其本领超群,才智过人,被高辛帝封为护国将军,附马王亡逝后,篮大将军承袭父业,辅佐江山,以及履行庇阴后辈子孙康福、兴旺之职。  相似文献   

11.
歌满畲乡     
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五省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一支古老敦朴的民族—畲族,总数约三十三万,其中百分之九十七居住在福建和浙江两省。畲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她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畲族人民用本民族的语言编唱了千千万万首山歌,世代流传。尤其是有关畲族历史传说的山歌,则家喻户晓,人人会唱。畲歌,一是畲族人民文化上的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是团结的旗帜,是战斗的号角,是畲族人民的心声。只要到了畲簇地  相似文献   

12.
两个人的碰撞:《畲族网》诞生 2004年的一天,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高级工程师雷先土在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了福建省福鼎市佳阳乡畲族青年钟敏贤制作的《畲族自救工程策划书》。其中写道:作者计划在三年内深入畲族聚居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和安徽等省100多个县市及乡村,借助各县市图书馆、统战部、民族宗教局、方志办等渠道,收集以纸质为载体的文献,如宗谱、族谱、祖图、地方志、调查报告、年报年表及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等,建立畲族档案与联络网,编修《畲族总谱》、《畲族史》。  相似文献   

13.
<正>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散处在闽、浙、粤、赣、皖五省的八十多个县(市)。在畲族的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解放前曾有“九族推尊缘祭祖,一家珍重是生孩”之说。就是今日,祖先崇拜也是多数畲族群众精神生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的进步依靠的大多是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闽东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人口占福建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畲族,它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内涵。基于闽东大地上畲族人口所占的比例,我们在培养各类人才时,应该特别重视畲族人才的培养和畲族文化的传承,更好地促进畲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畲族盘姓去向探讨——兼论畲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下乡调查畲族历史,畲族古老而神奇的祖先传说,常使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畲族盘姓哪里去了?多年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本文力图根据有限的资料,探求这一问题,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畲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与汉族交错杂居。在这种情况下,畲族得以保存下  相似文献   

16.
<正>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学术专著《苗族巴岱信仰研究》,是吉首大学陆群教授20余年来对湘西苗族巴岱信仰考察研究的重要成果。"巴岱"(bax,deib)是苗族东部方言区对主持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的称呼,"巴岱"信仰因其信仰活动的主持人称呼而命名。该信仰是苗族社会自发产生于原始社会并遗存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原始宗教形式如图腾崇拜、灵魂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总称。主要分布地域在今天的湘西自治州的凤凰  相似文献   

17.
畲族文化璀璨而富有价值,但在畲汉融合、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畲族文化的传承并不乐观。教育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传承现阶段的畲族文化,更能推动古老文化的革新。因此,探讨和研究小学教育阶段的畲族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师学师"是畲族人内部的文化传承和传承责任交接仪式,既是老一辈的"传师",也是畲族新一代的"学师",仪式内容众多,环节复杂,形式严谨,主要演绎或阐述畲族祖先闾山学法的过程,属于畲族内部文化传承仪式。该仪式原先需要三个月,现为三天三夜,分引朝、度水、三朝等三大篇章,共159个环节。本文从畲族"传师学师"仪式出发,通过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俗内涵和人文内里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挖掘畲族"传师学师"仪式民俗内涵与人文内里,以及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为指导,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丽水学院、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丽水畲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丽水学院举行。共有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捷克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主要围绕畲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畲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浙江省重点学科——民族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等主题进行研讨。本次会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畲族研究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畲族服饰具有重要的文化、审美及体验价值。当前,畲族服饰产品的开发存在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深入、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及服饰工艺传承意识弱化等问题。为促进畲族服饰产品开发的顺利推进,应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彰显民族特色,同时合理融入当代时尚元素,强化服饰开发团队建设,打造服饰文化品牌,借助品牌效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