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政治敏感度高、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非理性化强、群体紧密而集中的特殊群体,其思想的引导及行为的塑造与这一新兴媒体密切相关.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其规律与特点,解析其诱因与影响,是解读其相关性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2.
毕晓莹 《人才瞭望》2016,(8):190-192
"微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因此,应当基于"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普及性、去强制性、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和优势,从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这四个方面着力加强"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李路阳  孙悦 《人才瞭望》2017,(20):83-85
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医养分离"模式不足的现状,本调研报告以H省五地为例,采取文献研究法、无结构式访谈法等方法,对"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探析,实地调研了H省五地的"医养结合"试点运行现状,总结经验,促进切实有效的、能完善"医养融合"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的提出,从而破解社会化养老困局.  相似文献   

4.
梁家富 《人才瞭望》2017,(10):150-153
笔者从网络营销课程数据分析视角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现状进行重新审视.通过了解2014—2015年网络营销课程情况,并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整理,从而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改革与实践的综合探究.经研究发现:近年来,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讲授及实践中,学生更趋于对学分的迎合,忽视了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深入研习及其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了能让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好地提高实践技能,需要培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明确"工匠精神"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根据"工匠精神"要求制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5.
"鲁商文化"是与"儒家文化"比肩的山东两大特色历史文化之一,是山东高职院校科学办学的宝贵精神指引."鲁商文化"精神意蕴与山东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笔者沿着"历史意蕴—当代价值—素质应用"的思路,总结概括"鲁商文化"的价值特征与时代意蕴,探讨山东高职院校大力弘扬"鲁商文化"的应用策略,以期破除浓厚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官文化思维,营造"重商、亲商、做商"的浓厚校园氛围,培育大批具有"新鲁商精神"的现代"论语+算盘"型企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温顺 《人才瞭望》2017,(10):155-156
思想教育、思想引领一直是党员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抓手.在高校中,学生党员起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学生群体中的标兵榜样,因此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双联双带"的创新机制方式,进一步提出关于提高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杨沛然 《人才瞭望》2017,(10):92-93
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国放开"全面二孩"政策,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在生育政策方面的又一重大调整.但"全面二孩"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却持续遇冷.在新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女性生育意愿、完善女性生育保障机制、保护女性职工的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熊伟 《人才瞭望》2017,(8):183-184
笔者参加了湖南大学教务处组织的华东师大"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技能提升研修班,收获很多,2016秋季学期就运用《世界经济》与《跨国公司经营管理》这两门选修课,采用"对分课堂"教学,对国内最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新模式有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共促教学.  相似文献   

9.
贾晖  汪晖  王静 《人才瞭望》2017,(12):212-213
员工培训模式作为技术进步和员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的作用愈显突出.但是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着课堂效果差、学员积极性低等问题."乙烯课堂"改进原有培训模式,探索出一个更适合企业发展和员工个性需求的新模式,同时运用学分制,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思政教育工作是现代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在高校建立信息化学生教育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获取真实的学习反馈,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改变学生传统的思维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规律,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本文结合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大数据应用问题,提出大数据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在学校内部打造开放式思政教育环境,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应用,确保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精细化、个性化发展,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师因循守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是师教生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完美的结合莫过于是完成教案,应付考试.在教师的心中联系紧密的是课本、教案、听课者、作业、试卷、分数,却始终是"目中无人":即没有这些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学生.这是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而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高镜雅 《人才瞭望》2016,(24):180-1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授课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其内涵,并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生活.笔者以“80后”教师和高职高专学生两个不同的群体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两个群体各自的特点,从三个大的方面分析“80后”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学生头脑的方式方法,为这一群体今后教学工作的深入展开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受教师的个性品质、人格魅力和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重要的是,大学生的接受效果与程度受其介入规律(需要驱动,认知过滤和情感参与)调控,并且是以这些方面的综合力量投入和参与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只有全面把握大学生介入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学生逐渐由80后转变为90后群体,90后的学生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特点,又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对他们的思想教育既具有挑战性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玉  刘岱  崔涛 《人才瞭望》2017,(8):88-89
毕业生就业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扩增,毕业生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导致就业岗位饱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毕业生就业途径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式迈进,利用互联网领域进行创业已然成为当今毕业生就业新途径.好的创新创业项目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还有利于减轻国家扩大就业的负担,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使资源流向更合适的领域.笔者以"微商"为背景,就其发展现状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旨在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进而为保定市高校毕业生利用"微商"创业提供预期和可行性数据.  相似文献   

16.
张润娟 《人才瞭望》2017,(20):53-54
高校人才是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高校人才工作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限制了人才服务效能的提升.从信息公开、管理和事务服务三个方面阐述通过互联网思维并依托"互联网+"技术突破人才工作瓶颈,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积极应用大数据思维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而且有助于及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面貌。同时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良莠不齐、政治意识缺失,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评估机制匮乏,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要把大数据思维应用到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中,就必须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冯琛 《人才瞭望》2016,(2):45-46
当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人群.然而,他们在生活及心理方面自理能力较差,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程度较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式,可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与学生父母沟通和联系,在工作中与时俱进,建立创新型、科学有效的"家校双向合作"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形成学校和家庭合作的状态,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卢明珠 《人才瞭望》2017,(10):189-190
随着"国培计划"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上也在不断提升和改进,并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就培训的目标和想要达到的效果而言,现有的培训模式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主要对广西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方面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余新华 《人才瞭望》2017,(10):122-124
"招工难"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中国高校毕业生聪明、敏锐、热情、有干劲;但却没有能力胜任跨国公司工作.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处于一种错位、脱节和不适应的状态.这种"就业难"与"招聘难"并存的现象实际上是人才适用性问题.社会压力造成"倒逼"机制或主动自觉改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