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孤岛"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特殊繁荣时期。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电影经历了由古装片到现代时装片的发展,呈现出了商业化的繁荣发展面貌。"孤岛"电影的商业化繁荣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文章旨在通过对"孤岛"电影发展的阐述,进而探究其商业化繁荣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正在艺恩咨询发布的调研报告《中国电影网络营销白皮书》中,中国电影观众群多集中于"70后、80后"消费主体,而在互联网视频指数中,30岁以下年轻受众占比超过80%,与电影主流观影人群相吻合,他们同样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票房最高的城市。电影产业是如此的贴近互联网人群,更应该率先从传统行业实现  相似文献   

3.
电影早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中儒家文化思想的色彩越来越浓郁,这不仅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华的部分,同时也是由于电影这种外来事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本土宝贵文化思想的影响,而百年的发展历程更是使得这种外来事物完全的本土化,更加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独有特色和风格。经过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题材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和赞扬,中国电影与中国儒家思想的融合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方向,彰显着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才是未来立足于世界的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4.
由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和中共九江市委联合打造的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史诗大片《可爱的中国》即将在全国公映。在方志敏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省已于8月20日在省艺术剧院举行首映献映活动。电影《可爱的中国》以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塑造了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  相似文献   

5.
尴尬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2009年6月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是第12届了。本届电影节“金爵奖”的获奖者中,丹麦影人成了最大赢家,两部电影《原创人生》和《爱之伤痕》拿走了最具份量的最佳影片和影帝、影后奖。事先被猜测有实力赢取最佳影片奖的中国电影《白银帝国》获得评审团奖,另一部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电影《寻找智美更登》获得评委会大奖。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是中国承前启后的一段电影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以题材的丰富性、中国电影人对于电影事业艺术的深刻探究和先锋体验式的尝试的独特性屹立在中国电影史册上。在这个期间中国各大电影公司相继成立,并且初具规模。期间中国以"明星"为首的民族电影公司也积极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上海世博会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林  王涵 《城市》2007,(8):37-39
引言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它能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上海的国际声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到底会不会给上海带来不利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开放性大都会的上海与作为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电影在精神气质上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梦想升起的地方。上海电影一旦丧失了海派文化造梦的特质.也就没有什么魅力可言了。上海电影与海派文化共存共荣的关键品质包括小资气息、商业化、娱乐美学、文人传统等等,上海电影的复兴必须以海派文化为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9.
曾几何时,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次举办使国内电影人欢欣鼓舞,普遍认为这将是中国电影展示自身实力、加强与世界电影对话的一个良好契机。然而,七届电影节办下来,不少疑虑开始浮出水面。电影节期间举行影片展映的目的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小成本在经历过2006年辉煌过后,目前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除少数影片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可观的票房外,其它影片普遍存在着艺术与商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文章对当前中国小成本电影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以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小成本电影为例,找出当前中国小成本电影存在的问题,并从电影制作、发行等环节提出解决方法,从而找到小成本电影今后发展的道路,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05年的电影《定军山》开始,中国在百年历史上经历了从戏剧电影、彩色电影、有声电影,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电影、主旋律电影,到当代红极一时的商业电影的转变,在这个转变当中,无数电影人在书写中国电影发展的同时,也在改变中国大众文化的审美需要.从冯小刚的商业电影《天下无贼》开始,中国的商业电影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巅峰状态.2004年的《天下无贼》,2006年的《夜宴》再到2007年的《集结号》,可以说冯小刚为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以冯小刚导演影片《天下无贼》着手,对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当代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徐学文 《现代妇女》2014,(3):167-167
今天,美国电影在中国的流行趋势已然势不可挡,看美国大片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个普遍行为。然而,这是否就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交流现象呢,电影是一种最为直观的传播价值观和文化的手段,是一种文化外交的形式。美国电影的传播其中,也裹挟着其文化外交的目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武侠电影因其传播范围大、速度快且影响面较广等诸多优势,成为备受国内外电影爱好者喜闻乐见的一种电影类型。武侠电影的出现和发展也对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它的魅力不仅是其丰富多彩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浓厚的东方民族文化色彩和对东方民族历史的体现。本文试图从武侠电影着手,阐述中国武侠电影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从中分析中国武侠电影的出现是否真正让世人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流派和传统武术的历史渊源,以及武侠电影对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厚重的铠甲、锐利的斧枪、华美的头盔、中世纪时刚刚诞生的枪炮……这些以往只能在电影中才能一睹风采的古代欧洲兵器,即将来到我们面前,迎接北京和上海市民的检阅。今年是中国一意大利年,两国展开了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作为中国一意大利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头戏,意大利古代盔甲和兵器展览将于11月在北京和上海巡展。这是安杰罗·玛佐利协会首次携带兵器珍品入境中国展  相似文献   

15.
佚名 《炎黄世界》2011,(9):64-66
陈波儿 陈波儿,电影艺术家,人民电影教育事业的奠基人。1910年生,广东汕头人。1929年在上海艺术大学读书时加入上海艺术剧社,从事左翼戏剧活动,主演了《街头人》、《梁上君子》、  相似文献   

16.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自问世以来,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胶片到数字、2D到3D的技术变革,而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同时伴随着电影技术与电影语言的演变与创新。VR技术的高度虚拟特征大大拓展了电影表现现实和心理的可能性,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特质。在不久的将来,VR电影的普及将是中国电影未来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胡友松老人的家,在北京东郊的一栋居民楼里。这里挂满了她各个时期的照片。而当年让李宗仁一见倾心的那一幅,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胡友松的母亲胡蝶,1908年生于上海,16岁考入中华电影学校,从此步入影坛,并很快在中国影坛走红,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第一电影明星,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  相似文献   

18.
上海青年常常为“我是一个上海人”而自豪,外地青年也对上海青年刮目相看,认为上海青年聪明、灵巧。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因此,人们总以为当今上海青年也就自然是出类拨萃、素质超众了。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表象,或者是一种身在庐山的自我陶醉。请问:在上海青年中有几位是全国知名的政治家、理论家?上海青年改革家的队伍能否与上海的经济状况同步一致地走在全国前列?上海青年的“海派”文学队伍能否与“湘军”、“皖军”、“中央军”相媲美?结论是:现实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影视传媒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电影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国外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还是中国影视进驻国外市场,电影字幕或者电影标题的翻译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语言交流活动。本文以英文电影标题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英文电影翻译过程中经常容易忽视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实现本文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好莱坞类型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发展史上战友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影响到其他国家电影发展理念。以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西部片为例,探讨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