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 《社科纵横》2005,20(1):134
本文通过新石器时代彩陶瓶花纹的解析 ,说明彩陶花纹的抽象艺术形式 ,从中可以看到抽象艺术形式中 ,艺术的抽象手段及其形式法则 ,看到抽象艺术的文化内涵 ,显示了抽象的艺术与艺术的抽象的辩证关系 ,说明抽象艺术的的起源与抽象艺术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共艺术无论作为一个艺术概念,还是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艺术实践,都体现出既肯定自身又否定自身的多重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结合公共艺术理论和公共艺术实践,从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政治赞助学、公共艺术与公众四个方面论述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矛盾性及其复杂的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永涛 《社科纵横》2005,20(4):191-192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莫高窟艺术的各类题材中有着不少妖魔鬼怪形象,本文对莫高窟艺术中妖魔鬼怪形象的艺术塑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安静 《阅江学刊》2012,4(2):106-112
"何时为艺术"是美国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反思"什么是艺术"的基础上提出的艺术哲学问题,其目的在于解释先锋艺术颠覆传统艺术哲学所带来的理论难题。"何时为艺术"从符号功能的角度重新定义艺术,试图把艺术与科学统一纳入到制造的世界中。这不仅是对艺术定义的一次新尝试,同时也是新实用主义者对艺术与生活相关联的进一步推进和努力。  相似文献   

5.
刘世文 《阅江学刊》2015,(2):114-120
借助于新媒体技术之威,新媒体艺术成为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形态。与新媒体艺术实践的活跃相比,新媒体艺术批评显得滞后和不尽如人意,亟需建立一套有效或恰当的新媒体艺术批评机制。建构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需廓清艺术批评、媒介批评和艺术媒介批评几个重要概念,阐述其内涵及相互关联。新媒体艺术批评需要建立在"五要素"即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媒介的基础上,以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变化和新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6.
艺术的终结 ——阿瑟·丹托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阿瑟·丹托从艺术哲学的角度讨论了哲学与艺术、叙事与艺术史、意识形态与艺术界的关系.他认为,西方艺术史就是哲学剥夺艺术权力的历史.伴随艺术自我意识的到来,那种不断进步的、以叙事结构的艺术史终结了.而在某种意义上,"艺术的终结"恰恰表明了艺术的解放."后历史"的艺术为艺术转向人性的目的提供了可能,但这种艺术终结的叙事,是否又是一次乌托邦的精神想象.  相似文献   

7.
刘世文 《社科纵横》2011,26(6):101-102,105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从一开始在封闭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个人独舞"发展到今天的"百花齐放"繁荣景象。它经历了从技术实验和观念艺术的表现层面向集中于对社会现实和社会转型期的种种现象的文化批判主题表达的转变,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艺术关注现实,介入现实的文化批判功能。许多新的艺术作品和新的艺术类型如观念摄影、录像艺术、计算机艺术、互动多媒融合艺术、网络艺术、Flash艺术、远程通信和遥感艺术乃至虚拟现实艺术等构成了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图景,成为中国艺术中的新的重要潮流。  相似文献   

8.
周朔 《社科纵横》2011,26(6):99-100,108
艺术革命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艺术革命体现为三个功能:艺术的否定性,对现存社会的控诉;艺术的超越性,对未来社会的许诺;艺术的建设性,建立新感性。艺术革命寓于审美形式之中:审美形式是艺术的本体存在;审美形式形成的途径是风格化;审美形式构成艺术自律。  相似文献   

9.
由于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成为美国艺术教育领域的新思潮。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将传统的艺术教育内容由高雅艺术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重点关注当代视觉形象及其语境,使学生具备对当代消费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能力。美国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显示出一种后现代主义艺术教育思想,它不仅在理论层面实现了对现代主义精英式艺术教育的反拨,在实践层面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孟姝芳 《求是学刊》2012,39(2):135-139
民国时期著名的艺术史家滕固对艺术所持的观点与同期的其他艺术研究者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他研究旨趣突破了艺术的外部研究,转而注重艺术本身的研究,将研究的立足点放在了艺术作品自身,看重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调艺术自身的独立自主.滕固的这种独立自主的艺术观念主要通过其“艺术自律性”的艺术本体论、“敏锐的风格分析”的艺术认识论和审美价值判断的重新确立三个方面来得以体现.这种独立自主的艺术观念,不仅体现了现代艺术学发展的新趋向,而且为现代艺术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及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浅谈装饰     
装饰艺术是生活学升华 ,它有着更高的艺术境界 ,由于装饰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装饰艺术造型就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形式 :简练、概括、夸强、变形、追求完美的意境 ,它给人以更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 ,是现实生活和自然的升华 ,是理想化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康德所认为的艺术的特征就是理性、天才和自由的观点,即康德对于艺术的特征和本质的界定。其意义在于,指出了艺术不是自然本能性质的东西,而是理性精神性质的东西;艺术不是知识,突出了艺术审美情感的特征;提出了艺术是超越自然表达理性观念的自由创造这一概念;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道德的象征,突出了艺术的伦理力量。  相似文献   

13.
王韶华 《学术交流》2013,(1):169-172
中国艺术思想大量存在于诗歌中,是以诗体形式言说的。以诗体形式言说的艺术思想,涉及了艺术的功能论、创作论、风格论、接受论、艺术关系论等各个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以元代诗歌最具代表性,其言说的艺术主要是绘画。不同于专门的艺术论著,诗体言说不仅强化了绘画的写意性,而且强调了绘画的形式语言;诗体言说在俗文学兴起的潮流中,强化、捍卫了诗歌的雅正传统;诗体言说深入探讨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沟通了不同艺术之间的美感。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在元代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元代诗歌、绘画的鲜明特色,并促使元代诗歌、绘画攀向了中国高雅艺术的峰顶。  相似文献   

14.
路伟 《学术交流》2002,(3):128-129
装饰艺术是生活学升华,它有着更高的艺术境界,由于装饰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装饰艺术造型就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形式简练、概括、夸强、变形、追求完美的意境,它给人以更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是现实生活和自然的升华,是理想化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陈雅舟  马潇 《学术交流》2012,(Z1):89-90
一、从受众出发的艺术鉴赏和批评《第十放映室》选择的是一条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路。有人定义它是电视体的电影评论或可视化的电影论坛。在艺术学的层次里,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里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不难看出《第十放映室》栏目的整体定位是深思熟虑的艺术坚守和娱乐讨巧。  相似文献   

16.
面向艺术惠民工程开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政策部署,落实高校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相关教育教学,提出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特色化改革研究与实践.阐明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界定,分析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的现存形式;进行音乐专业艺术惠民实践在专业化素养夯实、服务化意识提升、民族化情怀树立上的特色化探索;提出音乐专业艺术惠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语言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不同的艺术中反映出不同的艺术语言,这就产生了艺术差异从而引发艺术语言的不同。版画艺术中的黑白色彩描述了版画的差异,形成一种黑白的语言,而黑白语言作为版画作品的重要因素,比其他语言在表现版画艺术方面尤为重要。本文从对版画的简介入手,描述版画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而分析版画艺术中的色彩语言。  相似文献   

18.
吴江 《社科纵横》2008,23(5):117-118
通过分析热贡地区唐卡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揭示了在民族交融过程中藏族艺术和汉族艺术在唐卡这一艺术载体中表现出的文化兼容性,以及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学习保护古老的唐卡艺术,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艺术哲学的“关系”哲学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物质生产为原点,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物的自然关系”为两个基本向度,意识形态性艺术、商业化艺术、自由艺术,乃是马克思艺术哲学勾勒出的艺术的三种形态。马克思艺术哲学的“关系”哲学重构,超越了传统的“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理论框架,突破了单一的艺术意识形态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白雪红 《社科纵横》2006,21(1):118-119
艺术是时代的产物,20世纪抽象绘画艺术的产生,彻底突破和粉碎了传统绘画的界限,抽象艺术在不受客观自然约束的前提下,转而关注艺术内部自身的精神性要素,从而绘画艺术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广阔的天地,对西方现代派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