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元代云南汉地佛教重考──兼驳“禅密兴替”说侯冲元代云南汉地佛教的研究,一直是云南佛教史研究的薄弱环节。何以言之?明代云南佛教,有陈垣撰《明季滇黔佛教考》,搜勤闻博,识断至精,体制完善,"海内外学者咸已诵读而仰慕之矣"①。南诏大理佛教,近半个世纪尤其近...  相似文献   

2.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经验交流协作会议于八月二日至八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召开。这次会议是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编辑部倡议并主办下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云南、贵州、甘肃、辽宁、湖南等十个省区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的负责人和有关编辑人员。《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编辑部和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五年九月七日至十四日,内蒙、宁夏、广西、西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青海、吉林、黑龙江、江西、福建、陕西等省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编辑部的同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举行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经验交流会。会议邀请了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民族团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4.
由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昆明召开,北京及云南省内的二十多位研究、教学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路线等问题。上座部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教派,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传入中国的上座部佛教仅仅流行于云南省部分地区。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临沧、保山等地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很早就接受了上座部佛教。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以及历  相似文献   

5.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暨中南五省区社科刊物编辑经验交流会于1987年6月2日至6日在广西桂林市举行,来自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南五省和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的社会科学刊物,以及广西区社联、民族研究所、民族出版社、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和北京民族出版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桂林市社联、桂林日报等单位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办单位是《学术论坛》和《广西民族研究》两个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论神会大师像:梵像与政治在南诏大理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教授约翰·马可瑞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于今年1月前来进行学术交流。本文是他研究南诏大理国佛教的一篇论文。文章对张胜温画《梵像卷》中的神会大师像的来历、图卷的特征、禅宗列祖谱系、画像所传神会性格与现代学术研究以及云南资料在中世纪中国佛教研究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其中不乏精湛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余斌 《学术探索》2002,(5):131-133
吴戈《云南现代话剧运动史论稿》的出版 ,把云南现代话剧史形诸系统的文字和册籍 ,确立了云南话剧在全国的位置。《史论稿》始终把云南的现代话剧运动作为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一环来进行考察和研究 ,丰富了中国话剧史的发展面貌 ,开启了修治地方话剧史的先声。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经验交流会,于1985年9月7日至14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内蒙古等五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福建、陕西、黑龙江、吉林、江西等省区的二十多家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北京的《中国社会科学》、《民族团结》、《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的负责同志和国家民委的有关负责同志等,共五十余人.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贾那布尔同志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负责同志也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同志们,为筹备和安排这次会议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这次会议的顺利进行,完满地达到了予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唐樊绰《蛮书》(《云南志》)是记载云南民族社会历史仅存之专著,研究南诏之重要典籍。历史学家向达,经二十年积累,写成《蛮书校注》。该书于校勘和注释,特别是注释,用功甚勤,多所发明,受到了赞许。然由于当时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民间文学和语言的调查工作,正在进行,或刚结束,调查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者甚少,或者没有,全国少数  相似文献   

10.
会议简介 由《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甘肃社会科学》、《江海学刊》、《中州学刊》,《天津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宝鸡师院学报》等十家刊物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社会科学刊物哲学编辑座谈会,于1993年5月19—23日在西安召开。《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哲学动态》、《文摘报》、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及西安地区学术刊物的代表等共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哲学编辑工作。与会同志畅所欲言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开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11.
学界荐书     
《学术界》2011,(2)
陈玉女著:《明代的佛教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研究明代佛教史的论文多篇,综合历史学、社会学的视角与研究方法,对明代佛教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佛教与地方经济环境的相互影响,佛教因应政治、社会的需求而发生的变化,佛教信仰所反映的明代女性的精神生活与社会地位,以及佛教医学的发展等多个论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八月,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甘肃、辽宁等省、区的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一次民族地区学术刊物经验交流协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会议期间,在内蒙古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邓力群同志接见了到会代表,并一起照了相。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四日,由《文艺报》、《中华老年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武汉出版社四家联合举办的对李尔重的长篇历史小说《新战争与和平》的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召开。聂荣臻、李瑞环、薄一波、宋任穷为大会发来了贺电,王任重、康世恩、杨静仁、王平、王光英、王照华、刘志坚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湖北省委、武汉市委、河北省委、省人大的领导同志,以及李尔重同志家乡的代表——唐山市委、丰润县委的同志,也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上旬在昆明市举行了第二次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简称“昆明会议”)。现将该会的学术交流情况综述如下: 一、“昆明会议”是“银川会议”的发展,它把回族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昆明会议比起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在银川举行的第一次《回族简史》座谈会(简称“银川会议”)来,其会议规模大,与会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藏传佛教的研究,不仅具有宗教学的意义,而且具有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意义。甚至可以说,不了解藏传佛教,就很难达到对于藏族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而就藏传佛教研究自身而言,其核心内容当是对其教义思想的研究。可是当前国内藏传佛教研究多侧重于传承历史方面,很少涉足教义思想的领域,这自然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我国著名藏传佛教专家王森先生在他所著《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出版时曾说:“佛教思想、教义是佛教的核心,我这本书(指《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侧重于史的方面,原有设想再写本《西藏佛教思想发展史略》,但身体不佳,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16.
<正> 1989年10月23日至26日,山东大学、山东省社联、山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东营市、胜利油田和华东石油大学在山东省东营市联合召开了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2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近百篇。会议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2.洋务运动与社会环境;3.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何庆 《西域研究》2006,(3):115-117
霍旭初、祁小山编著的《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已经由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画册选择新疆近60处佛教遗址,收录了500余张照片,并用汉、英、日三种文字对照刊印,纵观《丝绸之路·新疆佛教艺术》(以下简称《画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运用宏观的视角揭示出了古代新疆佛教艺术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佛教是古代新疆居民信仰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佛教艺术又是古代新疆拥有的最繁盛、最灿烂的造型艺术之一。对于西域佛教及其艺术的产生、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作者在本书前言里做了概括叙述,认为:“丝绸之路影响了地中海文明、…  相似文献   

18.
《四川社科界》2005,(8):19-20
2005年6月13日-15日,由全国社科规划办组织的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规划办主任会议在云南召开,包括四川在内的6个省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最近,全国社科规划办公室主办的《社科规划通讯》2005年第2期,全文刊发了四川省社科规划办主任魏风琴同志在会上的发言。现摘要转发于后。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5日——6日,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联合在昆明召开了“边疆民族山区社会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理论研讨会”.昆明地区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党政机关的60余名社会科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并就实现我省边疆民族山区社会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的意义、条件、范围、目标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生产力跳跃式发展观点的现实意义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共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落实十四大精神,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经调查研究后所提出的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的观点,是来自实践,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大家认为,云南属民族、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大,少数民族多,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资金不足,基础落后.生产力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其他省(区).因此,在全省最高决策机关以及主要党政领导的关心、倡导下,努力实现生产力跳跃式发展,对云南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明清云南妇女生活研究》一书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明清云南妇女生活史》是部具有多学科研究视野和背景、资料翔实、严谨求实的著作 ,填补了云南妇女史研究的空白 ,是云南妇女史研究中的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