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6年以前会见“9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全体与会者时明确指出:“现在有一个香港,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就是说,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更加开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7页)显然,在内地造几个“香港”的抉择,不仅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其付诸实施,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因  相似文献   

2.
《深圳特区报》1988年7月8日发表部分理论工作者座谈纪要,提出在内地造几个香港的新构想。纪要中谈到,所谓“内地香港”的内含,是指深圳这类特区,在某些政府机构设立、经济体制、管理、立法等各方面更大规模地学习和吸取香港的成功经验,使这些内地城市在经济体制上与国际经济秩序更接近、更相适应。成为真正国际化的内地城市。纪要援引了邓小平6月3日接见外宾的谈话:“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指出要从如下方面吸取香港经验:①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自由港政策;②按国际惯例进行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改革开放思想的极精彩、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19了9年4月最先提出的。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但是对外开放究竟如何着手呢?当时还在摸索。当广东省委的问忑提出要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时,小平同志指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他还【则确指出:“名字m4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思想王兴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两手抓、两点论”,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法制;两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软。邓小平同志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提过不同的“两手抓”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论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把“两手抓”看作是“两点论”,将其上升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并成功地运用于建…  相似文献   

6.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点,也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统揽全局”.“在我们的思想和工作中,必须牢牢记住党的基本路线.”我们要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以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几个特点陆新元全党都要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内容完整、目标明确、重视“动力”、讲究方法、注重效果等显著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它是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8.
坚持“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实践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思想,对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对于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手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十多年来,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曾多次阐述过这一思想,反复强调要一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的理论,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1993年4月,江泽民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五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全党、全国都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其中《要吸收国际的经验》一文,是小平同志1988年会见“九十年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会议全体与会者时谈话的一部分。那次会见是我陪同的。小平同志说:“现在有一个香港,我们在内地还要造几个‘香港’。就是说,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更加开放。”这里,小平同志讲“还要造几个‘香港’”的落脚点是在“要  相似文献   

11.
我党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党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一个飞跃茅生荣一邓小平同志在四年前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同志的“本质论”之前,我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没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出发,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了内容十分丰富的法制思想。他不仅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就如何加强法制建设提出了一整套措施。认真学习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对于搞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及其他工作都有稗益。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生产力提到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的高度,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据此,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围绕着这个基本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港、澳、台等问题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为领导者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提供一些帮助,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中的实践性原则作一初步考察。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相似文献   

14.
再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涵沈东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科学系统地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其中对于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和概括。“三个有利于”内...  相似文献   

15.
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这个重要论述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农业改革发展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和对未来前景的清晰勾勒。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飞跃”的思想,来自伟大的实践,又指导于新的实践。南平地区农村改革发展正是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6.
略论邓小平同志的爱国主义思想杨韶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同志的“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的思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思想,和他的“强烈的民族自...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歪曲和破坏,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被搞乱了。因此,邓小平同同志指出:“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认识,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一文中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邓小平同志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报刊要成为社会思想的中心,是新时期党的报刊的作用的科学规定,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一国两制”的开创性宋晋川邓小平同志从1993年起,多次谈到在中国实行“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异常大胆、新颖、颇具开创性的设想,是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运筹规划、亲自画圈的地方,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实践的“试验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8年来,两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特区的建设者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