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儿在北京上大学,暑假想找个实习单位,而且就想找在北京的.她知道我们很难帮上忙,就说:"我自己想办法吧."2010年7月,她从北京回到武汉,我问实习的事有着落吗?她说:"我在网上跟人说过了,请他们帮我找一找,他们说如果找到了,会及时通知我."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我在副刊来稿中,发现王洛宾1958年在彭德怀部队著名的骑兵"钢铁二连"有过一段特殊的战事经历,这是过去的史料从未涉及过的.线索很简单,但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接下来几周后的日子里,我远涉天水市,在甘肃省第三监狱找到了那位当年在"钢铁二连"与王洛宾一起呆过三年的老骑兵战士王秉鉴."那段生活非常艰苦,但很快乐,王洛宾带给我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儿子过生日前,他爸问他需要什么礼物.他愣了一下,无所谓地说:"随便."我再问:想吃些什么?儿子更无所谓:"什么都行."我和他爸有些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Yulia Brodskaya现在和丈夫住在伦敦,他们有一个2岁多的女儿和一个9个月大的儿子.Yulia喜欢纸,至今对小时候个朋友送的中国剪纸印象深刻.在折腾纸这件事上,她尝试过很多方法和技巧,直到发现褶裥纸艺时,她心里明白:"就是它了!" Yulia开始这样玩纸大概是在五年前.那时她本打算给自己手绘一个自荐小册子,以便于发给一些潜在客户,最后却在封面设计上发愁了.她想给自己的名字"Yulia"设计一个吸引眼球的图案,可画的无数个手绘稿最终都给扔进了垃圾桶."后来我突然想起自己曾在某个地方看到的一幅画,画面上展示了很多用边缘站立起来的纸条,而我曾经也用这种方式为一个学校项目做过设计,当时竟然完全忘了这种纸艺."当然,那个小册子封面上的"Yulia"最后采用了这种工艺,那也是Yulia第一个正式的褶裥作品,也成为未来事业的起点."有趣的是,那时我根本不知道这种玩法还有名字,直到我的作品被别人发现,并在网上流行起来后,才有人告诉我这是褶裥插画."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教育家丁有宽说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些说话都告诉我们:为师的,在教育工作中,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用爱心培育花朵,要用智慧播种希望.  相似文献   

6.
我想起<圣经>里的一段话:"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在2000年之后,"90年代诗歌"作为一个诗歌史概念、写作现象甚至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时期已经在诸多的当代新诗史中得到叙述.  相似文献   

7.
正好友阿萝买房了。临湖房,小区绿树成荫,比公园还清幽。阿萝家在一楼,架空的三居室,还带着一个小院,小院东南角是一棵白色的樱花树,西南角是一棵粉色的樱花树。我抬头看花的时候,恰好一阵风吹过,樱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了我一脸。那一刻,真的很美好!回到家,我对老公描述着阿萝家的样子,然后憧憬地说:"老公,我们也不比阿萝两口子差,只要我们好好努力,一定可以拥有比阿萝家更好的房子。"可老公却笑着说:"想想挺好。不过我们家也不错啊。"我环视了一眼,不错  相似文献   

8.
我热爱祖国,长期以来所耿耿于怀的就是一个"诺"字."诺"者,诺贝尔奖之谓也."恐诺症"是我们的高级科研机构和高校一切病症的一种统称,它已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希望能引起我们高层领导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陈毅同志在诗中写到:"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它阐明了一个道理:挫折--本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是遇到这种,就是遇到那种;不是遇到大坎坷,就是遇到小挫折.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说挫折是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拦住了他的去路;有人说挫折是条沉重的锁链,锁住了他的追求.但我却说:"挫折是良师,它能使你增长才干;挫折是向导,能把你引向成功的彼岸!"  相似文献   

10.
朱常春 《船山学刊》2004,(1):187-189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了科技工作的长远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和任务,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要肩负重任、团结奋斗、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爱阅读贵刊.发现贵刊1986年第12期刊载庄春波同志写的《"象刑"解》中有误解古文原义之处.庄文说:西周、春秋时天子或诸侯宫殿的阶台上都有一个台门,天子的台门称"应门",诸侯的台门称"雉门".这种说法与古文献的记载是不相符的.《尚书·颐命》:"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孔颖达疏:"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也."《周礼·天官·阍人》:"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郑玄注:"郑司农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门应门,五曰路门.……玄谓雉门,三门也."贾公彦疏:  相似文献   

12.
木香宫里的浮生如寂 6岁那年,一个云霞满天的傍晚,我在王宫后花园里第一次见到戴金冠、穿镶金丝边镂空长裙的天梨公主.她盯着我看了许久后对忻心国师说:"好,就她吧."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6,(4):121-126
作为《古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隋抱朴的命题在当下依然有重新阐释的空间。作为一个独特的经受过多重苦难的思考者和追问者,以赎罪者与救赎者的形象来宽容苦难、救赎自我,使自我具有了内在的形而上特质。这个形象对"罪"与"病"、感情压抑与灵魂突围的展示,依然闪烁着某种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色彩,拷问着今天的我们。  相似文献   

14.
1966年11月,在天津休养的周扬被拘押.从批判者一变而为被批判者,他生涯中特殊的9年开始了.其实,在此前的几个月,批判他的浪潮早已波澜壮阔."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与著名的"文艺黑线"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的经典文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认了"文艺黑线"的存在:"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周扬在这条黑线中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被认为是"总头目"①"祖师爷"②"代表人物中的代表人物"③.周扬是文艺界的大人物、重量级人物.对他的批判,成为"文革"中的一出重头戏."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也为考查"文革"大批判逻辑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5.
生机盎然的宪法--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读书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这是一首我不大喜欢的所谓哲理诗.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其尊严,人格没有高下之别:在以人为本的观念底下,谁人虽活实死了呢?人道主义画家黄永玉在<罐斋杂记>里画了一幅小老鼠图,题曰:"我丑,但我妈喜欢."那真正是意味深长呢.  相似文献   

16.
俏妞儿老师很严肃地抬起头:"我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拿出十分认真来.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下课之后呢,迅速拿出自己的稿件,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问题,针对自己的问题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月里,黄静的姐姐黄惠芳就已经几次给我来信,频频向我表示感谢。这令我感到不安和惭愧。她在信中的每一个字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痛苦和煎熬。她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妹妹的冤案得不到公正的处理,我就一天不会放弃!我也知道这可能将会有一条很艰难的路要走,但是我要让罪犯、让执法者知道:我们普通公民的生命权是不容侵犯的!谁侵犯了,就应该付出他应该有的代价,承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在做报道的文章的结尾也这样说过:家属相信杀人者和失职者不会逃脱法律的制裁。但现在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就是那个美丽的冤魂仍然在另一个世界里…  相似文献   

18.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和电影艺术家.但夏衍曾对友人说过:"戏剧电影对我是业余创作,我的主业是记者."对于他的记者生涯和新闻贡献,高汾在他的<夏衍和〈救亡日报〉>中评价道:"夏衍是个杰出的记者,在中国进步报刊史上的地位,可以与邹韬奋、范长江、胡愈之等人并列."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在五四前后的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五四以前,其世界观处于艨胧时期,在五四运动中他迅速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从1920年初至1921年末,他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此后,他就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与此大体相应,他的文化观念也经历了"混洽"东西文化时期、"爱"的文化观时期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时期,而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则是真挈地追求真理和为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下面就让我们踏着他的历史足迹,寻觅其中西文化观的历史演变和特点."自幼混洽世界史上几种文化的色彩"1899年,翟秋白出生于江苏武进县一个破落的仕宦之家.迎接他来到人间的是近代中国夜气如磐的苦难社会.正如他后老所说:"我的诞生地,就在这颠簸动荡的社会组织中破产的'士的阶段'之一家族里.这种最畸形的社会地位,濒于破产死灭的一种病的状态,绝对和我心灵的'内的要求'相矛盾.于是痛、苦、愁、惨与我生以俱来."〔2〕他的袒  相似文献   

20.
(一) 多年没见面的一位老同学跟我一见面,就大声对我喊道:"我一直记得你呢,上小学四年级时你给班上的一个女生写情书,被老师知道了,还在班上作了检查呢." 已人到中年的我正和妻子走在一起,听了这句话,脸立刻红了,尴尬地说道:"那是发生在年少懵懂时代的事,我早就忘了,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么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