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一)超高产、优质、高淀粉红薯——“梅营一号”。梅营一号是河南省正阳县科委良种繁育示范中心吴喜梅和叶启营通过杂交选育而成。96—99年在全国多点试验示范中,比对照普通红薯增产达2倍以上。98年在山东淮坊市寒亭区组织的1000亩示范中,一般亩产4000公斤,  相似文献   

2.
今年,山东平邑县被确定为全国专用玉米良种推广项目试点县,承担了15万亩的专用玉米良种推广示范任务。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计划亩产达到520公斤,生物学产量为4000公斤,亩增产达到6%以上,籽粒总产3.9万吨,生物学产量为30万吨。按照项目建设成片连线的要求,将专用玉米良种推广项目安排在平邑、温水、铜石、柏林、仲村、保太、资邱、魏庄、卞桥等9个乡镇的开发湖片区。  相似文献   

3.
懒棉花有海岛棉、陆地棉、蓬蓬棉的丰富遗传基因和抗棉铃虫基因,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管理简单,省工省力,比种植当地棉花可节省150元/亩,增产30%—50%,北京北农科信农业发展中心,今年繁育示范基地2000亩,经过科学管理,综合性质表现优质,并取得了丰收。  相似文献   

4.
该项研究宗旨是探索雷州半岛杂交玉米高产制种的可行性及其配套制种技术.经过两年三造的试验研究,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预期效果.累计面积26 .9 亩.组合为南试847 ,加权平均亩产量为237 .1 kg,最高亩产300.1 kg.根据研究结果,本项目初步总结出了南试847 组合杂交制种配套技术,为指导玉米制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山东即墨市国家安全局承担的“大豆直播断根、摘心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课题,在93年9月中旬通过青岛市科委邀请省内农业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鉴定结果表明,该课题在该市普东乡任家屯五星农场示范8亩,获平均亩产353公斤,比本市普通栽培大豆平均亩增200公斤,亩增收400元以上,超额完成了课题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为大豆高产栽培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取得了比国外做法可行、省工、增产、增效的突出新成果,得到省内农业专家  相似文献   

6.
“鲁资101”以77—77作母本,花37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在1990—1992年花生优化布局24处次试验中,比对照海花一号增产27.6%。92年在山东、河南两省联合组织的春播超高产示范试验中,获得亩  相似文献   

7.
杨波 《小康生活》2006,(4):18-18
按照农业部“主推一期、深化二期、探索三期”的部署,首期目标亩产700公斤超级稻在湖南省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我国杂交稻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超级稻,这是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学家不懈追求创新的结果。目前,湖南省已率先实现第一期亩产700公斤和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目标,并向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目标发起了冲刺。在应用方面,超级稻加快推广步伐。去年,湖南省超级稻推广448万亩。超级早稻亩产达到483公斤,超级中稻达566公斤,超级晚稻达544公斤,全部实现年初单产亩增50公斤的目标。据专家介绍,按去年增产水平,今年推广600万亩,即可增产3亿公斤粮…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川西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89年区内600万亩水稻亩产已达516.7公斤。如何使本区水稻持续增产,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川西北稻区的特点,提出划分水稻生区,分区制定高产技术模式和采取相应组织措施的设想,以期有利于本区的水稻增产。1.川西北稻区的特点和水稻生产潜力川西北稻区在北纬30°20″~32°28″,东经103°~106°60″之间,海拔在280~900米之间  相似文献   

9.
懒抗1号是著名棉花专家曹生吉先生近20年精心研究的成果,它集多个优良品种优势与栽培技术于一体。在新疆、山西、河北、山东等十几个省市试验、示范种植均获成功,亩(1亩=667平方米)产籽棉达300公斤以上,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懒抗1号属中早熟品种,全生长期125~130天,适宜与小麦、玉米、西瓜、甜瓜、蔬菜等作物套种。其株型较大,茎秆坚硬,抗倒伏性强。单  相似文献   

10.
《小康生活》2006,(2):43-43
国抗杂1号(GKz1)是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属中早熟品种;籽大、出苗好、苗壮;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株型较大,稍松散;叶片中等大小,透光性强;结铃性强,铃重6.1克左右;吐絮畅,易采摘;衣分40%,霜前花率90%以上;抗逆性强,适宜性广;增产潜力大,中国农技协棉花种植专业委员会通过会员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安徽等12个省市示范种植,均表现突出:一般亩产籽棉350公斤左右,高的达400多公斤。安徽省无为县试验亩产籽棉、皮棉分别比当地推广种增产23.9%和20.5%,今年在商丘睢县种植的高产…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GM(1,1)模型、多项式和组合模型利用统计资料对湖北省粮食单产进行预测,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论认为2010、2015、2020年湖北省单产将可能达到5917.63、6141.03、6358.66千克。  相似文献   

12.
据1980~1992年多个新品种(系)13年定位资料,从垂直面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早、中熟两大类型油菜经济产量的主导因子都是菌核病。成熟期病株率(X4)与产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早=166.4061-1.1504X4Y中=163.506-1.3345X4两类型油菜多年平均籽粒产量相差3.73公斤(t=1.98,P>0.05),日产量0.005公斤/亩·日(t=0.57,P>0.05),差异不显著。中熟型菌核病株率比早熟型轻7.58个百分点,但早熟型生育期短8.45天。文中对各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为此,建议生产上注意适当扩大早熟类型的比例,同时指出采用简易有效的控制菌核病的新途径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五个具有不同穗型特点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有群体合理,才能使穗、粒、重得到协调发展,获得最佳产量。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品种间对密度要求大体趋势一致。但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侧重的穗、粒、重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3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均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通过各独立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亦不理想。将各性状分别与单株产量建立指数方程进行综合选择,则以穗粒数、剑叶面积、单株穗数为好,相对效率分别为112.47%、107.92%、103.20%。在所有三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中,凡包含了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的指数方程,其遗传进度最大,相对效率最高。由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生物产量、剑叶面积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y=0.2127x_1+0.1932x_2+3.8454x-3-0.3406x_4+0.0598x_7,相对效率达173.13%,超过了大部分由6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的遗传进度。在育种工作中,对这些性状综合筛选,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152只.随机分成4组,基础饲报中添加0.5%、10%和1.5%磷脂为试验组,试验期30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蛋重天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5%磷脂的试验Ⅲ组在产蛋数、产蛋率方面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Ⅲ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组,但蛋破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提高了我国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减少和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及其在农产品种植面积中的比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粮食种植面积及其比重会进一步减少和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依靠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技术进步效应,对积极提高粮食单产和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影响杂交水稻 D 优63产量的诸因素中,选择了五项主要因素,建立五元二次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经电子计算机模拟、筛选,提出 D 优63在平坝区种植条件下,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秧龄和基本苗,其次是施磷量和施钾量。同时明确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农艺措施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7个大穗大粒小麦品种(系)的田间小区控制性试验,分析了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大穗大粒型品种的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大穗大粒品种的个体和群体产量,宜走提高穗粒数的路子。在保持一定的粒重水平的基础上,选育多小穗品种,采用适宜大穗大粒品种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以增加每穗小穗数,特别是增加结实小穗数,减少退化小穗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通过实行“三扩大”,大力发展玉米、间套、蔬菜和设施农业,引导农业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是甘肃沿黄灌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述了持续高产高效农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提出采取优化品种结构、时空结构、要素组配等措施,实行全方位增加农业投入,进而实现沿黄灌区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