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昭君是福"的汉代新诗到"爱国可敬"的胡适评价,从文史家呼吁"重塑昭君"到政治家表态"功在千秋",从家乡人的思念到草原人的歌唱,从"大汉"、"强胡"的平等联姻到"多元一体"的中国国情,昭君研究热体现着中华民族为实现"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和平进步"而奋斗的文化自觉。研究昭君出塞文化现象及取得认同的过程,就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多源一体"的国情、国史、国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昭君出塞”是发生在公元前33年的历史事件。虽然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但仍广为流传,名垂千古。 昭君出塞不仅对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团结友好关系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给后来的汉匈关系与和睦相处局面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 《社会科学战线》创刊号274页刘先照、韦世明二同志合写的《昭君自有千秋在——从董必武同志的吟昭君诗谈到王昭君的艺术形象》一文时间搞错了,即董必武同志吟昭君诗的时间是一九六三年而不是本文中所说的一九五三年。因我亲到该地目睹昭君墓前石碑上镌刻的诗句,并有深刻  相似文献   

4.
昭君出塞是政治使然,但这件事的社会与文化意义更为深远。本文试从诗歌角度来探索与整理唐人在这方面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唐代昭君诗思想继往开来,观点众彩纷呈;赋体、兴体、比体诸体兼备;意象更典型凝练概括性强,意境雄浑宽远蕴藉深厚。  相似文献   

5.
《王昭君变文》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篇幅最长的昭君出塞的俗文学作品,在昭君故事的流变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前代史书和文人创作的基础上,对王昭君形象进行重塑,进一步突出了她的主体地位,丰富了她的形象,对此后以昭君故事为母题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变文》还对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了侧面的揭示,体现了唐人的人文关怀及对和平的向往;塑造了一个极度重情的呼韩邪单于,是唐朝包容性文化下重“真”、重“情”的显现。  相似文献   

6.
王昭君名嫱,千百年来,人们似无异议,然而,实有问题,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宋代人吴曾,他在《能改斋漫录》卷五“嫱者禁中妇官”条中指出:应劭注元帝诏曰:“王樯,王氏女,字昭君”。予以为非是,盖昭君不名樯,嫱乃禁中妇官耳,按,《周礼》:“天子有九嫔”嫔亦是妇官。《春秋》昭公三年《左传》。“齐侯晏婴请继室于晋。曰:择之以备嫔嫱,寡人之望也,”杜预注曰:“嫔嫱,是妇’官。”又哀公元年《左传》说夫差宿有妃嫱嫔御焉,然则应解以嫱为昭君之名误矣。《汉书》亦止云:“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不斥为名也,然古本《汉书》皆作此樯字,何邪?  相似文献   

7.
历代昭君戏众多,短短一折的南杂剧《昭君出塞》不仅形式新颖、笔墨凝练,叙事中更是充满浓浓的诗情,把昭君的愁怨描写得细腻婉转、委曲动人。透过昭君琵琶诉怨,彰显出剧作家陈与郊深深的忧世意识和对悲伤人生的感叹。  相似文献   

8.
画工毛延寿的故事,最早见于晋葛洪<西京杂记·画工弃市>.文章虚设了昭君出塞另一重要推手毛延寿,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帝按图以昭君行".  相似文献   

9.
在内蒙古成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前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举办了“青冢书画墨迹征集”活动,向国内外著名书画家和各界知名之士征集以王昭君为主题的书画作品。 两千年前,屈原故乡秭归主溪畔之出生的美丽善良的昭君,带着汉元帝和亲的远见卓识,肩负着民族团结的历史重任,告别中土,来到塞外,成为匈奴单子的宁胡阏氏。胡汉和亲之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昭君给匈汉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宁。千百年来,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杰出的女性。  相似文献   

10.
张小丽 《江淮论坛》2007,(1):133-136
昭君出寒是历代诗人乐于吟咏的题材,两宋共有近八十位作家创作了吟咏昭君的诗作一百三十余首。这些诗作寄托了宋代土人各自的人生感慨,从中可解读出他们精忠报国的热忱、怀才不遇的悲愤、对现实政治的控诉及人生无常的叹惋等各种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远古以迄秦汉,在历史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原与四边的各种关系,不是君臣相隶,便是他们时刻都在发生政治的、经济的以及其它的人文关系。就西汉时期的汉朝和匈奴而言,汉朝原是中原各民族部落的统一体,匈奴则是北方民族部落的统一体,他们在各种接触(战争的、和平的)的过程中,产生与形成了各种文化现象。做为中原人王昭君(当时王昭君家乡属于比较开化的中原文化区)和做为北方人呼韩邪(稽侯珊)的结合,就属于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王昭君与呼韩邪和亲故事,从古至今家喻户晓。历代人为什么把王昭君视为民族和睦的象征而有口皆碑呢?座落在今呼和浩特市南郊的昭君墓和湖北兴山县的宝坪村王昭君故家,为什么一直被古今各族各国人所虔诚凭吊而不绝如缕呢?这个问题,如果离开两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西晋石崇所作《王明君辞》(因避司马昭讳,故称昭君为明君)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写昭君和亲匈奴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诗、词、歌、赋、小说、戏剧、图画等等,数以百计.仅记载昭君事所涉及的书就达二百数十部之多!其中,绝大多数作品是在为昭君唱悲歌.让昭君流着悲伤的眼泪,弹着泣诉的琵琶,踏上了荒凉塞外的和亲之路.有的作品就干脆让昭君自杀殉节.此中有些作品是借昭君的怨来抒发民族兴亡之感外,有些则是封建民族观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王昭君是西汉元帝的宫人,竟宁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被遣出塞和亲。此后,以她的故事为题材的诗歌、乐曲、舞蹈、小说、戏曲相继问世。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各自挥动时代赋予他们的彩笔,推陈出新,别出心裁地描画了这个令人同情的历史人物,遂使昭君的艺术形象千姿百态,包涵的社会内容愈来愈丰富,离她的历史原型也愈来愈远。今天,  相似文献   

14.
匈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游牧部族,后来它大部分融合于汉族,小部分则远徒于欧洲。这个部族,曾称之为荤粥(xūn yù)、猃狁(xiǎn yǔn),战国以来才称匈奴。它历代都对定居从事农业的华夏族构成严重的威胁与危害。从汉高祖刘邦遭遇的白登之围(前200年)到汉元帝时的昭君出塞(前33年),其间一百六十七年。在这段期间,汉王朝与匈奴的斗争复  相似文献   

15.
侯长青 《西部观察》2002,(11):16-17
她就那样躲在三峡大坝的背后。几乎被人遗忘,她显得十分静美。原来,她是王昭君的故乡——兴山。她远离大江,却是三峡库区中与重庆开县一样的全迁城镇。她在默默无闻地完成着一个历史使命。昭君出塞为民族和睦而献身。流芳百世传为佳话,千万个昭君成长起来成为美丽兴山令今人追随与向往。怎奈交通不便。深阁昭君身藏兴山成为我们记者的一大诱惑。当记者侯长青、包红明笑吟吟地从兴山归来连道“不错不错”时。我方明白为何他俩耍主动请缨,不惜由大坝转战宜昌,甘愿颠簸157公里。他们说,我们真的体昧了奉献的库区!  相似文献   

16.
王昭君出塞和亲,是西汉历史上一次富有重大意义的政治行动,因而受到历代文学艺术家的注意。他们利用这一题材,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昭君词”与“昭君戏”,流传至今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昭君戏”,就是马致远的《汉宫秋》。但是,《汉宫秋》的剧情与史实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昭君姓王,后世常呼为昭君、明君、明妃或王樯、王墙、王嫱。似乎“樯”、“墙”是她的名,昭君是她的字。呼“明君”是因为西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而改“昭”为“明”。又因系匈奴单于之妃,而敬呼为“明妃”。愚见以为樯、墙、昭君皆不是王昭君的真正名字。她的名和字都应属不详。  相似文献   

18.
也谈王安石的《明妃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阅读与欣赏》古典文学部分第五集,刊载了周本淳同志的《古代诗歌里的王昭君》一文。文中说:“北宋的大诗人王安石写了两首《明妃曲》,开始扫去昭君的一些愁容,让她露出了一点笑脸。这是昭君在古代诗歌里的第二阶段”。在这里,周本淳同志从民族团结的观点出发,对王安石诗中的昭君形象以及这个形象在古典诗歌中的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用意是好的。但是,却有凭空拔高之嫌,特提出来进行商讨。现在先看王安石《明妃曲》原诗:  相似文献   

19.
王昭君出塞和亲,在历史上确实起过作用,在加强民族大团结的社会主义的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但就昭君本身来说,在历代人们的心目中,大都认为她是一个悲剧人物,是一曲影响深、流传广的悲歌。历代文人、民间艺人都对这个历史题材有浓厚的兴趣,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感人的传说和历久不衰的剧作。前者,大都程度不同地流露了对这个弱女子的同情,气氛悲怆,情调低沉;后者,却给这一历史题材注进了新的血液,剧作家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赋予了强烈的时代色彩。尤其是从郭沫若的《王昭君》到曹禺的《王昭君》,一扫过去凄凉悲伤的气氛,王昭君便由一颗渺小的砂砾,一跃成为一尊高耸的石碑。一个“深明大义,自愿和亲”的使者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一个笑盈盈的昭君取代了一个哭泣泣的典型。本来,艺术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因而艺术的昭君并不等于历史的上昭君。但本文不论及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问题,只就王昭君出塞前的特定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任冠之 《阴山学刊》2001,14(4):27-28
<汉宫秋>中所塑造的王昭君既不同于历代文学作品中含悲抱怨的昭君形象,又有别于我国早期古典悲剧中薄命红颜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刚柔相济、深明大义、饱含着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的具有悲剧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