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少数民族有多种音乐形式和内容,如鄂伦春族音乐、鄂温克族音乐、锡伯族音乐、满族音乐、朝鲜族音乐等等。锡伯族音乐是东北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保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在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关注并投身到少数民族音乐采集和整理工作中,让这种积淀了几个世纪历史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更加悦耳动听。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开发贵州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当地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将成为贵州地区旅游活动中极为特别的景观。本文通过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融合的思考,分析了贵州地区存在的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及这些音乐的特点,同时探讨了通过开发少数民族音乐来丰富贵州地区旅游资源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及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间信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调适尤为重要。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各民族成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民间信仰体系,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及其仪式具有整合社区、教化民众、心理抚慰、文化传承等功能。科学认识这些功能并加以调适,有利于发挥民间信仰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文化传承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更是面临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改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加强保护、不断创新、协调发展、保持特色,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才能跻身世界各民族艺术之林,永葆艺术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与文化间交流日益扩展加深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何传承与弘扬的问题已日益显现。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发展弘扬中有变化的趋势,一些构成要素衰退淡化,一些则加强或改变,对此应在新的高度与平台上不断增强适应性,重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体系,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但佤族音乐文化传承却呈现出相对良好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佤族拥有相对完整而稳定的音乐文化圈;佤族民俗文化的长期延续和良好的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机制为其民间音乐文化的生存提供了土壤;佤族对本民族音乐文化表现出的强烈自我认同感,也是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改变一些大学生淡漠民族文化的心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利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民族情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尤其是商业的冲击,导致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新的破坏和生存危机。音乐界与文化界应该加强对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正确引导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紧跟时代的节拍,突破自我封闭,拓宽发展空间,借鉴、吸收现代文化的多元形式,使其焕发出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民族乐派对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直到现在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在对待民间音乐素材上,两个时期民族乐派的态度和方法是不一样的。19世纪民族乐派将民间音乐素材"规范"和改造,使其符合浪漫主义专业作曲技法的原则;20世纪民族乐派在留声机、录音机等设备帮助下,较完整地采集到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这些民间音乐不仅被直接用于音乐创作,而且也成了20世纪现代作曲技术。  相似文献   

10.
隋、唐燕乐兴盛,佐证了"中国民族音乐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交流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外国音乐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发展"的轨迹。因而坚持保护和继承民族音乐,培养高素质的民族音乐人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