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五都"选举结果"国三民二",国民党保住地方执政优势,民进党获得选票优势,这意味着国民党基本走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连败阴影,岛内“国强民弱”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两党政治格局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
自台湾政党轮替以来,民进党的绿色旗帜插遍全岛,由国民党人马英九担任市长的台北市在绿意盎然的台湾有如一座孤城,被民进党层层包围。有人说.陈水扁上台之后不敢贸然推动“台独”,而马英九却不得不做“台独”(国民党执政的台北市独立于民进党执政的台湾当局之外)的准备,因为抛开政党分际与理念不同之外,单就陈水  相似文献   

3.
民进党“执政”后,组成的第一任“内阁”“全民政府”,或多或少有点新意,本意是发挥“政治杂交优势”。组成的第二任“内阁”“少数政府”,或多或少还有点勇气,明知少数而不怕少数。第三任“内阁”人事,给人看到的却是民进党对政局无力回天、维持现状的无奈,并且把民进党推上了接受全民公审的境地,成为一次自己打自己嘴巴的滑稽表演。  相似文献   

4.
民进党执政三周年表现 台湾奇迹褪色 严格说起来,陈水扁侥幸得到“总统”宝座并不是福气,因为台湾在李登辉独揽大权12年后已经是干疮百孔的烂摊子,蒋经国打下的经济基础已经在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领导文萃》2011,(13):50-53
2011年1月10日,有心参加2012年“大选”的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抛出自己的两岸论述:以“宪法各表”替换“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再次在岛内引发争论。两岸关系议题是民进党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只要想参加“大位之争”,就必须严正对待。  相似文献   

6.
军内一连几个大动作,军外挟洋以自重,台军正在变成陈水扁“以武拒统”的工具。 2002年是台湾民进党执政的第三年,在初步稳住政权后,陈水扁重点加速了对军队的改造,几次大动作下来,使台湾军队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台独”军队。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是在对国民党统治的反对运动中产 生的。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民进党抓住了"台 独"作为反对国民党的理论武器,使得历次选举 中,民进党不断有所斩获。但"台独"也带来一个 重大的障碍,这就是多数台湾人民担心"台独" 会带来战争,因此不敢支持民进党,使得民进党 执政之路走得十分坎坷艰辛。从1989年台湾实 施政党政治以来,一直到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27日,被台湾视为2012年"总统"选举前哨战的"五都"选举揭晓,国民党保住台北、新北和台中"三都",民进党在高雄、台南"二都”.民进党在高雄、台南“二都”大胜,总得票数比国民党多41万。客观分析选举结果及原因.对于正确分析台湾社情民意变化、把握两大党发展动向、判断2012年“大选”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决策与信息》2005,(5):36-38
毛泽东和平统一思想(1956年提出,蒋介石执政),1956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当年元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只要现在爱国,国内国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不咎既往。”后又多次说:“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20日举行的“民进党临时全国党代表大会”无疑是民进党历史的分水岭,当天的会议对民进党进行了创党十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造:“总统”兼任党主席、党的中常会改造为台湾当局决策的重要机构。会后不久,陈水扁与现任党主席谢长廷商定,将从8月1  相似文献   

11.
《决策探索》2008,(11):7-7
陈水扁5月20日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联合报》当天公布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的岛内民众不满意民进党8年来的施政表现;而对于陈水扁8年来的表现,民众的不满意率高达66%。  相似文献   

12.
台湾民进党的日子近来过得越来越不轻松,虽然已无连任之忧,但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下,台湾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围绕政局主导权的争夺愈演愈烈。民进党在“三合一”选举中大败给国民党,与此同时,民进党的负面消息和丑闻不断,党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不满情绪空前高涨。作为其领军人物的陈水扁,在宣布“终统”后,民意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戴高乐在爱丽舍宫》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戴高乐将军自1959年1月8日宣誓就任法国总统,前后执政11年。执政期间,他要求办公厅为他绘制“活动统计表”,表中设有“因私外出”一栏。他每年约有10次“因私外出”,如“到瓦尔德格拉斯去看望病重  相似文献   

14.
彭维学 《领导文萃》2009,(12):15-22
5月20日,马英九当局执政届满周年。一年来,马当局顺应两岸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推行务实开放的大陆政策.在两岸关系方面取得亮丽成绩。岛内政局总体上比较平稳,马当局执政基础趋于稳固,民进党发展危机加深。但马当局执政能力不强,政绩不彰,导致民众不满意度持续升高。由于国际经济走势仍不明朗,台湾经济短期内恐难根本好转,马当局何时走出执政困境、国民党能否打赢年底县市长选举,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5.
《决策与信息》2006,(10):54-54
林正杰曾是民进党的元老,前台湾“立委”。在台湾被称为“闯将新锐”、“火爆浪子”的林正杰,部与陈水扁,谢长廷并称“三剑客”。林正杰在大学学的是政治学,学生时代就投入“反对运动”,他不但“鬼点子”多,而且特别喜欢在街头冲锋陷阵。  相似文献   

16.
萧师言 《领导文萃》2011,(11):65-68
在台湾政坛,前"副总统"吕秀莲和民进党现任主席蔡英文是一个阵营的"亲人",更是一对厮杀不断的"宿敌"。2012年台湾"总统"大选尚未开锣,民进党内已经敲响了战鼓,党内各大"天王"动作频频,吕、蔡二人的调门也是一个比一个高。吕秀莲骂了七年吕秀莲是出了名的"大嘴巴":"全台湾最有‘治国’经验的人是我,其他人有的只是区域选举经验而已。"  相似文献   

17.
10月初,泛蓝军部分“立委”准备在陈水扁对“公投的台独疑虑有明确宣示”和民进党承诺“为公投结果负责”的情况下,提案推动“公投法”,以对付民进党追查国民党党产的“立法行为”。且不论泛蓝军的这一做法会带来什么结果,但是此事说明朝野之间关于国民党党产的交锋将是一场恶战。  相似文献   

18.
去年3月18日民进党陈水扁在台湾上台执政之后,本来是国共两党内战对峙的台海,因陈水扁当局实施事实台独路线,而变成为分裂与反分裂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决策》2012,(7)
“两会”代表参与政事的能力,是行政绩效和公共产出的具体化,也是执政能力和执政形象的具体化,当慎之又慎。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是一种“五政”模式:中国共产党“执政”,人大“律政”,政府“行政”,政协“议政”,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政”。在这样一种政治结构中,  相似文献   

20.
南北议和 徐世昌从1918年“双十节”到1922年6月1日任总统,其基本执政思想为“偃武修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