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11年度法学界关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与法治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一是肯定了法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作用,其提法有基础说、价值说、关键说、保障说四种。二是提出了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整体目标与基本原则,认为现代社会管理的最佳状态应当是构建"法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或"法治主导的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法治化建设应该遵循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权利自由、建构法治秩序、保障改善民生"等基本原则。三是分析了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认为应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积极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社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推动体制改革、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法治思想,经过近代的发展,形成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这两种主要法治制度模式,而其中美国是民主共和制的典型代表。在法治环境下西方国家的法治措施是对德治的一种重要补充,于我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当代经济生活法律化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和企业家职业特征,认为企业家具备法治意识是大势所趋,而企业家要形成强烈的法治意识,就必须正确认识法治与民主、创新的关系,认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并在管理企业的活动中依法治理企业.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治理理论已经被大量介绍到我国,一时间政府治理、城市治理等概念也纷纷出现。本文考察了治理理论的渊源之后认为,其不外乎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民主理论与公民社会理论的翻版,其以发达的公民社会、完善的民主制度以及健全的法治为基础而产生的多中心管理理论,并不适合我国的现状以及文化、制度等基础。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我国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必须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为支撑,坚持依法治理,始终将社会管理创新置于法治化的轨道。为此,当前亟须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法律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利益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不仅强调国家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而且也强调国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但作为西方文明产物的法治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体现出人权、民主、平等的文化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具备民主法治的文化精神。因此,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探讨了我国法治进程中应正视和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权利的归属和处分特征为标准,权利划分为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主见权和私权利三种。在此基础上,民主划分为政治民主和直接民主,法治划分为依法治国和人民自治。民主解决的是法律意志问题,法治解决的是权利界限和民主效果问题,形成“决定”与“办理”的关系。因为政治民主的间接性,社会民众要高度认同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以私权利为契机来关心国家政治,实现政治和谐、秩序和谐及民主法治主观体验和谐。   相似文献   

8.
詹俭  仲案玉 《东方论坛》2002,(1):120-123
文章认为 ,法治的灵魂是理性、科学的法理念 ,并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法理念的产生的特殊环境及演进的三个阶段——礼法、仁法、理法的特质与缺憾 ,阐述了我国传统法理念从根本上讲与西方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的法理念相比较有着根本缺陷 ,成为我国法治难行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西方学者认为宪政是法律对政府的限制,毛泽东同志认为宪政是民主的政治。更多的学者认为宪政包含民主、法治、人权三要素。本文从宪政三要素角度对民族区域自治权进行分析,诠释了自治地方在行使自治权过程中,如何通过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而加强民主;如何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进而遵循宪法至上的理念;如何通过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进而保障人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法治国家为目标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突破 ,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明确了方向。法治区别于法制 ,在其内容、功能、实现条件等方面较法制有着更深刻的内涵。法治国家的建设是适应一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其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色。确立法治国家目标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础上 ,为根本解决社会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在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过程中 ,从人治走向法治 ,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 ,要发掘和利用人治传统中的积极因素 ,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过渡。法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始终必须处理好推进法治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法治建设也是一个改革和开放的过程 ,要处理好法制的统一性和法律实施多样性的关系 ,处理好学习、借鉴外国法治经验和坚持我国特色法治道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学校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种管理特色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高校的这种特色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着力提升高校党委的法治能力,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努力培育现代大学法治文化,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法治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对法治文明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从法治文明的含义入手,认为法治文明的核心是保障公民权利;提出进行法治文明的文化创新之必要性在于,社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必须设计出符合市场化、民主化进程的新社会管理体制,在法律层面就是要求实现法治,法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在文化层面进行改良、吸收与借鉴;并从法律宣传、主体意识、幸福指数等方面提出了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选择德治与法治并重治国方略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江泽民同志强调的德治与法治并重的治国方略的必然性,认为:提出这一治国方略有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和哲学根源;是对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指出实施这一战略,必将全面推动我国民主与法治进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考察,探求西方社会主要的政治意识例如平等、公共精神、法治等公民意识的产生。透视了古希腊民主下所产生的公共精神,审视文艺复兴时期的横向民主和纵向民主所产生的公民理念和现代民主所要求的公民理念以及未来民主公民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语义分析认为,法治有三层内涵:一是依照法律来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二是建立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机制;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确保人民的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法治的目标是建立对权力的制约机制。法治的实现途径应当是一种有机式的演化,应当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出发,从微观试验开始,实行上下结合的方式,使法治建设稳步、有序、健康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6.
围绕协商民主的可行性,西方协商民主论者及其批判者针对协商民主的内涵特征、协商民主得以运行的条件与基础、协商民主的目标与实质、协商民主得以展开的范围与领域、协商民主与代议制的关系、协商民主面临的难题与挑战等细节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审视协商民主理论及其论争,对于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协商民主大有裨益,尤其对于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和思考中国协商民主进路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就目前中国的政治发展而言,要使协商民主成为更具实质性民主意义的新型民主形态,当下重点应该从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培育协作型公民社会三个主要方面来夯实协商民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走向应是建设民主与法治相统一的民主法治社会。建设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一个关键条件是独立于政府的社会民间组织的成长,以形成对政府和公权力有效制约和制衡的力量。市民社会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并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构建市民社会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在缺乏民主法治传统的中国,可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构建市民社会,为建设民主法治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民主与法治分别独立设章,凸现了对两个问题的重视。理解这两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和新境界,有助于切实增强制度自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主要是相对于西方民主而言的,全过程只是形式,人民民主才是本质,在研究和宣传中不能舍本逐末,不能为了刻意追求创新而抓住枝节问题大做文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遵循和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结合学习报告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组织创新、权力重组与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访洪峰”是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民主与法治建设滞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滞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构架滞后的集中体现,信访制度改革应同整个宏观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法治为核心实行渐进性的制度创新。文章在分析信访制度的性质的基础上,认为转型期信访制度的功能应定位在利益表达、纠纷化解和权利救济上,按照党政、人大、司法的机构性质和基本定位,重整信访的组织体系和权力结构,探索信访与法治契合的可能路径,形成三位一体、各司其职的信访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现代政治文明体现为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宪政、法治等重要的价值理念及其相关的制度安排.从文明的演进来看,通过法治促进和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国法治发展的道路和法治的模式是不同的,必须同本国国情相结合.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法治政府、尊重司法独立、执政党依法执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须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