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江 《职业》2009,(3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涉及面非常大,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入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也是高校开设最为普遍的一门课程,其所阐述的内容是一些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高职高专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更倾向于实际操作.掌握了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对计算机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把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用计算机来实现,如财会电算化等,最终实现信息现代化、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基础是一切信息数字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金波 《职业》2011,(18):31-3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成为人们是否具备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而且要学习相关的概念、原理与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适应社会需要。因此,职高教育计算机专业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钱清华 《职业时空》2009,5(8):48-49
对高职高专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要打破学科界限,把相关课程进行柔性整合,实施“工学结合”,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能力为核心、知识教学目标和能力教学目标一体的项目化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加强理论与实际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职业技术,满足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法在建筑力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对建筑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它不仅是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而且是学习有关后继专业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因此,<建筑力学>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教学成效,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王怀军  尹绍宏 《职业时空》2012,(1):108-109,112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价值性、相对性和情境性,学习的本质是双向建构。应用后现代知识观,改革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把专业技术教学设计为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是提高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条件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类型,并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目前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主要采用学科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性的知识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分离,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导致"学不知所用"现象的发生,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田向 《职业》2010,(36)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只有多元化,才能与时俱进.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其教学重点应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通过对德国职业教学的培训学习,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为重要的载体,阐述了优化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光萍 《职业时空》2008,4(10):221-221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东华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目前在本校的国防科技学院、海军后备军官学院、核工程技术学院中有17个国防军工专业。面对新的形势,军工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抓哪些方面才能使它适应未来国防科技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无疑,军工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以较高的要求来实现这一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有科学的规划和措施,也就是必须构建好新形势下军工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张丽华 《职业》2013,(27):78-78
笔者学校针对市场设专业,根据企业需求确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从工作分析出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具有地方特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依托校企密切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做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学习职业技能,通过项目实践。锻炼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碧旋 《职业》2014,(6):40-41
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正不断深入,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正在推行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从教学理念树立、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其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切实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陈鹏辉 《职业》2013,(17):31-32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是一门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兼容性的专业课。该课程在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不但能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实现自我提升和终身发展,还是后继专业课程(比如数控,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等专业)学习的基础。加强理论知识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树立一定的专业意识,是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完成这项任务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人们学习、生产、生活的高效能工具后,计算机专业的设置进入到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之中。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为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打好基础。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因而,本文就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能力的组成要素与效用进行分析,力图在中职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养成中查遗补缺。  相似文献   

14.
离散数学知识是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有效的基础教学和应用。离散教学的一章节知识都在计算机中应用,由此可见,离散数学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这样就需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离散数学知识,从而为今后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奠定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龚东明 《职业》2011,(14):41-4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与计算机相关工程类各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课程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的应用,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应用接口芯片进行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相似文献   

16.
茶艳娟 《职业》2012,(27):129
一、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分析多媒体应用技术是一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于计算机应用、网络和电子商务专业等,时间为一学期,每周6学时,主要以学生实作为主,占总学时的2/3。本课程是一门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应用技术课题,它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处理能力,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二、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冯显平 《职业》2012,(18):77-78
笔者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上采取了项目教学,在铁道车辆专业车辆运用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的欢迎。一、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关键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独到之处,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邢馨月 《现代交际》2014,(12):195-195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到了保障和支撑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高职高专语文课程建设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以及时代的需求。可是,高职高专语文教学在不同方面具有严重的问题,束缚着高职教育的推动。所以,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一定要加强改革力度,最大程度发挥大学语文学科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析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及其在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把office高级应用作为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信息处理能力教学的途径,分析了其优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专业具有技术性强、知识更新快、就业分散的特点,跟普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除了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应具有勤奋踏实、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求学生适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逐步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中应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新途径,建立完整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