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正盛唐文学艺术才俊王维,不仅诗画冠绝一时,音乐造诣也十分了得。王维出身于极有文化教养但又不保守拘谨的士族家庭。其祖父王胄曾在太常寺下职司协律郎,负责乐律校正。其父王处廉,官至汾州司马。其母博陵崔氏是位知识女性,乐与山林为邻,一生好佛不辍。这样的家学渊源,对王维后来的艺术成就影响殊深,十几岁时就是有名的诗人了。开元九年,二十一岁的王维到长安应试。在一次宫廷宴会上,经好友引荐,他弹奏了自己创作的琵琶新  相似文献   

2.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的称赞,反映了王维的诗里透着浓浓的美学意蕴。他的诗有意无意的透射着结构层次分明的绘画技巧,移步换景。同时他还把诗情画意融合入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诗中有画的意境,把握了诗画共同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3.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这样评价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王维以诗画双绝享誉于世,他的山水诗意境幽美,趣味盎然,堪称诗家一绝。王维的山水诗,不仅能使我们从诗行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其中涉及到的中医药学常识,还能使我们得以窥见盛唐时中医药的普及盛况。  相似文献   

4.
文人画小议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书法等多种文化形态所滋养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被称为文人画之祖的唐代的王维,乃至北宋苏东坡、明代董其昌等,文人画经历了萌芽、发展、高潮与西画融合这样漫长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王维在山水诗方面成就的获得,与他对六朝山水诗的艺术形式和技巧的继承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形神、情理方面,王维的山水诗与六朝的山水诗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的人文情怀贯穿着中国画的发展,其中出现了许多我们景仰的画家如王维、王冕、徐渭、朱耷、郑燮等,他们所表达的情感正是我们骨子里就有,血液里本就流淌的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髓传承.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又是如此温婉含蓄地暗合了我们的内心感受,引起我们思想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王维既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朝廷高官和佛教居士。他因清新超然的诗作而在中国文学史上据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又因其诗富含禅趣而有"诗佛"之誉。本文主要剖析王维对佛学产生兴趣到深入其中,终成为一代佛学大师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唐代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研究颇多,而对于他的边塞诗歌创作成就知之甚少。原因在于诗人创作的边塞诗歌流传下来的不到四十首,数量稀少,相对于山水田园诗如凤毛麟角,其艺术价值体现在其创新性的艺术成就上。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湘西瑶族庙会仪式中的"打霸王鞭"民俗体育艺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湘西瑶族"打霸王鞭"民俗体育活动是一项集体育、艺术、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它具有族群文化认同、健身娱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保定作为河北省较大的一个地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进行着全面高速的现代化改革与建设。保定艺术文化的传播也正在积极响应河北省"文化走出去"号召,自觉从传统内向型传播转向依赖现代数字媒体的外向型传播,这对全面展示保定艺术文化的魅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保定市艺术文化内将打破地域媒介传播的封闭状态,实现保定艺术文化的跨区域、跨省际的整合传播与走向世界的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传播,从而增强保定市艺术文化的竞争优势与提升地方艺术文化经济建设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景观艺术形式的起源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功利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景观艺术逐渐成为一种反映人类审美图式的文化追求。本文以史论的视角,阐释了中西方景观艺术起源的文化价值演变,即狩猎巫术的媒介、生命轮回的诠释、人神对话的隐喻、"至善至美"的表达以及"天人之际"的追求。通过深入挖掘隐藏于景观形式表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探索和审视了文化因素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景观艺术的发展,以期为当代景观设计中文化特质的构建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赵伟 《现代交际》2013,(1):65+64
在艺术行为中艺术家处于主体地位,对于艺术家的研究应该是多学科话语的立体审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应该关注艺术背后的文化及艺术实践过程及艺术主体。对于邵梅罕这样的民间艺术家来说,可以从历史生活空间、文化艺术知识、艺术作品三个方面考察,从邵梅罕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实践去认识她,在她的生活史中去记录,了解其文化艺术知识及其习得和艺术作品的内涵,这样能够寻找出一条"生活—艺术家—艺术作品—生活"的线路,确立艺术家文化视野的观察角度,从而更好地显示出艺术家与生活体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定义问题是西方现当代艺术产生之后西方美学所争论的焦点问题,围绕美学定义,哲学家和艺术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丹托的"艺术界"理论和迪基的"艺术体制"理论开始,关于艺术的美学争论有了社会学的特征,并且从此出发,社会学家们从合作与冲突的角度分析了艺术体制与社会情境的关系以及艺术体制的结构性规则,从新的文化社会学角度研究和理解美学与社会学的联系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它一方面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艺术又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并且也会同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就是通过对"宋学"这一文化观的分析,来探讨一下其对宋代绘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长恨歌》是唐诗中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凝结,是丰富多彩的唐诗文化的集中体现,尼采说过"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即悲剧。"所以,在丰富多彩的唐诗艺术美中,我想借白居易的《长恨歌》从"命定与抗争","美景生长恨"和"并非十全十美"三个方面来欣赏一下《长恨歌》所蕴育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包含了诸多内容,有社会人文、中国的历史事件、文学著作等,通过绘画,反映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也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科学真理。坚持中国艺术的主体价值,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舞台,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不仅对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他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一直以来,我国都遵循"西为中用"的原则,我国吸取其他国家的艺术精华,然后丰富我国的艺术,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脉和风骨,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征,青花瓷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内在的民族元素、色彩以及青花瓷艺术的韵律美。其深刻、隽永的寓意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本文从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角度,重新审视青花瓷,将青花瓷转化为"青花瓷"视觉符号,并创造性的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使现代设计拥有了鲜明的历史感和浓厚的民族色彩,展现出"青花瓷"元素特有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8.
2017年是关山月美术馆建馆20周年——1997年,关山月先生将自己的813件作品捐赠给深圳市,从此播下文化的种子.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9家"首批全国重点美术馆"之一,关山月美术馆20年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深圳城市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美术馆事业的繁荣. 为了纪念关山月美术馆建馆20周年,同时缅怀关山月先生,追忆其一生传奇而辉煌的艺术历程,关山月美术馆在6月25日馆庆日前后推出了一系列艺术展览和活动,包括"关山月和他的时代——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岭南翰逸——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岭南画派大师合作画精品展"、"关山月美术馆建馆20周年文献展"、"艺术·生活:深圳文化创意产品大展"等.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传统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原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性名片,它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练、色彩艳丽、人物形象古朴夸张,这种艺术特质给予了动画造型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动画造型折射文化品格,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立足本土,将木板年画独特的传统造型元素浸润其中,定会给动画影像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表现力,成为我国动画作品走向世界的有力的双翼。  相似文献   

20.
王维现存诗歌四百余首,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本文结合王维的生平经历,以王维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为出发点,探寻其诗作的主体意识。无论是少年时意气轻狂,入仕时聚焦现实,还是归隐后寄情山水田园,王维不同阶段、不同题材的诗歌中都蕴含了他独特的个体个性、生命张力和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