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侵犯学生权益事件发生的比率在逐年增高,必须引起教育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的重视。究其原因,教师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相关问题意识、学校的管理缺失、家长疏忽成为这种现象频繁出现的诱因。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学校方面,应强化管理、监督、治理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方面,应增强教师法律法制意识,转变教育理念;在学生方面,应加强其法律知识教育,努力提高其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的感恩教育与约束机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社会和谐的体现,但资助不感恩的事例提出了大学资助体系中感恩教育的缺乏和约束机制的完善.追问受助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分析感恩教育与约束机制的现状,从道德自律、制度约束、信息约束和法律约束等各方面系统论述感恩教育的加强与约束机制的完善,有利于高校帮困助学体系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3.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重新审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特别是其关于纵向的等级制度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性以及本土社会理论的普世性意义。费孝通所讲的差序格局是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多数学者都只看到“差”而忽略了“序”;这是有关差序格局的学术话语中的一个误区。差序格局的维系有赖于尊卑上下的等级差异的不断再生产,而这种再生产是通过伦理规范、资源配置、奖惩机制以及社会流动等社会文化制度实现的。差序格局否定人格平等的可能性,不承认权利义务之间的平衡,最终导致差序人格的产生并对中国文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是乡村自治的重要保障。当前,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同时,面临着制定、执行和监督方面的诸多挑战,需要从培养法治意识、完善制定程序和内容、健全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村善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管理的民主法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因学生管理不断被推上被告席,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教育法制存在缺陷,学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在某些方面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加之,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原有学生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受到了冲击.正确理解和行使高校依法享有的自主管理权,就必须用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依法管理,依法规范高校秩序,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民主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学问题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比探讨中国与西方在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上所持的不同的理论观点,提出应从制度层面上将人类的道德理想与原则外化为法律规范。同时,强调程序的重要性和公开性,从而为实现中国司法实践中真正意义上的程序正义提供良好的法制现代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乡土中国》是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经典著作。将乡土社会的基本面貌概括为一种推己及人的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模式与文化传统和一种从容变动的社会演进与权力继替,着重介绍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的相关概念,并借助四种类型的权力划分理解不同的社会秩序及其变动状况。最后,将对书中论述的社会转型阶段出现的基本问题进行归纳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律具有鸿沟和界限。道德与法律的规范范围和特性各有不同,由此产生了历史上"德治"与"法治"的不同治国方略。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源于人性善、恶的二重性,表现出了道德与法律融合、互补的趋势。法律是道德的政治支柱,道德是法律的精神支柱。在二者冲突、融合过程中,发挥着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整合的功能,二者融合、互补,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使建立合理、合情、合法的和谐社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刘洋 《现代妇女》2014,(10):106-106
公民道德的建设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公民个人的素质,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重视公民道德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治理对策。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治理道德问题应当横向与纵向同时进行,多层次,大范围的进行宣传与鼓励,建立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达桦 《职业时空》2005,(20):1-1
职业人的行为约束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软约束,二是法律规范硬约束。这两个 方面的建设,近年来确实多有建树。但是,当代中国职业行为的失范现象仍屡屡发生,有些领域和方 面甚至愈演愈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道德 规范和法律规范之间还未建立起良性互动机制却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治理多元化的背景下,理清农村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化解农村各种各样的矛盾,是农村脱贫治理下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而软法作为法规范的一种形式,在农村向"善治"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的软法规范早已开始贯彻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农村自身环境问题以及村民参与及文化水平和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等问题,在软法创制与运行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我们需要对农村软法规范进行有效整理改善,使其与硬法达到有效结合,发挥两者合力,共同推进农村治理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治理创新是时代发展和实现"中国梦"、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治理创新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的管理方式与当前的管理格局存在偏差,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度低,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差,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社会治理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特征和意义,然后分析了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问题,最后分析了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对社会治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日益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很好的规范经济市场及社会活动中的不良文明行为。我国的法制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虽然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但是社会中的违法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很多时候,法律运用起来很容易,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很困难。这就是法律实践过程中的"履行难"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新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层出不穷,法律的规定已经跟不上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步伐。根据我国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新的法律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08,(7):73
2007年被称为"劳动法年",这一年全国人大共颁布三部劳动法律,劳动法律受到国家的如此重视在我国立法史上前所未有.劳动关系之和谐,一方面有赖于法律之完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执法、司法之健全,而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强弱,对于推动立法、执法、司法的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新任院长况柳根到任尹始,便开始着力整顿行业作风,积极开展"法制维权"、"法制监督在基层"等一系列活动,取得许多优异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好评。近日,本刊记者就备受关注的"农民工李招习遇车祸成植物人一案进行深入调查,针对该案涉及到"同命不同价"等热点问题,采访了袁州区人民法院方向明副院长以及主审法官孙慈亭。  相似文献   

16.
维权信箱     
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是每个人权益的有力保障。当您的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而又不知所措时,请告诉我们。本栏目将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帮助。来信请寄本刊"维权信箱"咨询律师收。E-mail:tanglugan@163.com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按照法律准测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生活离不开法律。缺乏法制意识的人,不懂法律常识的人,私欲恶性膨胀的人,一味好胜逞强的人,难免会跌跟斗,吃苦头。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住房商品化改革,城市业主维权冲突频发。本文基于社会整合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法,探究业主整合与冲突治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业主整合与冲突治理之间并非遵循直接的因果逻辑,还需政府作为催生性因素的介入。这深刻反映了业主维权冲突治理对权威的高度依赖。政府有其利益动机,维稳压力差异下的政府对业主维权采取区分性的策略。业主整合的核心是个人利益驱动,离开利益驱动业主整合难以持续。私利驱动的业主,自治困境中的业委会,高度依赖权威的业主维权,无法代表"公民社会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按照法律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生活离不开法律。缺乏法制意识的人。不懂法律常识的人。私欲恶性膨胀的人。一味好胜逞强的人。难免会跌跟斗。吃苦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直播带货异军突起,成为电商经济新风口,让我们看见了新兴行业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直播带货作为销售、就业和消费形式的创新,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同时也泥沙俱下,显露出一些乱象,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自身模式存在缺陷、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针对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加快形成立法先行、加强监管、行业自律、理性消费的治理格局,从而促进直播带货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