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作为为社会提供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基地,高校若想提升其教育管理水平,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但当前很多高校教育管理方式依然比较陈旧,无法与当前的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高校师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普及,微博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工具和平台。本文以微博的涵义及其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从校园微博对大学生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校园微博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人本性原则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体现,是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并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人本性管理水平,为实现中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和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针对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本性原则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人本性原则的体现策略,旨在为中小学教育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现实需要。针对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二级学院在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上的一些积极尝试和探索,依托基层党团组织充分做好学生安全层面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5.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生活教育的主阵地,应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开展学生服务工作,以服务学生、引导成长的理念处理学生事务。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组织的新媒体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构新媒体环境下的学生事务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是提升学生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网络平台特色鲜明,学生碎片化阅读需要,意识形态引导等促成了新媒体平台建设在高校呈愈演愈烈趋势。作为高校基层单位,二级学院如何实现新媒体育人是摆在思政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以"淮阴师范学院城环学院"微信公众号为例,对高校二级学院新媒体的初步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媒体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入并影响着当代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搜索引擎、触屏媒体、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新媒体所呈现的丰富多彩、新颖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行为带来了极大变革,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一直被各个学校当作工作中心与工作重点,其对学校的改革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是提高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为此,需要在管理时平衡教育管理与教学管理的关系,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订立严密、灵活的教学计划。本文将以提供教育质量与教学质量为目的,探究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强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民办高等教育实效性的好坏以及民办高校办学水平高低。在实际工作当中,民办高校管理队伍建设要落后于教师队伍。针对民办二级学院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经过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民办学院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对策,以此确保民办学院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调动教育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民办二级学院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现阶段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教育管理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点,只有做好教育管理,才能更好的发展国家建设.分析认为,在当代,我国的教育管理现状还有一些问题,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问题也制约了教育管理的发展,因此,只有在转型时期适应社会和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和转型常规化的管理制度,教育管理结合新形势创新和发展,才能做好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网络等通讯工具的出现,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在新媒体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高校新闻工作方法,提高高校的新闻宣传效率。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新闻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优化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构建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新平 《职业时空》2008,4(2):21-22
创建新校区,是各高校在扩招背景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对各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各高校在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中,坚持“育人为本、务实创新”的理念,确立了各自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其中,“职能延伸、学工常驻”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在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职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中职班主任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如何加强中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如何提高我国中职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面向现代化一个重要环节。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点、线、面”结合.重抓中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颇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周健  杨琨 《公关世界》2023,(20):104-106
本科院校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会面临各种新情况或者新问题。若教育管理者不能灵活地予以应对,则很难保障其核心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为了让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科院校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将“互联网+”技术手段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希望能够实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整体质量。本文先简单阐述“互联网+”背景下本科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现的新特点,然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建构一个先进的“互联网+”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学生教育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流的必备工具。利用微信搭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平台,可以自主进行党建宣传、信息推送、在线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探索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燕 《公关世界》2023,(17):126-128
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调整,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需对学生教育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与思政教育协调配合,转变传统单一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究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融合路径,首先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然后对二者之间的融合要求以及具体的实现路径进行详细探究,以期能够为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参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已全面进入校园,成为高校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生活工具,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日益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消除新媒体给大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又要发挥新媒体的特殊优势,积极创新新媒体工作载体,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以网络作为新载体、新工具、新途径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便捷性、多样性、互动性等一系列新的特征,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表现出滞后性,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缺少相应的计划和组织工作,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的诉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对此,辅导员应该强化基本素质、提高信息技术、融洽师生关系,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创新网络教育方式,切实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意识形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本研究以网络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变迁为研究起点,对新媒体视阈下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进行分别论述,以期为广大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干部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在改变大学生信息获取方式的同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并促使其形成特有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通过对学生管理案例进行探讨,从外部教育缺位和个人特质缺陷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联系舍友、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积极与家长联系、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系列主题班会、开展网络谈心专项工作、制定学习规划等措施角度来解决学生遇到的困境,为辅导员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及可行性建议,进而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