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发展要跟随时代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相适应,要结合热门领域新型技术,促进传统学科与时代创新点相互融合。本文着重以"互联网+"为入口,探寻"互联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通过深度分析与对比,提出以"互联网+"为抓手,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理念,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更符合现在的客观现实,是教育的创新。互联网+教育不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而是教育与现有环境的结合,是与时俱进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学生迅速接受了新媒体这一具备开放性、时效性、互动性及鲜明个性的社交新平台,并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依靠单纯的课堂教育模式,还要进一步创新,以更好地迎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出发,探索如何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并结合线下辅导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真正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服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回顾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阐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多元智力理论视角和"互联网+"时代视角对当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简要阐述,为进一步落实与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转变传统的思想意识,积极利用互联网创新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模式进行创新,创建"互联网+"沟通平台,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在线教育课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方针政策为指导,简要分析"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并从教育平台建设、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技术革新、心理辅导咨询、校园网络净化五个层面提出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工作模式,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有着整合和发展社会各领域资源的强大优势,对高校教育领域同样有着重大影响。高校教育领域的一大难题便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契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视域中,高校的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要想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效果,满足思政教育需要,使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开展,就应充分将"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和改革,为高校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探讨互联网视域中思政教育改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以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顶岗实习是实现教育"职业化",实现高校教育环节与社会实践环节直接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高校顶岗实习管理需要基于时代背景进行适度创新,使之更加符合高校建设发展所需.鉴于此,本文以"'互联网+'时代高校顶岗实习管理的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分析研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实习战略的实施,以便为学生的就业选择和步入社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变革与更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逐渐进入到我国课堂教学之中。"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未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学校教学的新常态。这为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也带来一系列的挑战。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为"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推动社会的进步,也促进教育的变革。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创新使大学生学习模式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由"单一课堂"向"混合课堂"转变,由重知识学习向重思维学习转变,由讲授式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但是,大学生学习模式转变得并不彻底,传统学习模式的弊病尚未消除。在这一复杂的转变过程中,要构建高效的学习模式,离不开学生的主观努力和教师、学校的辅助配合。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机遇,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得以变革、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思政教育受到网络的挑战,暴露出一些弊端,但互联网大环境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革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高校思政工作应该认清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进行创新研究。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它强调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实现资源、信息的无缝连接、跨界融合、协同创新。"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不容小觑。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生为本,更加开放。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和高校的引导作用,在实践中实现融合发展,以确保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包含很多具备深刻哲理的寓言神话、诗词曲赋,包含了很多励志的伟人事迹,具备极高的现实价值和艺术内涵。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传统文化能够为高校思政课落实提供丰富的思想,有利于创新并活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广大教育者应重视高校思政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教育功能,立足于高校思政课视域下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问题积极设计策略,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视域下的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展开讨论,从四个维度对之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奋剂,也是高校资助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中去思考,发挥创新创业教育资助育人的作用,使贫困大学生成功完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在当今社会各方面引起了变革,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互联网一方面强化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增强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府、高校、网络媒体以及大学生要形成一股合力,扬长避短,共同利用互联网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是一种和传统行业互动密切、且相互促进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和各个传统行业结合,但又不是简单地把二者放在一起,而是通过现代的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这个平台,让互联网和传统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贯通,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使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成为了一种趋势。然而在发展趋势的演进过程中,注定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能否顺利抓住机遇,又是否能够积极应对挑战,是当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一个主题,也是广大创新创业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以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教育为主渠道,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对大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模式,社会技术转型、市场化教育发展、信息碎片化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工作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O2O模式将课堂教育、实践(线下)与网络资源、技术(线上)深度融合,具备全面立体性、资源整合性和动态结构性的特点。在构建O2O模式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师生学习共同体,利用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树立"互联网+"思维,拓展线上线下教育新空间;将资源整合嵌入学生"微生活",以质量导向强化教育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互联网+"视域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在简要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含义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基于"互联网+"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优势,并深入探讨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希望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