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浅议排比句在英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叫排比 ?在英语中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词组或句子并列使用 ,称为排比 (Parallelism)。英语Parallelism也是一种常用的结构上的修辞格。由于这种修辞格在结构上整齐匀称 ,念起来声调铿锵 ,所以它虽然没有明言指出前后列举事物  相似文献   

2.
针对英文广告标语中音韵修辞格的理解、欣赏与翻译策略,采用逐一分析四种最常见音韵修辞格及其对应翻译策略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了各种音韵修辞格不同的音乐美感和对消费者的影响,提供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实践证明,正确地理解、欣赏与翻译英文广告标语中的音韵修辞格,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传递英文广告标语的意义和美感。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在修辞的运用方面极具艺术特色。全文共三十个句子,二十多句都用了修辞格,且修辞格的单用、连用、兼用、套用、综合运用,无所不包,无所不用其极。作家凭借新颖奇特的构思、朴实隽永的语言,将修辞格当作画家绘画的"颜料",全方位、多层次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相似文献   

4.
一过去的修辞学书把看似矛盾其实统一的哲理性句子这样一类修辞归在“精警”(或称“警句”、“警策”)修辞格属下。对于“精警”这一修辞格,我们早就有这样的看法:它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修辞格的名称是值得考虑的。作为语言学科的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规律和技巧的。当然,属修辞学研究范围的辞格也不例外。从许多辞格的命名看,是指的对语言所作的特别处理或加工,是指的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些特殊手段与方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手段”、“修辞方式”、“修辞方法”;辞格的命名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家对英语双关 (pun)的长期研究认为,pun只存在于词语 (word)或词组(phrase)这一级别。通过与汉语中双关语的对比分析,借鉴汉语双关修辞手法应用范围的最新突破研究,认为pun(英语双关或一语多关 )也应是一种修辞格,其体现不局限于同音 (近音 )异义或同词多义这些手段,其他修辞格如暗喻、反语、象征也可被使用。根据研究提出把英语中pun的应用范围从语素、词、词组延伸到了句子、句群、语段以及语篇。  相似文献   

6.
英语修辞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没有较好的修辞知识很难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因此,对《高级英语》教材中常见修辞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高级英语》教材中常见修辞可分为三类:一是音韵修辞格;二是词汇修辞格;三是句法结构修辞格。  相似文献   

7.
英语修辞格parody(仿拟)和allusion(暗引)是英语中两种较常用的修辞手段。parody这种修辞格就是故意模仿现成的文章、名句、成语、谚语等,改动其中的部分词语以表达一种新的意思,从而取得幽默的效果,或达到讽刺嘲弄的目的。例如:l)AfriendInneedIsafrlendtobeavoided.(LordSamuel)(危难中的朋友是一个避而远之的朋友。)读到这个句子,我们自然想起英语中的那句著名谚语: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患难见真情。)显而易见,上面的例句是模仿这个谚语而来的,作者巧妙地用仿拟的句子辛辣地讽刺了世态的炎凉。所谓al…  相似文献   

8.
怎样辨析比喻、比拟和借代这三种修辞格呢?笔者从教学需要出发,着眼于句子的外部特征,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比喻性修辞格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修辞手段.其特点就是把本来不同类、不相干的事物相比较,找出其相似之点.准确理解比喻性修辞格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欣赏英文作品的文化内涵,提高英语知识水平和英语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Zeugma一词源于希腊Zeugnynai,在汉语修辞学中,被称为轭式搭配法,它是指一个词与两个或更多的词搭配,在序列号法上似乎不规范,不合逻辑,却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轭式搭配表现形式多样,这种修辞格的运用,能使句子简洁含蓄,使某些抽象事物更加具体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音律美。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语用学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AT),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诗歌隐喻,旨在揭示诗歌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力及诗歌隐喻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的优美。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安妮·波特以其作品的精雕细琢而受到读者的推崇。文章选取她的短篇小说《绳》 ,从自由间接引语、修辞手法以及开放性结尾来讨论她的写作技巧 ,分析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说话”测试的考核内容,测评争议一直较大,不少测试员对该测试项的评分操作难于把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语言测试的相关理论缺乏足够的了解。有鉴于此,文章通过对“说话”测试学理与界域的分析,为“说话”测试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范式,以求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效度。  相似文献   

14.
英语“花园小径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词性、句子结构及语言理解等方面来分析复杂而有趣的"花园小径句",通过对各类"花园小径句"的讨论,探讨了如何巧妙运用"花园小径句",为语言生成意义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唐宋诗词的鉴赏中 ,找准作品鉴赏的切入点 ,往往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甚至直契诗作灵魂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将唐宋诗词鉴赏的切入点归纳为十种 ,并举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新理学”表面上褒扬哲学,贬抑宗教,并力图以哲学代替宗教信仰。然而,在冯友兰关于“以哲学代宗教”的表述中,却透露出冯友兰“新理学”潜藏的宗教内蕴,并在对天地境界的“安身立命”、“事天乐天”功能的论述中,以及对命、运观念的诠释中,也体现出鲜明的宗教特征。这些特征本质上可以归宗于儒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儒教特征使得“天地境界”本身成为儒教发展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观作为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是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的依据.要形成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就必须立足于"言语"."言语"视角中的语文教学观,将是更加明晰、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它要求处理好如下三个有着内在联系的问题一、语言科学对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二、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教学;三、"言语"视角中的语文教学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一形多义"是汉语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利用"一形多义"在语音、语词、语句方面的表现,形成双关、换义、飞白、易色、拈连、别解等常见的修辞格,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很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儿化在口语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化是语流音变中的一种,它在口语中往住会影响语言的语义、语法及修辞色彩,无论是在日常的口语交际,还是特殊的口语交际中都有儿化的出现。所以我们应注意儿化在口语中的读音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影视艺术鉴赏过程从总体上讲 ,是鉴赏者观赏影视艺术作品 (客体 )时产生的感受、理解——即审美认识和审美评判。在这一过程中 ,鉴赏者要调动审美感觉、知觉、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 ,进而形成有机统一的、动态的审美心理机制。影视艺术鉴赏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审美直觉感受——体验和理解——超越与升华三个阶段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