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试析我国法律程序缺失的表现、后果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程序对法律的存在、运行以及对法律价值的保障和实现等方面的意义是如此重要,因此有人说“程序是法律的心脏”。但我国法律程序缺失的现象却十分严重,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方面。程序的缺失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失去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接受,导致权力的失控和腐败的滋生,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影响民主和法治化进程。解决程序缺失的问题除了要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以外,还必须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大程序法普及宣传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司法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内地香港法律制度比较研讨会上的讲演。主要说明: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是司法体制的改革,以期建立和健全一套合理的司法制度作为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保证实现司法公正目标;在司法体制的全方位改革中,要着重解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问题,建立司法官责任制问题,强化权力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问题等;中国司法改革只能是渐进性的,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司法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司法制度吸收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人类共同的法治文明,独具中国特色.司法制度改革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应当处理好“三个至上”之间关系、司法独立与监督司法的关系、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的关系,稳步推进新一轮的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司法法治化 ,而司法法治化的关键在于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尽管在概念上表述各异 ,但作为法律原则却为世界各国宪法普遍确立。在我国贯彻司法独立 ,对于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 ,实现司法公正 ,保障公民权利 ,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改革现行司法制度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 ,全面推进我国司法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宪法定位检察权为国家法律监督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同属司法权。从国家宪政权力结构整体来审视,检察权的改革必然触及到整个国家权力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司法制度改革来说,检察权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检察权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是遵循我国宪政权力体系构建与运行的特殊规律性,针对目前检察权配置缺陷,提出优化检察权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观的十大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法律观中的陈旧部分,既有来自封建法律观的残余影响,而更主要的是我国多年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必然反映。尽管在1993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已经全面实行了市场经济,而是确立了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根本方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建立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全面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与此相适应,我国现存的法律观也应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6,(3):79-83
审辩关系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刑事辩护作为程序性制度可以实现被追诉人的权利与司法权力的对等,具有信息沟通和权力制约等功能,维护被追诉人的实体性权利,其中辩护律师更是制约司法权力的政治制度设置。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审辩关系存在着制度设计的失重、辩护权的虚化和辩护律师的抗争及其职业弊病等问题,必须搭建审辩互动平台、重建刑事司法诉讼构造、明确辩护权的公权利属性和完善辩护律师的执业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地区的法律变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既要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 ,又要依法对国家法律变通实施 ,这是我国民族地区实施国家法律的基本特点。法律变通是法律实施中解决国家法律与民族特点冲突的有效方法 ,而且具有可靠的理论根据和客观根据支持。法律变通受原则和范围约束 ,其方式有变通立法与变通司法之分。法律变通权是法律赋予民族地区的特有权力 ,是自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律变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与原因 ,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人民陪审制度之否定之否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法庭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它以其蕴涵和体现的司法公正价值而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由于立法的演变、司法制度本身的缺陷等原因,其功能并未真正发挥,而且在适用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致使学界对该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产生诸多争议.陪审制出现的"陪而不审"既不能孤立看待,也不能一概判定陪审案件都是"陪而不审";陪审制度其功能和价值就在于追求与体现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它既是我国宪法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体现,又是审判独立、司法廉洁和降低司法成本的保障.因此,对人民陪审制的科学态度应是坚持、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否定、废除.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司法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公众有序参与司法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我国现行公民参与司法制度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形式层面而实质参与缺位,这主要表现在参与主体的公众性低、法律规定范围内参与渠道单一、参与流于形式。公众参与司法的正当性基础主要体现在公众正义感与精英主义的平衡、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契合、体现协商民主的价值。但公众参与司法应受到司法权依法独立行使的限制。当前,"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这两个方向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公众参与司法"双向互动"模式,而这一转型又指明了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依法治市     
依法治市,营造一方平安和繁荣的环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营造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的重要性,对维护司法公正、杜绝司法腐败、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和扩大、完善制约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实施以来,在维护法治建设、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意识、司法体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行政诉讼在民众心目中未树立其司法权威,因此有必要从法律文化意识、司法独立、提高法官素质等方面对行政诉讼制度进行改革,以树立行政诉讼的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13.
司法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司法法治的必然要求。按照党中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部署,目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主要任务是: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司法法治要求的法律体系;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提升司法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惩治司法领域的腐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法律规范日趋完善,司法公正却面临着现实困境。法官腐败屡见不鲜,特别是群体性、团伙性的法官集体腐败案正成为法官职务犯罪的突出特征。这一现象既折射出司法制度的不完善,也折射出法官道德自律的缺失。规制法官司法腐败离不开司法制度伦理与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这两个维度,即整体的司法制度规范维度与法官的司法道德自觉维度。这两个维度体现了法官活动的本体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司法制度伦理优先于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高于司法制度伦理,司法制度伦理与法官品性的德性伦理相互转化,二者相互契合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作为纠纷解决方式的民主制度具有天然的缺陷,而司法对弥补这种缺陷具有重要意义,即司法可以弥补民主对少数人利益的忽视,在现代司法理念下,民主不能解决的所有纠纷都应当纳入司法程序的视野。如果民主和司法都不能解决的矛盾和纠纷很可能被当事者以暴力的方式解决,但暴力解决纠纷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严重损害人民的共同利益。在一个民主和法治的现代社会里,暴力往往是备而不用的,它只出现在极少数的场合。我们在树立现代司法理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挥司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司法改革过程中,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福利腐败"是由行政垄断或者是资源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腐败现象."福利腐败"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它源于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福利制度惯性以及由此滋生的特权消费意识,而权力部门的行政垄断则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目前,"福利腐败"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社会不公,同时还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监督并规范政府行为,同时从法律层面上立法制约"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17.
WTO是一个有关贸易的全球性组织,WTO以其完备的法律框架体系而著称,除了争端解决机制以外,司法审查制度也是WTO框架中很重要的内容。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的行政诉讼制度受到了WTO规则的挑战,针对WTO对我国的影响,政府各部门及法学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推进我国法治进程,推动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与国际的接轨。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其行政法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许多特殊性。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新加坡在行政组织系统、公务员制度、公共服务、贪污调查局、立法对行政的监督、司法对行政的控制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行政法制。它对我国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主体理论与制度、行为理论与制度、行政组织系统、公务员制度、公共服务、行政监督、司法控制等都有重要借鉴价值,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司法腐败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形象,危害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崇高信仰,影响法律的威严性和公信力。腐败主体特殊,负面影响大,知法犯法,手段多样,隐蔽性强,性质严重,危害面广。传统思想文化及旧观念的影响、其他权力对司法权的干预、司法主体缺乏法治信仰和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缺陷等是催生司法腐败的原因。提出树立新的法制观念,强化人的权利意识;加大教育力度,筑牢反腐思想防线;理顺人、财、物关系,完善司法独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强有力的司法监督体系;财产、政务公开,预防司法人员违法犯罪;加大惩处力度,严明政纪国法等治理司法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的法律对行政指导进行规制。实践中,行政指导造成相对人权益受损的情形实际存在,然而行政诉讼法却受传统理论的影响而未将其纳入司法审查。行政指导虽然不产生直接法律效果,但往往对当事人产生事实上的强制效果,因而应肯定其可诉性。对行政指导的审查标准既有与一般行政行为共同之处,亦有其特殊性,因行政指导而权益受损的相对人应有权请求赔偿和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