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在这关键的阶段,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有效治理我国农村返贫问题,巩固扶贫开发的成果.因此,基于贫困理论视野下对农村返贫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探讨自然环境、个体素质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对农村返贫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推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扶贫开发之难与困1.现存的农村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已经摆脱了贫困。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灾害频繁、环境恶劣的地方或为老弱病残、劳动能力差的人口。现存的贫困人口中,五保户占五分之一,残疾人占三分之一,生活在不宜生存的环境者占四分之一,另外一些人则常年受疾病困扰、无劳动能力、受教育水平低。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脱贫难度越来越大。2.贫困人口数量仍然不小,防止返贫的任务艰巨。2005年底,我国…  相似文献   

3.
扶贫新时代     
张俊峰 《决策探索》2011,(23):12-17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扶贫开发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遭遇新的挑战。在“十二五”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的重要时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面部署《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根据新形势,确定了我国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农村饮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是农村寨火防范,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贵州省锦屏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农村生活贫困,二是工程性缺水严重,三是供水不足,因灾返贫现象突出。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农村饮水已从渴望、解困转向饮水安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拓宽思路,制定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要求,广东省结合自身实际,自2009年起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扶贫效果显著提高,更培养了大批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后备干部。本文结合广东省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重点阐述将扶贫开发作为培养锻炼机关干部重要平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彻底改变我县广大农村贫困面貌的一个重要机遇。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目标一致,相辅相成。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是扶贫开发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发展的方向。就我县而言,抓新农村建设实际上也是抓扶贫开发,抓扶贫开发就是抓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在市扶贫办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变,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绝对贫困人口从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扶贫标准提高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开发与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2009年,我国在11个省区市、20个县开展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新视野     
<正>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日前表示,我国将调整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着力解决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发展问题。范恒山指出,我国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繁重:第一,贫困人口数量依然较多。2009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597万人,占农村总人国家扶贫战略将调整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阶段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2001年  相似文献   

10.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前提。本文将2019年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21~2022年我国中部地区X地级市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全样本面板追踪数据,通过模糊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劳动收入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防止返贫帮扶政策显著提高了易返贫群体的劳动收入,这一增长效应主要源于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工资率的提升及劳动时间的延长。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的就业帮扶政策中,设立公益岗位、推动以工代赈、鼓励创业带动和加速劳务输出4项政策能够直接带来显著的收入效应,而发放外出务工补贴和进行技能培训两项政策无显著的收入效应。同时,非就业帮扶中的健康帮扶和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也间接提高了易返贫群体的劳动收入。第三,防止返贫帮扶政策队伍养护压力或家庭成员健康的农村易返贫户作用更显著。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不足之处是,尚未显著提高易返贫群体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的农业生产活动。本文提出的防止返贫帮扶政策的内生发展动力效应,对进一步完善农村易返贫群体的帮扶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照我国2009年确定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201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4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办公室业务》2011,(12):5-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扶贫开发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制定实施《扶贫开发纲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实行近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来,中国少生了2亿多人,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近几年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加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已经从情感上去接受或是政策认识上去落实计划生育了,转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改善生活条件和儿女的教育上。对此,国家、社会对农村的关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看似温暖的政策上。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位,应从政策、机构、法制、财政、宣传、管理、监督等各方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村贫困问题越来越集中到西部民族地区、中部革命老区等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在新时期扶贫开发中,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已明确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只有做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才会较好地化解收入差距矛盾,有力地推动和谐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至2005年末,我国农村10年扶贫开发纲要实施时间已经过半。集“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疆地区)”、“穷(特困地区)”于一体的陆地边境4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进程如何,其他陆地边境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如何,成为如期实现纲要目标必须回答的问题。基于实地调研对扶贫开发诸因素的把握,本文将10年扶贫开发纲要目标分项指标化,使用贫困监测和县(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陆地边境地区41个重点县和94个非重点县的扶贫开发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按照2000 ̄2004年的发展趋势,至2010年,边境重点县整体上将只能实现纲要目标的2/3,其他的陆地边境县经济社会结构总体上仍落后于全国一整个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在余下的5年内,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扶持效率,加快推进41个边境重点县的扶贫开发,并将扶贫开发工作覆盖至所有135个边境县,以逐步改变陆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及农村实际情况出发,面向未来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农业人口近7000万人的农业第一大省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生活宽裕.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扶贫开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脱贫是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结合城口县情和扶贫工作体会,我认为,应采取“2+4”的扶贫开发模式,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培育人手,标本兼治,破解城口“三农”难题,为城口的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2+4”的扶贫开发模式,即基建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救济扶贫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贫困问题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相伴生的社会现象,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此消彼长,不论是在比较富裕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真正解决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10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物流业的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建立新型高效的农村物流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优化农村物流运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仅为农村工作者所关注,更应该成为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金融应运而生;物流金融的有效开展对于物流领域的企业,客户和相关的金融机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物流方面建设的金融供给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农村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四大难题张路雄现在农村经济已经全面实行了市场调节,在市场调节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四个难于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难题。这就是土地问题、粮食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和地区差别问题。这些问题事关我国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