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产资源对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大,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易受到资源贸易、价格波动和地缘政治经济等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是矿产资源生产国,与中国资源合作进展迅速、合作潜力巨大。但存在着国内政治、法律、民族主义和大国地缘博弈等风险和挑战。对此,中国需要切实推进"一带一路"资源外交与相关国际制度、合作平台建设以及具体项目落实,通过资源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合理开采与长期利用,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交往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中国的资源禀赋主要表现为总量大、人均少、品种不均衡、进口依存度高以及技术约束明显等特征。因此,加强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配置机制以及战略储备机制,是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加强立法,对保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不尽完善,特别是刑事法律比较弱化,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违法发放采矿许可证、矿主肆意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官商勾结和监察失职等行为难究其责,使私开滥采、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矿难频发等矿产资源刑事违法犯罪问题突出,严重危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从增设罪名、加重刑罚和创新量刑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刑法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正>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矿产资源保障与国家安全》,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这方面的报告,我们共同来学习。我今天想讲的有四个方面。一、矿产资源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先介绍矿产资源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在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等优势矿产影响全球市场。三个国家间矿业彼此依赖,博弈共存。俄乌冲突冲击矿产资源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推动矿业金融治理格局演变,深刻影响国际矿业市场演化进程。俄乌冲突初期,区域矿产资源供应链中断,部分矿业开发停滞,矿业市场预期调整,矿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伴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与扩大化,西方与俄罗斯的制裁及反制裁持续推进国际矿业市场贸易格局和结构变化,进而引起生产格局和结构转变。美西方与俄罗斯矿业合作裂痕扩大。欧盟寻求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加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与美国能源贸易额急速扩大,石油和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下降,“双碳”目标出现逆流。俄罗斯能源出口转向亚洲。中国能源资源进口成本增加。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双碳”目标实现成本提升。应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能源资源矿产多边谈判,推进全球矿业开放和公平治理,保障矿产资源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相似文献   

6.
法、德、美、日四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比较与中国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服务国防建设、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参照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在石油储备制度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在对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需求、供应和储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科学规划、组织体系、法制体系、财政与金融支持体系、储备主体、储备品种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丹麦王国政府与格陵兰地方政府因格陵兰岛矿产资源所有权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总体而言,格陵兰政府经历了从没有矿产资源所有权和开采权、与丹麦王国政府共享资源管理和开采权、到拥有完全的所有权、管理权、开采权和矿产资源活动的收益。格陵兰自治政府成立后,改革矿业管理部门,制定矿业发展战略、政策和矿业法律法规,积极招商引资,试图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大干一番。自治政府在矿产部门的作为,一方面为其独立道路创造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也意在通过资源外交,展开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在世人面前树立主权国家的形象。在实践层面,格陵兰岛目前没有正在运行的矿产资源工程,矿产资源的开发面临着种种挑战,但资源外交却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中国以技术、劳动力和资金优势支持北极原住民政府的资源开发战略和政策,积极参与北极地区的经济开发活动。相比澳大利亚等国,中国目前参与的格陵兰矿业活动并不多,但却经常触动丹麦、格陵兰媒体和民众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8.
徐占忱 《学术交流》2023,(6):105-119
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事关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战略性矿产资源因品类众多、应用广泛、功能多样,其风险来源,传导路径,所牵涉的主体、领域、环节更为复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矿产资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当前美国对我国围堵打压已深入到矿产资源领域,全球科技创新和能源转型使得一些矿种身价骤升,以至于出现国际上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等现象。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面临新形势,存在着海外资源获取与国内资源勘探开发间缺乏协同、资源保供体系整合度较差、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系统化谋划缺乏、海外经略能力多方面力量协调不足等问题。推进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供需要强化系统性思维,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坚持面向需要、问题导向、打通环节、补短锻长、推进联动、机制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形势变化、完善有力的国内勘探开采、海外获取、高端化开发、多元储备、回收利用等多方面综合配套支撑体系,使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供给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的外交,具有鲜明的“经济外交”的特征,它不仅注重建立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如保障资源供应,扩大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市场等,而且重视保证日本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外部安定环境,消除各种可能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运用一切外交手段保护日本的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经济利益,完成“经济立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与近年来流行的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资源诅咒"论相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国在19世纪实现崛起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美国没有陷入所谓资源诅咒的基本原因。美国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同心协力改变了美国矿产资源匮乏状况,使19世纪末美国矿产资源供给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美国能够成功地从资源大国迈向高技术强国,根本原因在于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包括就地工业化、扶植高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等。美国自然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当前的资源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将中国视为一个"搭便车者",免费地享受美国霸权带来的效益。但事实上,在东亚地区,由于美国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方式、产品的性质、美国对中国的矛盾心态以及中国对周边安全环境稳定的渴求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搭便车。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以及由此而来的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中国在东亚安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逐渐成为一个"被搭便车者",并向其他国家提供三类安全公共产品:安全效应、观念类、制度类安全公共产品。中国在东亚提供安全公共产品并非要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其更多是起到弥补供应不足的作用。中国在提供安全公共产品时,不能将目光仅局限在安全领域内,不能将供应方式仅拘泥于凭借中国自身去倡导,"以权力生产权力"和"用制度生产制度"是两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企业层面数据对中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使用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在计量模型中纳入微观企业特征、东道国特征、中国与东道国的联系三类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在投资决策中更关注的因素是未来从东道国获取矿产资源的潜力,证实了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是从东道国获取资源.与此同时,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还受到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矿业企业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技巧,保证投资手段的多元化、合理化,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力,加强投资风险意识,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同时努力改善采矿业企业的对外投资环境,提高未来采矿业企业与东道国投资合作的成功率.国家应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充分挖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潜力,并在政策激励和制度安排上提供必要支持,促进和优化中国采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由于越南、菲律宾等中国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海洋国土及资源的军事侵占和抢掠,以及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不断加大干预中国南海安全事务的力度,原本就已"乱象丛生"的中国南海安全问题更加吸引世人关注。近日,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美国重返东亚概评》一书,冋顾了中国南海安全形势的演变历程,勾勒了中国南海安全的发展趋势,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一些思考中国南海安全问题的"谈资"。《美国重返东亚概评》是有关专家在一份上报中央的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的普及性学术著作。该书由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太平洋学报》编  相似文献   

14.
海合会国家国民爱好出国度假旅游,且旅游消费水平高。中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海合会国家的共性、相似性以及许多著名旅游资源独特性和惟一性、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海合会国家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中国西部地区加强海合会国家旅游客源的开发,对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海洋管理     
海洋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综观历史和现实,海洋弱则国家弱,海洋强则国家强。21世纪海洋将成为世界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中国的海洋权益面临着严重挑战。中国的海洋资源丰富,而陆地资源逐渐枯竭,海洋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主要来源,海洋经济将成为中国未来的最大经济。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有权威的管理机构,改变群龙管海的局面,设立“海洋国土节”,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强化海洋管理,增强海洋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按照影响中国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划分,可以将国家经济安全分为金融、产业、战略资源与社会免疫安全四个子系统。在构建中国经济安全关键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法、专家评价法与问卷调查法,对金融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地位或重要性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安全领域在国家经济安全中所占权重为28%,位居第一;社会免疫安全占27%,排名第二;产业安全占26%,位列第三;而战略资源安全占19%,排在最后。但前三者差距并不大,与常识并不一致。影响金融领域安全内部指标因素按权重大小依次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国债负担率、货币供应量增速、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与外债负债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提高,中国的油气资源日渐短缺,油气资源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如果能源利用效率维持现状,就意味着中国能源产量也要翻两番。只有实施循环经济,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才能保证中国不缺油。  相似文献   

18.
《今日辽宁》2005,(4):35-37
黑龙江省鹤岗市鹤岗市位于小兴安岭向三江平原过渡的缓冲地带,面积1.5万平方公里.鹤岗市是黑龙江省沿岸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域内的矿产资源和农林资源丰富,煤炭、木材、粮食是三大重要资源。佳木斯市佳木斯市位于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中国东极”。佳木斯市是国内拥有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有449公里边境线与俄罗斯接壤。拥有佳木斯、同江、抚远、富锦、桦川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1个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沿黑龙江下行可达俄罗斯。双鸭山市双鸭山是以煤、电、粮…  相似文献   

19.
周士新 《创新》2010,4(2):5-9
合作安全指国家间为了共同的综合安全利益,建立安全协调与信任措施,摆脱安全困境、解决国际冲突,维护地区稳定。合作安全具有非强制性、预防性、非排他性及综合性与共同性等特点。中国与东盟在南海问题及环境保护问题上建立安全信任的措施与实践证明追求符合大多数国家利益的合作安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选择。中国奉行合作安全的政策符合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也符合中国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积极应对发达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有组织、有策划、有预谋地对我实施西化战略;利用中国文化资源、借助中国元素传播西方价值观念;通过申遗、注册等手段占有我国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锁定强势媒体,寄希望于网络渗透与传播。鉴于此,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当前应实施的策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固筑起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之在全球语境下历久弥新,魅力永恒;致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赢得世界的尊崇与认同;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确保我国的网络话语主导权;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展扎实的教育、普及等传承工作,保护我国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