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洪新民 《经营管理者》2009,(23):244-245
离婚对于父母双方当事人来说都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失败纪录,但是对于未成年子女不应成为父母"死亡婚姻"的殉葬品,在夫妻离婚时如何妥善处理子女的监护问题,尽量减少对子女的伤害,使他们能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何让未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仍能得到妥当的监护,始终是一个迫切的事实问题,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往往也比较棘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针对于未成年人财产权进行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尽管如此,未成年作为一个特殊、复杂的庞大的弱势群体仍然会受到侵害。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民事主体,虽然法律对未成年人受抚养、受教育等权利进行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其的财产权保护意识较为浅薄,权利很容易遭到损害。国家法律必须给与其必要的保护,所以,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变得十分的重要。针对未成年人财产划定的范围、父母对未成年的财产的权利义务以及限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处理权利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对构建一个完善的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于未成年的保护相当重视,这在刑事法律各项制度中有一定的体现。现行的刑事司法制度对于未成年人有着一些特殊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却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体系,并且其中很多的规定都是原则性的,且较为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那些针对未成年人特点的,在实践过程申迫切需要的一些制度,这就导致了很难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面对这样的情况,迫切需要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对当前的现状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4.
探望权制度源于英美法系,我国于2001年修改婚姻法时引入了这一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这一规定为处理离婚后父母探望未成年子女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生活中,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的现象十分普遍,诸如家庭雇佣保姆、小时工、家教等.那么对于劳务期间发生的纠纷如何解决,需要法律给予明确的规定.我国施行的《侵权责任法》第35条对此作出了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伤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在具体案件审理中会遇到责任认定与划分及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所以,有待进一步明确统一.本文拟通过对劳务侵权行为构成要件,责任方式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侵权责任法》及最高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中关于劳务侵权行为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就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因姻亲关系在一起共同生活,未成年的继子女由继父母抚养多年,双方形成了事实抚养关系,如此后继父母死亡,根据继承法第十条之规定,此时继子女作为继父母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毫无疑问,然在继父母生前已经与生父母离婚,此时继子女是否还是继父母的法定继承人呢?本文为此加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婚姻法在强调夫妻双方离婚自由的同时,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做为婚姻关系破裂的最大受害者——未成年子女,如果不处理好其在父母离婚后的各种问题,不仅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国际上普遍确定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值得立法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空抛物的侵权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这在学理界与实务界一直是一个颇有急诊的问题。2009年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这一立法的理论急诊依然没有休止。本文试图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高空抛物连带责任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规则正名。  相似文献   

9.
当父母不能、不宜或者拒绝履行监护权的时候,国家有责任也有权力接管监护权。随着一份新法案的出台,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简单地说,一旦孩子的父母靠不住,国家必须得靠得住……  相似文献   

10.
当父母不能、不宜或者拒绝履行监护权的时候,国家有责任也有权力接管监护权。随着一份新法案的出台,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简单地说,一旦孩子的父母靠不住,国家必须得靠得住……在很多国外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不合格的父母被撤销监护权,儿童保护机构的专业人士会把孩子接走……监护人侵犯未成年人权益就会被撤销监护权,我国的法律也开始跟进:2014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如何通过档案建设来帮助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尽快摆脱困境回归家庭和校园这一主题,以如何收集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的信息档案为切入点,重点探索如何发挥档案信息平台的作用来打击侵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和开展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使流浪在外的未成年人尽快过上平安、幸福、快乐的家庭和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李鸥 《经营管理者》2013,(26):234-234
继父母子女关系属于姻亲关系,法律上从促进家庭结构的稳定出发,鼓励通过收养来形成养父母子女关系,同时规定彼此间形成扶养关系的,其法律地位上与父母子女关系相同。本文从法律基础上分析了继父母子女间继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雷莹莹 《决策探索》2008,(20):70-70
在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观念背景下,夫妻双方冈感情破裂而不得不面对离婚的现实,这是极为平常的社会现象.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的居高不下,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民事案件也逐年增多,离婚诉讼过程中如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避免由于父母的感情纠纷给未成年子女带来伤害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商业活动繁荣,交易频繁,事必躬亲,殆不可能,社会主体由于行为、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常需雇佣他人从事一定活动。随着雇佣活动的日益增多和新雇佣形式的不断涌现,雇员从事雇佣活动致第三人损害的事件频繁发生,由此便催生了雇主替代责任问题。雇主替代责任是雇主因雇员在职责范围内实施的侵权行为而对受害人承担的侵权责任。它是确定侵权责任承担主体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受害人的求偿权之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对雇主替代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现行立法对雇主替代责任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从雇主替代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评析其规定。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或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 1 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交易市场日益繁荣。然而,由于我国涉及房地产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在此情形之下,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房地产交易双方,均仿如“摸着石头过河”,一旦遏上法律法规未曾明确规定的空白地带,与此相关的各类问题便随之应运而生。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房屋登记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现行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房地产登记工作所总结的经验,从:关于未成年人的房屋登记问题、未成年房屋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问题、未成年人与父母共同共有的房屋设定抵押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此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多个健康测度指标,首次通过区分子女对父母生活照料的时间投入和经济支持两种代际转移方式,研究了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由于子女的外出决策与父母的健康状况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的三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以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后对父母生活照料的减少对父母的身心健康有负向影响,而外出子女的经济支持作为一种收入转移对父母的身心健康有正向影响;总体上,子女外出务工对父母健康的总效应为正。本文从代际转移的视角识别了两种代际转移方式对父母健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并给出了实证依据,研究结论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当前针对子女外出务工影响父母健康结论的分歧,另一方面可为农村中老年群体的健康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年龄小,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够成熟,容易受到恶习的感染,从而逐渐走上犯罪道路。司法实践中我们应当更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尤其是要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前保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校园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010年7月1日国家颁布了《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学校应履行的义务,若违反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本文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校园伤害事故的界定及归责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全社会应该共同担当的责任。该文基于对福建省未成年人的生存、教育、健康、发展、参与权益的实证考察,分析现代家庭对未成年人保护及权利的认知和做法,揭示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重点和倾向,探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和社区为主体的监管体系,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家庭与社会协调管理机制,促进和保障儿童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