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由于隐喻现象中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合成空间理论也可用来阐释隐喻现象。这一理论为隐喻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概述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并以实例分析了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概念整合的"四空间"交互作用的语义认知模型和以心理空间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认知过程;指出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对隐喻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最后探讨了在概念整合框架下,影响隐喻阐释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新奇爱情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概念整合网络模型阐释新奇爱情隐喻解读的认知机制,并辅以图表动态性地呈现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实时隐喻的意义建构具有极大的认知阐释力.同时,概念整合的视角也丰富了爱情隐喻的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Fauconnier,G&Tumer,M.的概念整合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加以评价,说明了隐喻的具体意义,进而论述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的理解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经济学人》(Economics)新闻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隐喻认知的过程可以采用概念整合进行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概念整合能够揭示隐喻有助于人们认知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同人类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漫画幽默这一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即实时隐喻,以其新奇、生动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目前国内针对此话题的研究多囿于关联理论为理论背景,故多为静态描述,而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实时隐喻的解释力亦有限。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很好地细化了隐喻意义产生的互动过程描述,特别是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阐释人们在解读漫画幽默时的意义建构和动态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诗性隐喻有别于常规隐喻,大多属于创新性隐喻。由于诗性隐喻的超常规性,它们的理解就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多空间投射机制。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诗性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文章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分别解析了与文学、幽默、政治、诗歌相关联的诗性隐喻,对其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将其认知过程动态性地展示出来,以期论证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诗性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都将自身视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人们认知、思维、语言的基础。目前认知语言学界对两种理论间的关系存在着对立观和阐释观,系统对比分析两种理论在长期记忆与在线处理、单线性与多维性、重要关系与关系压缩、规约与创新四个方面存在互补。"打虎拍蝇"的意义建构与创新经历了隐喻与概念整合两个阶段,是二者互动性的成果,是两种理论互动性关系的有利证明。  相似文献   

8.
歇后语是汉语中较常见也很独特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对话和文学作品中,这种表达方式屡见不鲜。概念整合理论是近些年才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此文试图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歇后语的表达。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歇后语的文字这一输入空间和人类认知常识的认知空间相结合和相互作用能更好的被人们所认知。而且这种分析可以清楚地再现人类的认知机构是如何理解语言现象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对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感隐喻被认为是一种用于交际和描述需要的认知工具,因而对它的研究也转移到了认知的视角上。概念隐喻理论、转喻理论以及概念整合理论都相继被用于解释通感隐喻现象,但前两种理论都不能解释通感隐喻中从一个或多个始源域到目标域的现象。而概念整合是一种包含复杂的认知过程的理论,它能对一些新奇的和新创的表达方式做出合理的解释,因而能更加清晰明确地阐释通感隐喻的工作机制。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托,对通感隐喻的工作机制进行双空间和多空间模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概念隐喻及其认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具有普遍性、系统性、认知性,隐喻通过将源域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来理解目标域。概含隐喻分为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三类。概念隐喻具有帮助人们理解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即借助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语义冲突是隐喻的重要特征,它使隐喻意义的开放性成为可能。在隐喻解读过程中,语义冲突和受喻者的体验差异共同作用,使隐喻解读带上受喻者主体性。隐喻解读的受喻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概念意义、审美深度和情感取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 ,将心理空间的建立、映射与合成机制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弥补了Lakoff概念隐喻理论的不足。当前有关概念合成模式的四个观点是张力论、冲突论、变异论和语义变则论。语言的隐喻化可通过组构、选择、推理、延伸等手段来实现 ,以填补词汇空缺 ,增加表达的精确度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3.
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传统的修辞学研究转向认知研究,其中概念隐喻理论影响很大。利用隐喻理论对日语隐喻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借助推理、结构组合以及认知联想等手段对隐喻意义进行认知理解。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将隐喻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模态,而Forceville把单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拓展至多模态研究平台。世界各国的国旗主要运用图形、颜色、文字、图像、版式设计等进行巧妙构思,并通过这些不同符号的组合来诠释国旗的深层寓意,从而构成源域和靶域由不同模态表征的多模态隐喻。研究拟在多模态隐喻理论视阈中,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契合一处,选取典型的国旗隐喻个案加以阐析,诠释多模态隐喻整体意义的构建过程,最终为多模态隐喻研究挖掘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含义及其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指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概念隐喻理论,重视词汇的隐喻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词汇习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英语语块直接体现了其本族语者的概念结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块的认知和习得能力的培养对于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表达地道性和流利度影响深远,对于其语言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文章以语言学中的语块为研究对象,从概念隐喻、意象图式隐喻和概念转喻等方面探讨语块意义的形成、理解和习得等认知上的理据,以更好地促进语块的认知和习得。  相似文献   

17.
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而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概念合成过程同样存在于隐喻现象中。文章在分析了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分类后,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提出:(1)电视广告语篇中的隐喻是概念合成的临时结构;(2)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意义的获得与人类的认知紧密相关,它依靠的是概念合成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8.
以worm为例,从认知角度,探讨名词动用隐含的概念隐喻和转喻;找到名词动用的隐喻、转喻生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而观察概念形成的轨迹,名词动用意义构建的认知机制;揭示名词动用在线理解过程中动态的概念整合现象;分析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路径。同时指出隐喻、转喻视角下的名词动用的语义解读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名词动用是一种语言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系统阐述这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论证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是交互性的、相容性的。只有将这两种理论融为一处,才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探索隐喻机制,揭秘认知世界的语言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介绍认知隐喻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对一首诗的隐喻分析,试图阐释语篇如何体现隐喻,语篇又如何以隐喻构成。同时探讨概念隐喻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