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由点源向面源污染转移,城市环境管理也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难题,公众参与环保是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市民个性化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上海杨浦区为例,对当前城市环保工作中公众参与现状进行梳理,认为公众参与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在剖析公众参与机制运行中存在的瓶颈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完善的可能空间及其相应的外部制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由点源向面源污染转移,城市环境管理也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难题,公众参与环保是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市民个性化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上海杨浦区为例,对当前城市环保式作中公众参与现状进行梳理,认为公众参与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在剖析公众参与机制运行中存在的瓶颈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完善的可能空间及其相应的外部制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3.
张宝义 《城市》2008,(3):67-69
随着大规模城市化序幕的拉开,我国城市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瓶颈。城市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广大公众的有效参与,而环保的公众参与也是城市环境问题治理的必然出路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越来越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就要完善我国环保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文中主要是从公众参与的主体、参与方式与范围、参与权利的救济等方面进行中国、加拿大公众参与制度的比较,分析我国环保公众参与制度,以期待能够使我国环保公众参与制度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5.
华智亚 《城市观察》2013,(2):151-158
香港的城市安全建设成效卓著,其中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广大公众对于城市安全建设的积极参与。为了便利公众的参与,香港当局和相关职能部门设计了个人示范、社区参与、安全教育以及与非政府机构的合作等参与途径。而为了使得公众能够真正有效地参与到城市安全建设中来,香港政府又从经费保障、伙伴关系建设、政府公信力建设、激励制度设置以及促进多元文化平等等方面构建了保障机制。这些公众参与的具体途径和机制对于内地的城市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及环评工作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环评实效,提出了城市中非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项目的公众参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各国基于国情而建立了不同的机制,在对各国公众参与机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国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应当明确公众范围,确定公众参与的内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方式,并设计合理的公众参与程序,明确公众参与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公众参与主体和对象、程序、保障制度等方面指出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不足,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文化现状,提出通过明确环保组织占有的主体地位,完善公众参与的参与方式,提前公众参与的阶段,完善公众参与的有效反馈机制,给予公众充分的环境信息知情权保证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出了完善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燕 《现代妇女》2014,(8):239-239
广州陷入“垃圾围城”困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健康及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广州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由于缺乏有效执行垃圾分类的政策扶持和配套措施,分类评估机制难以应对垃圾分类需求,公众意识不足以支撑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参与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程缓慢,需要广州市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的合力才能破解“垃圾围城”困境。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是村镇规划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关公众参与村镇规划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较少。在具体方法上多数研究移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手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大多处于经验性的尝试阶段,并没有总结出一套具有普遍可行性的参与式框架。通过总结回顾,指出当前村镇规划中公众参与发展现状与不足,构建村镇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三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重庆市黔江区土地整理项目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和公众对环境改善的需求进一步强烈,公众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各类环保NGO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08年10月,全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达到3539家,比2005年增加了771家。  相似文献   

13.
赵菁琳 《现代妇女》2014,(6):151-151
公众参与是我国立法领域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更是立法民主化和立法科学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少有文章对公众参与进行界定。如何界定公众参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我国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界定问题加以研究,以期明确公众参与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对于我国现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且"公众"所包含的范围过窄,公众参与的途径及保障都存在一定瑕疵。因此充分发挥商谈规则在地方立法公众参与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商谈规则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即基本逻辑规则、普遍证立规则、商谈资格和商谈方式的规则。  相似文献   

15.
日前发布的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调查显示,北京人环保行为的排名居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城市首位,高出全国8.7分;环保意识排名第三。此次调查对象覆盖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省会城市地区。样本是包括901 1名普通居民。据了解,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表明大多数公众环保意识与环保参与度还不高,环保满意度令人担忧。在环保意识方面,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乌鲁木齐、南京、北京、上海和西安:在环保行为方面,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北京、乌鲁木齐、西安、南京和上海;在环保满意度方面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拉萨、沈阳、杭州、重庆和银川,而排在后五位的分别是合肥、武汉、北京、济南和兰州。专家表示: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参与度越高的城市,对城市环保满意度要求也越高。北京就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分别排在全国省会第三和第一。但公众对北京的环保质量要求也越高。北京在环保满意度方面排在全国省会城市倒数第三,分数为40.3,表明公众对北京的环保状况尚不满意。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的环保民生指数,是在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下推出的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社区管理中公众参与出现的问题,并从制度规范、公民精神、参与渠道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蔡鑫 《中外书摘》2014,(7):29-30
生态建设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开展公众参与的生态建设活动不仅是提高市民生态道德水平的途径,也是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政府和民间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拓展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引导民间环保组织良性发展,倡导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环境责任意识,为推进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4月,一则"上海将正式开展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申报"的新闻引起关注。据相关报道,"已有200余处优秀历史建筑、近百个风貌保护街坊、近20条风貌保护道路进入了备选名单"。对城市遗产而言,增加保护对象是有必要的,但接下来,如何避免走"仅仅挂个牌子"的老路,显然也十分重要。墨尔本的城市遗产不仅包括历史建筑和遗址等物质实体,也包括城市肌理、公园水岸等历史遗留下来的空间环境。为了管理和维护好这些城市遗产,各级政府委托专门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并定期对保护对象进行评估,提出具体措施。此外,为了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增进社会文化活力,墨尔本相关部门还会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廉学勇 《城市》2014,(1):54-57
正一、引言20世纪中叶,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建立起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实践。他们强调城市规划的社会性,把公众参与视为城市市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要求公众真正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之中,尤其是在自身社区的建设和改造中。社区营建和社区规划师体制得以建立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