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钟云萍 《理论界》2009,(6):157-158
江永女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件奇异"瑰宝".笔者通过对女书发源地的实地考察和对江永女书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挖掘,认为江永女书在法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女权意识的萌芽是江永女书法文化的起因;妇女对汉字的反叛心理,是江永女书法文化的外在动因;江永封闭而活跃的女性世界,是江永女书法文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江永女书是流传在湖南江永的一种妇女专用的文字和文本.江永女书是属于中国农耕文化“女织”的文化瑰宝。本文从:一以劳动妇女的日常琐事入诗,二以当地的自然景物入诗的两大部分来论述,说明江永女书的谜语篇构成一个独特的迷人的诗的世界,其中充满了人类童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多见的中国劳动妇女群体创作的诗篇。  相似文献   

3.
江永"女书"产生于湖南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民间妇女特有的女性文字;从民俗的生活属性来讲,它是一种民间妇女的特殊民俗生活文化。本文主要以江永地区的"女书"为调查对象,在现有的"女书"书面文本和与相关学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之上,对"女书"所展现的一些民俗事象进行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4.
故事歌《方四娘》是青甘地区较为流行的一首故事歌,情节曲折,感人至深。唱述人在唱述的时候,经常运用毁灭与重生的叙事模式,演绎故事歌情节内容、主人公生活的跌宕起伏以及悲剧命运的体现,通过以乐景衬哀情、于琐屑中见苦情、在毁灭中重生等悲剧叙事,实现了该故事歌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文明、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顺应这一潮流.结合江永女书的现状,认为和谐文化下应加强和重视江永女书文化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江永为清代皖派经学宗师,其乐学著述以《律吕新论》、《律吕阐微》为著,其音乐史学思想则主要集中于《律吕新论》一书中.江永不仅对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予以细致衍算,深入阐发,还就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趋势提出“俗乐可求雅乐”、“声音自有流变”等富于真知灼见的学术观点,形成其独到的音乐史学思想体系,也为今天的音乐史学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成果──张兴杰著《〈共产党宣言〉研究》评介于泽俊最近,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管理科学系副教授张兴杰同志所著《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共产党宣言)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作为责任编辑,笔者仔细审读了该书,深感它是研究马克...  相似文献   

8.
2012年8月,湖南商学院女性研究中心的学生"走读江永女书文化小组"走访了女书流传地的二十五个村落,实地调查发现女书的流传范围在急剧缩小,懂女书的人数也在剧烈下降。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女书的挽救与保存面临巨大的挑战,将新媒体传播引入女书的传播模式之中,以突破地域限制、资金困扰等客观因素的阻挡,是保存并传播女书文化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永     
江永(1681~1762年),字慎修,号慎斋,婺源江湾人。 江永出生于一个寒儒之家,自幼聪慧过人,6岁时便能写数千言日记,少年时读书过目成诵,凡有藏书之家,必上门求阅。不久,江湾便没有江永的可读之书,江永也因此被视为奇才。曾见《大学衍义孙》征引《周礼》,非常喜爱,朝夕诵读,于是开始研究《十三经注疏》。  相似文献   

10.
钟云萍 《理论界》2009,(2):162-163
女书,是流传在湘南的一种奇特的女性文字.它记载着女性的喜怒哀乐,表达着女性的情感与追求.笔者仔细研读、慢慢品味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作品,认为江永女书还蕴含着法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的小说《庭院中的女人》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庭院中的女人》主要是讲述了女主人公吴太太寻找真正自我的浪漫之旅。象征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完美无瑕,歌颂自然的浪漫主义主题以及女主人公吴太太的乐观主义精神使《庭院中的女人》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一、殉道者与人格之歌的诞生 历尽坎坷的诗人岑琦,近几年连续出了三部长篇抒情诗:《闻一多之歌》、《朱自清之歌》(此二部以《闻一多之歌》为名,1986年4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雪峰之歌》(《载《江南》1988年第3期)。著名九叶派诗人之一唐湜在《岑琦的两支歌》(《闻一多之歌》一书之《代序》)中称《闻一多之歌》(以下简称《闻歌》)与《朱自清之歌》(以下简称《朱歌》)“是两位诗人斗士的颂歌,两篇崇高的悲剧”;我以为,《雪峰之歌》(以下简称《雪歌》)  相似文献   

13.
女书的学习和传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女书,由女性创制,为女性所专用,由女人传给女人,长辈传给晚辈。因而,女书的学习和传承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它与女性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部同居题材小说的解读,探析从"五四"到新世纪,是什么诱惑女人冲破时代、家庭与世俗的阻碍走向了同居。《伤逝》中子君以自由的名义同居;《青春之歌》里林道静为革命的信仰同居;《生活边缘》中小苏为留在城市而同居;《新同居时代》中女人因为无聊而同居。通过考察不同时代作家对同居题材的处理,不同时期影响同居书写的因素,借此可管窥在政治、经济的多重影响下百年中国小说史的一幅剪影。  相似文献   

15.
“易诗学”的诞生──评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余有仁(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持续数年的“易经热”,现在该是收获的季节了。最近巴蜀书社出版的黄玉顺著《易经古歌考释》(下称《考释》)一书,就是一项重要的成果。该书从《周易》古经里发掘出六十多首殷周诗歌,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6.
《长恨歌传》是唐代传奇中名篇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认定是陈鸿作品,人们对此也坚信不疑,但事实上疑点颇多。本文从《长恨歌传》版本流传、歌”与“传”的关系、陈鸿其人及其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考察与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断想:《长恨歌传》的作者当为演唱《长恨歌》的歌女。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金”、“瓶”、“梅”三个字,在小说中是指三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这三个女人都是书中的男主角——西门庆的妻妾。由于书中过多描写了色情以及性活动。所以该书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相当长时期内,一直被列为禁书。  相似文献   

18.
《长恨歌》是以玄宗和杨贵妃为主人公描述爱的无限力量的作品。一个男人,如果真爱上一个女人,就会沉溺于中不可自拔,从而一味地向这个女人求爱;而一旦失去了这个女人,就会沉浸在无限的思念和悲叹之中,这就是《长恨歌》描述的爱的真实。这与《李夫人》一诗中用"苦"、"惑"等负面形容词来表达对爱美女的厌恶之情而达成"鉴嬖惑"的目的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白居易认为,《长恨歌传》是讽刺李杨沉溺情爱的文章、《长恨歌》是描写玄宗对贵妃之情爱的诗歌。由于有了《传》,"批判"的任务可由《传》一力承担下来,所以白居易就可以毫无顾虑地让"深刻的爱情"成为《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1980年,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大学穆哈热姆·艾尔根教授,继前人第四次刊布了一本流传于我国古代西域和中亚其它地区名为《阔尔库特祖爷书》(以下简称《书》)的文学巨著。他还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并作了注释。不期而然,在我国哈萨克族民间,很久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名叫《阔尔库特之歌》(以下简称《歌》)的英雄史诗。1982年它也被形之于笔墨,在我们新疆哈萨克文学丛刊《遗产》的同年第1期上披露了。《歌》与《书》在篇幅上虽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其内容的基本精神却如出一辙。因之,读  相似文献   

20.
“悖歌”一词,是《人道悖歌》作者胡义成研究员自造的,意在表示对人道主义歌颂中的保留和超越。细读《人道悖歌》一书(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我深深感到,对人道主义(人文精神)唱“悖歌”,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大量论述作理论依据,有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新实践作评判标准,而且,作者的理论展述及其方法也确实使人心服:妙哉,人道悖歌!在中国,从孔门仁学开始;在西方,从启蒙运动以后,人道主义就成为人们常说常新的老“话头”。古今中外,五洲华夏,论述人道主义的书籍确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既然如此,胡先生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