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同时也是伊斯兰哲学的源泉和伊斯兰哲学产生的重要标志.<古兰经>中包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涉及<古兰经>的超越性追求、<古兰经>的当下追求和<古兰经>的自由现等各个方面.<古兰经>对自由的独特理解和认识,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人类的历史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至今还是某些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有十个少数民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因此,深入开展对伊斯兰教的学术研究,对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宗教工作,加强民族团结,调动各族穆斯林投身祖国四化大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增强我国和信仰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妇女观对西北穆斯林女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的妇女观是在阿拉伯社会特定的历史人文背景下形成的。伊斯兰教主张妇女在起源、信仰、婚姻、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在当时的观念中是比较开明和先进的。在伊斯兰教向各地区的传播中,受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其妇女观也发生了不少变异现象。我国各穆斯林民族除体现出伊斯兰教基本原理外,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往往是中国化的伊斯兰教,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妇女观受到“男尊女卑”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这在西北穆斯林社会中有不少具体体现。探讨伊斯兰文化中有益于促进妇女发展的思想观念,摒弃其中轻视妇女的倾向,对于促进西北穆斯林妇女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回、东乡、保安、撒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人口集中分布于干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西北地区。长期以来,这些民族在伊斯兰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与中国西北地区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蕴含丰富生态保护内容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儒家文化思潮的浸润与影响,产生了中国伊斯兰思想文化,使中国伊斯兰教具有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区别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的特点。一方面它仍是伊斯兰教,虔诚的穆斯林们照样严格恪守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遵守宗教功课,其表现出的浓烈的宗教感情与宗教气氛和其它国家的伊斯兰教并无二致。另一方面它又适应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或西北地区所特有的其些宗教观点、宗教制度、宗教组织和礼仪方式。伊斯兰教同民族问题紧密相连。我国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可、塔塔尔、  相似文献   

6.
对其所尊崇的信仰客体———至高无上的、独一无二的安拉 (亦称真主 )的高度虔诚是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首要动因 ,此外 ,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动因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情感生活的需要。本文将从心理慰藉和情感宣泄两个方面阐述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生成积极情感的作用 ,并从人—神沟通的角度 ,分析这种积极情感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自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历经唐宋元之后,到明初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一,经元代大批穆斯林入华,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迅速增长,做为伊斯兰文化主要载体的回族已基本形成,并遍布全国各地。其二,伊斯兰教在我国诸多宗教文化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开始对明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分析研究明前期统治者对待伊斯兰教的政策,对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明朝的民族同化政策与对伊斯兰教的宽松政策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从维护朱家王朝对中国的长久统治出发,对一些少数民族采取强迫  相似文献   

8.
《中国伊斯兰百科辞典》是由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倡议和主持,在自寿彝、罗竹风、纳忠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下,组织全国二十六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由从事宗教、民族、历史、哲学、语言、文学的60多位教学和科研人员编纂,即将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伊斯兰百科辞书》是我国编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伊斯兰教基本知识的工具书。全书共收辞目4500余条,附录17部分,彩色黑白插图900多幅,约280万字。条目收集范围,以伊斯兰教基本知识为核心,兼收与伊斯兰教有关的百科知识,由世界伊斯兰教和中国伊斯兰教两大部分条目组成。其基本内容包括:教派组织、信仰教义、宗教功修、经训典籍、教法制度、圣地寺院、节日礼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常用术语、《古兰经》人物及传说、国家地区、穆斯林民族、学术文化等十四部分。可供  相似文献   

9.
宗教传袭是任何宗教得以延续的首要基础 ,伊斯兰教主要教职人员和普通穆斯林信仰的传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而现存问题对伊斯兰教传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实际调查着眼 ,从主要教职人员 (阿訇或伊玛目 )和普通穆斯林信仰两个角度讨论了伊斯兰教传袭的特点并提出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达浦生阿訇(1874~1965年)不仅是一个伊斯兰教育家,而且是一个对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都有很深造诣的学者。在其所著的《伊斯兰六书》卷四中,他从《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教义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中国穆斯林所处的文化环境,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教人道观的道德原则和具体内容,并将伊斯兰教的天道观与人道观结合起来,建构了既坚持伊斯兰教基本原则,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善”为核心,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伊斯兰教人道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