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共行政作为政府治理社会的一种方式,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物.研究公共行政的发生史,可以发现,美国立国后的政治民主与行政集权之间的争论是一直存在着的,然而,这两个方面的观点在逻辑上都导向了公共行政的产生.在公共行政的具体发生过程中,还可以看到英国的经验所发挥的影响,特别是密尔在自由主义的思路上对行政的关注,显然对公共行政的理论自觉产生了重要影响.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既是公共行政及其学科发生史的终结,也是公共行政及其学科自我建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张霄 《理论界》2005,(11):154-155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是由威尔逊提出的,却是由古德诺进行全面的论述.比较他们二人的政治与行政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传统时期的行政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学科史演进的历史叙事,分析个体知识世界的因素,威尔逊关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思想实质上是作者对他在早期著作<国会政体>一书中所遇到困惑的回应.威尔逊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了行政在"议会主导模式"下的诸多弊病.随后的研究中,作者把上述问题的解决寄托于强化行政执行、集中行政权威和约束政治权力上.进入作者意识世界所获得的新认知启示我们构建一种指向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的研究取向,把握中国行政学研究和政府管理的突出问题,有效回应规范化研究的吁求,以及责任性政府的召唤.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其对行政权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从行政权与立法权、司法权比较来说,行政机构和行政权力追求效率的品质内在地暗合了网络时代追求效率的特性,这就为行政权的集权提供了契机.而电子政府的实践也无从改变行政权集权这一趋向;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看,国家安全问题,知本家阶层的出现,网络的发展,政府的文化优势等都将带来行政权权力上升和膨胀,公民对其的监督减弱.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制约行政机关的力量变弱趋向没有改变,而社会(公民)失去了对行政权(政府)的批评精神和否定态度,从而进一步使社会失去了对行政权的监督,如果是如此,一个新利维坦--专制政府将诞生,民主必将受到侵害.因此,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如何重新界定行政权力的范围,防止其不利因素对民主社会肌体的侵害,成为了当代政治学思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自建国以来,美国的行政权力处于持续动态的调整之中,如同“钟摆”运动,不停地在集权和分权两极之间摆动,在摆动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由分权到集权再到分权,不是简单地向原来的制度框架回归,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新的制度安排来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层级间的关系。不同时期的集权或分权都打着历史的烙印并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管怎么摆动,行政权力的调整都是在美国宪法所规定的有限分权的原则下进行的,是以国家最高法律为依据的。美国集权与分权的“钟摆”运动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威尔逊的国际政治思想具有多种源流。欧洲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使他对民主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抱有信心。植根于美国白人文化中的“天定命运”观和对边疆学说的接受影响着他对美国在世界事务中作用的看法。长老派家庭的宗教背景是构成威尔逊国际政治思想的哲学来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也日趋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是集权还是分权,防范人为集权是这项改革能否顺利展开和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从人为集权的成因、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对策三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
有限集权制应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理想模式。本文对有限集权制的内涵及在我国实行的依据进行分析 ,从两方面提出了五点依据。  相似文献   

9.
宋丹妮  宗刚 《晋阳学刊》2004,(4):112-113
“无为而治”思想是华夏文化瑰宝之一,这一思想发端于先秦时期老子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后经历代思想家不断丰富完善,它不但在中国古代和现代影响深远,同时也波及到西方。本文拟基于对中西方行政管理思想的比较,阐述“无为而治”思想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价值。一、中西方行政管理思想比较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行政管理思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产物。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态上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在内容与特征上的不同。具体而言,前者是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上的系统经营性管理思想,而后者则更…  相似文献   

10.
西方学术界相信,“进步”的社会史观、西方经济学关于“相互依存”和国际“共同利益”的论述,共同构成了威尔逊国际和平合作思想的理论源头。世纪之交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使威尔逊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危险”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从时代变化造就的相互依存趋势和战争的无限化趋势中,威尔逊否定了把战争和冲突视为国际社会常态的传统观念,形成了通过大国和平合作实现全球扩张的美国新扩张主义理想。威尔逊的国际和平合作理想本质上是美国相对特殊的国家利益的反映,但客观上体现了世界的变化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相对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刘红霞  张玉华  郭沛 《理论界》2008,(11):49-50
古德诺对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不但强调了政治与行政之间分立的必要性,而且强调了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协调并对之做出了系统的阐释。可以通过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法外调解——政党的作用、行政的适度集权化这三种方式来达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以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企业型政府理论和治理理论为依据 ,西方兴起了以非国有化和公私合作、政府机构改革、预算改革、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我国可以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 ,促进我国的行政改革 :调整政企关系 ,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探索灵活高效的管理方式 ;探索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探索财政预算科学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法国是单一制国家,曾以高度集权而闻名于世.1982年法国进行地方分权改革后,中央与地方行政职责分工细致、具体、明确,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权力,进一步改善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完善了国家对地方的监督机制.中国应借鉴法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国、民之意涵及其关系结构关涉到三个层面,即产权、协调机制以及意识形态层面,二者的关系结构随着时间与空间而演进:1978年代,以农村为中心的国退民进;从1990年代开始,改革的中心位移至城市,国民关系结构是选择性行政集权与经济性放权并进的格局;2001年代以后,国家能力快速增强,国富民穷格局初现.国与民的互动是国家自我利益取向与社会整体利益取向不断调和的过程,能动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私有化、去集权化以及双轨制是其中的基本作用要素,它们既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表现的强大驱动力,也是目前经济国家化的重要导因.  相似文献   

15.
一场空火虚耗式的论战——评"亲亲相隐"之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传文  黄邦汉 《学术界》2008,1(3):118-122
论战双方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邓晓芒、刘清平等先生认为,孔孟的"亲亲相隐",导致了专制集权,而专制集权导致了腐败,所以"亲亲相隐"的血缘伦理思想应对今日的腐败负责;而郭齐勇等先生认为"亲亲相隐"思想与今日的腐败无关,"亲亲相隐"思想是合理的,在当代仍有着无上的价值.争议双方都脱离了社会结构转型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因而双方都是在空发议论,并无多大现实意义.双方均不应纠缠于血缘亲情伦理,而应探求如何构建奠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伦理秩序与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部分政权的资本化和部分资本的官僚化,新兴官僚资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焦点,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敌人。其中,官僚制或行政集权制是其政治制度基础,官文化或官僚政治文化是其思想文化根源。如何防止政权资本化和资本官僚化,以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克服官文化,以公有制经济克服官僚资本,以民主法制克服行政集权制,以民主的权威克服官的权威,就成为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关键环节,成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部分政权的资本化和部分资本的官僚化,新兴官僚资本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焦点,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敌人.其中,官僚制或行政集权制是其政治制度基础,官文化或官僚政治文化是其思想文化根源.如何防止政权资本化和资本官僚化,以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克服官文化,以公有制经济克服官僚资本,以民主法制克服行政集权制,以民主的权威克服官的权威,就成为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巩固其执政地位的关键环节,成为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施雪华 《社会科学》2006,(2):113-120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后期,西方各国政府行政领导体制均出现了某些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新变化:从初级集权到集权与分权的平衡。研究西方政府行政领导体制的新变化,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建构既适应现代化一般要求又适应中国国情特殊需要的现代政府行政领导体制,提高中国政府的内部运作和外部治理效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古代"自利人"描述和西方"经济人"假设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祥财 《社会科学》2006,1(7):86-92
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自利人"的描述达到了很高的理论水平,但这并没有导致市场经济的自发扩展."自利人"假设和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可以、也曾经结合过.较之于西方的"经济人"假设,先秦时期的"自利人"描述在理论内涵上是有缺陷的;承认人都具有求利的本性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了其他现代意识和社会机制,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的概念有着产生和演变的历史.中世纪后期已经产生了朦胧的管理意识,这个时候,人们开始使用公共行政一词来指称那些面向公众的、公开的宗教仪式中的管理活动,也用来指学校等的管理.在近代早期,人们逐渐地把公共行政一词与政府的活动联系到了一起,往往使用公共行政一词去指称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中的活动,以示与君主制条件下的政府活动之间的区别.再到后来,随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化,人们开始用公共行政一词将政府的管理活动与企业、社会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区别开来.但是,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在使用公共行政一词时,并不把政治活动中的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区别的,即使威尔逊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二分原则,也没有对公共行政一词作出严格的现代性界定.直到20世纪50年代,沃尔多等人才对公共行政作出了现代性界定.其实,公共行政一词所包含着的是走向服务行政的逻辑,对它的思考和讨论,必将提出否定近代所产生的这一行政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