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微型盆景,顾名思义是一种极小的盆景,它盆小,用土少,盆土又不留水槽,所以盆土既容易干,按一般浇水方法又不容易浇透,那么怎样浇水才合适呢?  相似文献   

2.
七、夸张言过其实称为夸张.分为三种: 1、稍事夸张.这种夸张在理性和习惯上都可以接受.例如: 黑暗沉沉,伸手不见五指. 风若与它比,远远摔在后; 它在风前头,掀起尘与土. 2、极事夸张.这种夸张在理性上可以接受,但在习惯上却不行.例  相似文献   

3.
一双土布鞋     
杨檀林 《老年世界》2009,(21):18-18
在我的皮箱里,至今还珍藏着一双土布鞋。尽管它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式样是那么的陈旧、土气,可我一直舍不得丢掉它。每当我看到它,许多难忘的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4.
减压360°     
《女性大世界》2004,(4):28-29
加班、熬夜、咖啡烟酒,刺激着我们每一根神经.绷得那么那么紧.却不敢想像有一天它会断掉……  相似文献   

5.
没有一个人从没有得过感冒,全世界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人得感冒。虽然感冒只是一种极普通的疾病,人类对它却无可奈何。一旦患上感冒虽无大碍却极不舒服,所以治疗感冒的偏方土药也就花样繁多,有的令人觉得吃惊和可笑。  相似文献   

6.
在对“非典”的恐惧中,中国人一夜之间变得异常的“卫生”:人们一天要洗十几次手、通七八次风、拖两三次地……然而,真正的健康生活却不是一时突击所能维持的,它必须建立在长期、科学的生活方式之上。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句名言: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土做的。那么,男人与女人合在一起,会怎样?他没说。但雨果笔下的文丝米哈尔达却说过:“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合成一个美丽的天使——这就是爱情。”可是,万一合起来才发现不是天使,那又会怎样?她没说。于是便有了一个亘古的谜。那么,男人军女人加在一起,会怎样?我想无非是三种可能。一是最优。两者恰到好处地合在一起,便能做到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正如一首民歌唱的:“哥哥哟,且听妹妹说,你与我,恰似泥人)L两个。有一天,一把将泥人地打了破,加点水再调和,调呀调,做…  相似文献   

8.
菠菜炒猪肝     
"红与绿"的爱情,虽然表面看个性不同,内容却殊途同归。"红与绿"的爱情一根根青翠的菠菜宛如瑶池里舞动的仙子,半入江风半入云;一片片彤红的猪肝好似阿里山的小伙,臂健腿实壮如山。这一青一红本是地道的大俗,可因这温柔的融合便成了不俗的大雅。前段时间,和朋友一起吃饭,遇到一对小夫妻,男人性格火暴,没说三句话就急,而女人静静的似那富春江的水。就像这猪肝菠菜,原本南辕北辙的性格,却结合得那么完美无瑕。  相似文献   

9.
李荫保 《城市管理》2000,(12):57-59
河南省获嘉县北依太行,南濒黄河,西接煤都焦作。相传武王与众诸侯相会于今县城东2.5公里处,士兵积土成丘,武王即在丘上同诸侯盟誓伐纣,故后人称此丘为同盟山,并在山上修建了武王庙以示纪念。故获嘉又有“同盟古城”之誉。获嘉虽无灵山秀水,俊彦之士却也代不乏人。如今,获嘉县出了  相似文献   

10.
读了《光明日报》3月28日六版上姜国芝的文章NZ厂之交真送水》.对我奖誉有加,使我面有愧色;但她所谈陈国个计节回德惠省亲,从家乡带回一桶深井里的天然水送我泡茶,作为春节礼物的事,确是口鉴不虚与国军学弟是书友,可谓知我心者。由此我又想到一位“茶友”侯新武君。于茶道,我俩虽属*余,但常在周末假日,风晨雨夕,坐到一起,对着紫砂茶盏,观赏那翠绿的茶汤,闻着那沁人心脾的茶香,禁不住要品随一番,谈论一番。虽然比不上晚明张岱与闽老子品茶对话那么内行,却也是互得其乐:品尝了茶味,也品尝了人生友谊的情味与侯君过从,我…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性别赋予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期望以及两性不平等的关系被认为是导致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重要原因。社会中处处蕴含着性别文化,它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却常常被视为理所应当的事情而不加深入思考。要探索女性整容群体壮大的社会问题,必须深入到整容群体的日常生活中,从她们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答案。从她们的人生历程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鼻子的轶事     
冯骥才 《中外书摘》2006,(12):76-77
我一直认为人类的艺术创造有个重大疏漏,就是没有一种满足鼻子的艺术。在艺术中,有满足眼睛的,比如美术、雕塑和摄影;有满足耳朵的,比如音乐和歌唱;影视和戏曲是综合艺术,它们能同时满足眼睛和耳朵,却惟独把鼻子排斥在“艺术爱好者”之外了。嘴呢?对了,你会问。不要说也没有专供嘴巴来享受的艺术吧,千变万化的烹调艺术足能使嘴巴受用不尽了,聪明万能的人类为什么偏偏冷淡了、小瞧了、甚至荒废了鼻子?这个住居脸的中心的高贵的鼻子难道是个“艺盲”?难道它迟钝、麻木、低层次、无感受、缺乏情感细胞?难道它只能分辨香臭、只是用来呼吸的吗?是啊,是啊,你想想看,流泪是一种感情的表露.那么流鼻涕呢?那不是伤心而是伤风。  相似文献   

13.
有效课堂就是课堂达到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有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达到有效,它真正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教师教得不再那么累了,学生学得不再那么苦了,而学习效率却真正提高了。实施有效课堂让笔者更新了教学理念,转变了教育思想,提高了教学艺术水平。重新审视以前的教学工作,反思过去的教学行为,笔者深切感受到了有效课堂的优质效果。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的题目看似很大,其实仔细回想观察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林林总总,就会发现:在共和国成立的这60年中,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它的气息就像风,虽然有冷热硬柔之分,有和煦炽烈之别,但它却永不停止。当世界之风拂掠过中国大地的时候,也自然要掠过当代中国青年的身边,吹拂甚而吹皱过几代年轻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贾乙 《当代老年》2006,(8):34-35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这时,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劲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一阵子,我们家安装了“煤气报警器”。一旦室内有煤气烟雾泄漏,它立马就会报警。新玩意的好处无须多说,但麻烦也接踵而至:只要略有烟雾,报警声随即响起同时自动切断开关。于是没过多久,我们不得不让报警器“下岗”,因为它常常误报险情从而影响正常生活。但假若真有那么一次,煤气悄悄泄漏,而我们却于不知不觉中窒息死亡,这样的事故可绝不罕见,那么,撤销报警器带来的可就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惨剧了。  相似文献   

17.
重庆黑帮的成长,印证了很多国际城市曾经走过的道路:随着经济飞速增长,新移民群体膨胀,政府却无法提供完善的公共品——秩序时,黑社会组织的壮大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它在政府能力不足时。提供了一种“自利性的秩序”。而这座城市悠久的地下社会传统,也在这一背景下“木乃伊复活”了。在其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两种秩序必然发生强烈冲撞。最坏的结果是政权为其操纵,经济命脉为其把控,社会耗尽元气成为一潭腐臭的死水。  相似文献   

18.
南北 《中外书摘》2008,(11):1-1
夏秋相交之时,家门口的一棵柿子树被一场罕见的大风拦腰吹断了,很是让人心痛。那棵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每年都给当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我当时少不更事,便问正在对树叹息的祖父,冬天风也好大啊,还那么冷,它怎么就没被吹断呢?祖父说,这树亏就亏在了结果太多,枝叶太旺,招风啊。  相似文献   

19.
王世娟 《老人世界》2008,(12):44-45
水是人体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营养素,它直接参与物质代谢,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水还是营养物质的载体、代谢产物的溶剂。水直接参与调节体温、滋润皮肤、润滑组织与关节,约占人体重量的2/3。就拿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饮食来说,“饮食”就包含着两个含义:一为饮,二为食,食以饮为先。可见,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怎样才能科学饮水呢?  相似文献   

20.
乡下的玉米面大饼子十分不起眼,它既没有馒头花卷的口感,也没有蛋糕、面包那么香甜,更谈不上华丽耀眼的包装。但是辽西的玉米面大饼子却不知养育了几代辽西人。在人们崇尚健康食品的今天,再回过头去想想当年的玉米面大饼子,金黄色的外表,朴素的造型,香喷喷的味道,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食品,它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