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管理科学期刊引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们考察的样本是管理科学期刊,全部是国内期刊,一些国际性的影响因素不在考虑之列。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期刊的相关特性,包括期刊年龄,即创刊年限、期刊年发文量、期刊论文的平均引文量、期刊篇均页数三项指标;(2)期刊的多样性,包括期刊论文省区分布比,指期刊刊登论文涉及的省区数与全国31个省区比,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的大小。期刊篇均机构数,指期刊每一篇论文拥有的作者机构数;(3)期刊论文的合作性,选择期刊论文篇均作者数,指期刊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4)期刊论文资助率指标,即基金论文比,指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选择这8项指标作为相关因素行为序列。  相似文献   

2.
管理随笔     
一、管理科学的混合性 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多数人把他归为社会科学,但我认为管理科学是两者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解决学术论文出版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本刊对已录用的部分优秀稿件,于纸质期刊印刷出版前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以网络首发及优先数字出版方式,允许合作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优先出版稿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化复制权、数字化汇  相似文献   

4.
一、管理科学在国家重大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余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了治理通货膨胀、化解金融风险、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入世参与国际竞争等重大决策.我们如何从更深的背景上去认识这些重大决策?这些重大决策对振兴中国管理科学有什么作用?十余年来,我国已经在宏观经济管理、行业垂直监督管理以及企业质量与效益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这是不是标志着我国国家经济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当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与管理方面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20(6):107-107
《统计与信息论坛》是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统计类学术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同时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连同本刊印刷版稿酬已经一次付清,如不同意上网,请来函声明,本刊将作适当的处理。本刊严格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为了更好地执行规范,方便编辑工作,敬请作者注意以下事项:1.来稿一般以不超过6 000字为宜,重大论题来稿不超过7 500字。标题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个…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决策》杂志是由湖北省统计局主管,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也是我国统计领域四大期刊之一,为我国的统计、决策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受统计学界研究者们的好评。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统计与决策》期刊从2003~2012年近十年所刊载的14427篇学术论文为数据源,从载文、作者、关键词和下载  相似文献   

7.
统计学期刊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4—2006年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编制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提供的2004—2006年统计学期刊数据,对统计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次数、被引速率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以剖析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学术理论期刊是以刊登学术理论文章为主的期刊。它与其他期刊有许多不同之处 ,而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即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为什么要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 ?这是由学术理论文章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 ,学术创新和理论探索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在继承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为了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文章所讨论问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等方面的信息 ,也为了表明作者在写作时所占有材料的多寡及范围的大小程度等 ,通常都以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的形式将上述信息告诉读者。参考文献是学术理论文章不可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大提出,必须加强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水平和企业事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了适应这方面的要求,我认为今后统计学会的工作,首先应当在一切可能的范围内,通过各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6日,201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学术期刊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统计与信息论坛》继入选"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后,今年再次入选该榜单。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从2012年开始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该中心以美国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收录的12 000余种期刊为引文统计源,采用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CI对中国期刊进行排序,将排序前10%的期刊评定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解决学术论文出版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本刊对已录用的部分优秀稿件,于纸质期刊印刷出版前,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予以优先数字出版,允许合作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优先出版稿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化复制权、数字化汇编权、发行权、翻译权,以保障研究成果的时效性,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与此相关的著作权使用费已包含在稿酬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66种力学期刊的引文为研究对象,经过引文统计与分析,得到了66种力学期刊的相互引用矩阵.通过多维尺度分析以二维空间展示了力学不同分支学科期刊子群之间的联系,利用平面距离反映了它们在相互引用上的相似性,并用图谱直观地展现出力学不同分支学科期刊子群在相互引用上的关系.结合因子分析方法,探索了力学期刊群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2月16日,201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学术期刊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统计与信息论坛》继入选"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后,今年再次入选该榜单。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从2012年开始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该中心以美国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收录的12000余种期刊为引文统计源,采用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CI对中国期刊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虽然众多,但是还没有一套权威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国内目前比较权威的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先生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引入美国、英国等国大学比较权威的评价指标,构建一套相对全面完整的更能适合目前的竞争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为了避免指标间的相关性影响评价结果,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得出高校竞争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晚晴》2020,(1):F0003-F0003
《晚晴》创刊于1987年,系全国创刊最早、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老年期刊之一,在全国老年期刊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长期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老年类期刊借阅率排行榜前列,受到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是贵州省新闻出版局重点打造"一个品种工程"的期刊。2014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期刊",2017年被评选为"媒体融合十佳期刊",2018年入选"中国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9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相似文献   

16.
管理科学的量化发展趋势和组织对管理效果测量的日益重视,使人力资源管理测量的实践和研究成为新亮点。文章分析了测量内容的三种主要模式的不足,提出建立一种日常测量模式,以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这种新模式可以以新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解决学术论文出版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本刊对已录用的部分优秀稿件,于纸质期刊印刷出版前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知网"(www.cnki.net)上予以优先数字出版,允许合作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优先出版稿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化复制权、数字化汇编权、发行权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网络环境下的期刊出版和传播行为.尊重作音的网络传播权益,保护期刊出版单 位的著怍权.维护正常的期刊出版传播秩序.国内卟许多知名期刊和期刊出版单位都逐步开始 与怍者签署相关的著作权转让书,与作者达成协议,将论文的汇编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 网络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中"统计与决策"期刊1985-2015年中文献的关键词为分析对象,构建"文档-关键词"矩阵,通过lda模型和余弦相似度计算期刊年度中话题的相似情况,对年度文档进行聚类;构建主题和年度文档二分图网络并对其进行投影,通过社团分割和介数中心性计算核心年度文档和核心主题以及其对应的关键词.文章克服了共词网络分析法对同名异意,异名同意的问题,实现自动挖掘科技文献主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典人本管理思想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人治管理思想,这些仁政王道学说,是十分可贵的管理思想,当前,在对“人本管理”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上,我国的有关学者与管理人员过多的依赖西方近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理论,而忽视去发掘中国古典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因此,发掘与研究中国古典人本管理思想精髓,古为今用,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与创新现代组织管理的实践与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