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作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于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上学难、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主体缺失、制度缺损、信用缺失等问题已成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严重的障碍,建立高效率的银政合作机制,以弥补监督机制的缺失、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用建设体系发展等,有助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我省国家助学贷款现状,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滞后所形成的还贷风险是制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主要瓶颈,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用观念、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持久、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与河北省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我省国家助学贷款现状,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滞后所形成的还贷风险是制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主要瓶颈,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用观念、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持久、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展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莉 《理论界》2005,(10):130-131
目前,制约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的原因有体制背景、环境因素、信用机制、诚信意识等诸多方面。其中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度差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进一步使诚信规范化,对切实抓好抓实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日晶  孙月 《理论界》2007,84(8):241-243
本文以信息经济学基本模型为研究框架,针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制度,依照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模型解释助学贷款违约率过高的原因,以及在学生信用体制存在与否的不同情况下,银行与学生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即银行是否选择借贷,究竟借贷多少,学生是否还贷等问题。结论表明,我国助学贷款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银行对于助学贷款的自主程度以及信用体系的尽快建立和健全。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不容置疑,在高校助学贷款中也发生了不守信用,贷款不还等现象.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当前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的诚信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贷款性质、学生就业难、收入低、贷后管理难度大、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决定了其高风险性,需要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来化解。但现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违约预防制度不健全、风险补偿制度有缺陷。应从以下两大方面予以完善:健全违约预防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环节、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资信查询系统、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失信惩戒制度;科学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国家担保制度、私人担保制度、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贷后管理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整个环节中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广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责任界定、激励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从宣传政策,建立联动的组织责任机构、风险防控机制、监控机制、联络机制、激励责任追究制度和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诚信教育和专业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贷后管理,确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属高风险贷款,且受社会因素及贷款学生个体因素影响,拖欠、逃避等违约行为凸显信用危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着违约预防制度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存在缺陷,以及社会环境和个人不利因素的缺陷。应科学构建政府、银行、高校三方权责分明的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以期对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在推行过程中遭遇瓶颈,暴露了高校助学贷款的信用危机。文章列举了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如何防范信用缺失进行了多层次、深广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分析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制度建设无疑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还款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及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可以促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推行难的根本性原因,以及关于在海南省县域全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提高还贷能力搞好助学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学贷款对贫困学生上大学是一件雪中送炭的大好事,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毕业生还贷实际能力不足,尤其是个别道德水准低下的贫困生逃避还贷,以致这项工作未能很地开展。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还贷能力和信用,本文为此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因病致贫”仍是造成农村地区产生贫困的主因。综合运用金融工具为“因病致贫”农户搭建帮扶平台,是提升整体性贫困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金融帮扶平台的构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即优化普惠金融因病扶贫生态环境,针对因病致贫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扶贫产品,为因病致贫农户提供助农贷款、助学贷款,同时保险机构要完善贫困群众大病商业补充保险机制,加强政银合作的扶贫贴息帮扶体制,从而推动因病致贫农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胡佑爱 《云梦学刊》2012,33(6):58-62
虚拟虚假经济现象催生不良贷款的隐蔽性、欺骗性、危害性很大,但还没有引起广大金融工作者警觉。信贷企业主要是通过虚拟价值体获得贷款必要条件,主要虚拟、虚假抵押物品价值、商品价值、贷款衍生物品价值等诱获贷款。不良贷款内部质量结构不同,风险程度也就不同。不良贷款最终形成和最终造成损失的程度,不是简单地由不良贷款"量"决定的,而主要取决于不良贷款的"质"以及债务者对待债务的"动机"。要高度重视道德风险防范。对不良贷款采用新型的"五级风险量度""五级风险警界区"方法区别跟踪监管。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了解新形势下医疗保险人才的社会需求、就业状况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相关影响因素,开展了针对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医疗保险人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不良资产前清后增,表明银行贷款的投放缺乏科学性;如何确保贷款决策的科学性,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是目前贷款决策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利娜 《阴山学刊》2010,23(2):125-127
对大学生诚信水平和诚信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诚信水平较好,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在学科、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月支出额等特征上存在差异,大学生的诚信水平与其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和信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蔡景华 《云梦学刊》2000,21(2):47-49
阐述了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应由单一的传授知识调整改革为全面素质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大力加强以学风建设为主的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是开展诚信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现阶段必须大力加强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队伍的建设,使其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和较好的身心健康素质,确保诚信教育取得实效,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包括完善选拔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