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学习西方哲学的必读经典。所以,该书由我国著名哲学家、西哲研究界的老前辈贺鳞先生翻译的汉译本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反复重印,而且印数常在万册以上。  相似文献   

2.
英伽登的作品结构论与审美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美学是西方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学流派,其哲学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 的现象学哲学.波兰哲学家、美学家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 作为胡塞尔的学生,在早年赴德留学期间,跟随胡塞尔对现象学进行过相当深入的研究,并在其一生的辛勤著述中,创造性地将现象学理论运用于美学研究领域.他以《文学的艺术作品》(1931年)、《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1937年)、《艺术本体论研究》(1962年)、《体验、艺术作品和价值》(1969年)等著作在艺术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审美价值论方面作出令人瞩目的理论突破,从而成为本世纪著名的现象学美学家.  相似文献   

3.
马丁·海德格尔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这对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保罗·利科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他的《历史与真理》论文集从历史认识和历史活动两个方面讨论了历史与真理的相关问题,对历史、哲学史、神学、语言、政治权力、存在主义等论题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是本世纪初产生的影响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哲学思潮,它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埃德蒙特·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这位思想家就其对现代思想史的影响而言堪称是一个‘世界历史个人’,他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世纪的思想史地图”①。要对现象学这门内涵复杂而又极为形而上学的学问作定义式简介,是极其不容易的,照美国当代学者詹姆斯·艾迪在《什么是现象学?》引言的说法:“现象学并不纯是研究客体的科学,也不纯是研究主体的科学,而是研究‘经验’的科学,现象学不会只注重经验中的客体…  相似文献   

6.
黄正泉先生继《文化哲学》出版以后 ,又著了一本《心理文化现象学》,该书荣获湖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新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在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说 :“朱光潜先生在本世纪 30年代曾出版了《文艺心理学》一书 ,在中国拓宽了文艺学研究的领域 ,那么黄正泉同志的《心理文化现象学》的研究 ,也许从一个意义上说 ,它也拓宽了文化学研究的领域。”汤老此评 ,赞誉虽高 ,但却堪称允当。此书其所以命名为《心理文化现象学》,原因之一 ,是因为它表明 :人的心理因为有了文化因子 ,所以才与其他高等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指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黑格尔的圣经。《精神现象学》不仅是西方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文本来源;《精神现象学》描述的世界历史与中国哲学也有密切的相关性。当今的中国哲学界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西哲学的对话和交流,《精神现象学》无疑是中西马对话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栏目的四篇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认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的角度,探讨《精神现象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启迪,以期推动对这部重要经典的深入研究,以及共同文本基础上的哲学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上一世纪初,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写下了他那不朽的巨著《精神现象学》。从此,一门崭新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新学科诞生了。关于这门新学科的性质、内容,恩格斯解释道:“精神现象学(也可以叫做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做人的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5页)这段话不但是对黑格尔这部著作的介绍、肯定,而且也是对精神现象学这门新学科的承认与提倡。黑格尔是自己时代的哲学家。近200年前的欧洲是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个时代的哲学主题是对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亦即社会本体论—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伟大的哲学先圣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发表一百八十周年之际,重温这部天才的著作,对于认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本质,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高峰.《精神现象学》则是黑格尔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所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第一次都是在《精神现象学》中表达出来的,以后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都是在《精神  相似文献   

10.
波兰著名哲学家罗曼.茵加尔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是最早将现象学原理引入美学和音乐美学领域的学者,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位。他的现象学音乐美学理论,集中体现在《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中。在这部论著中,他围绕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讨论了音乐作品与其演奏、感受、乐谱的同一性,音乐作品本身的同一性,音乐作品的本体性等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层层剖析,最终提出了“音乐作品是纯意向性对象”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诚毅"精神既是陈嘉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特色内涵,是我们坚定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的动力。在新时期,存在对"诚毅"精神认识不足,对内涵挖掘不深的问题,合并高校的历史和现状也给发扬"诚毅"精神造成了一定障碍。为此,应以体现"诚毅"精神的嘉庚特色建筑,构建校园文化的物化层面;以"诚毅"精神为内核,构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以"诚毅"精神为载体,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从而构筑以"诚毅"精神为灵魂的、有集美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生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是由古代生发、流传下来从而制约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东西。人类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传统 ,并在历史进程中发展传统。在 2 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 ,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积累、熔铸和发展的光荣革命传统 ,主要体现为北大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等一些群体和个人精神  相似文献   

13.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形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3年6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7届会议上申遗成功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向世界展示了其“突出普遍价值”、独特性和唯一性。文化景观类型的世界遗产不仅包括外在的、有形的物质要素,而且蕴含内在的、无形的文化内涵,两者密不可分。物质要素是文化景观的“形”,文化内涵是文化景观的“神”,文化景观形神兼备、以形传神。文章从“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景观系统解析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物质要素的“形”,以梯田稻作为核心的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其文化内涵的“神”,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之所以列入世界遗产的最根本原因。通过解读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本质,可以为其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最长的韵文《芙蓉女儿诔》中的典故英译的比较分析,说明在处理象典故这样一类富含文化背景的语言单位时,异化是极其合理必要的,而处理形式上最宜采取直译加注。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6.
"洪纯彦逸话"是朝鲜朝中后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朝鲜译官洪纯彦的传说,而这个传说不但与历时200年的"宗系辩诬"的成功及"壬辰战争"中明军的出兵等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互文性,还与改革开放后中国朝鲜族著名小说家金溶植的历史小说《报恩缎》有着极为密切的互文性。尽管"洪纯彦逸话"以及以此为蓝本的《报恩缎》与历史真实不尽相符,但从中可以领略到朝鲜人民以至中国朝鲜族人民心中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及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亲华感情。  相似文献   

17.
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强调内容的正统性,注重诗歌教化作用,注重诗人自身的人格和学识修养;第二,在诗歌的创作方面,注重创作之法,但又不拘泥于死法,而是求"妙"、求变和求新;第三,在诗歌的艺术风格方面,提出了"气韵说",在价值观上持去俗崇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和思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关系的角度研究资本的本质和运动。韦伯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带有浓重的德国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色彩。韦伯的研究证明,西欧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伦理以及这种伦理的传播制度不仅对资本主义形成所需的种种特定历史条件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身就是特定历史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斯·韦伯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延安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延安时期。从文化的角度看,它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批判继承和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风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始终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它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石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样,已成为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促进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当前,石油精神是石油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抓手,是石油高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助力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现的重要精神养分。石油精神在石油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具体内容包括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文化、忘我拼搏的行为文化、艰苦创业的环境文化、科学求实的学术文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文化。在新时代,石油精神可通过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注重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三个有效途径来推动石油高校文化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