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追求生存自由的社会性动物──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范景华一古希腊德尔菲城阿波罗神庙的墙壁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这与其说是一句著名的格言,不如说是西方哲人给后人留下了一道世界级的艰难课题。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李尔王在极度愤怒和痛苦之际又大声...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以它无比丰富的内容和优美绚丽的艺术驰名世界,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张大千先生是我国第一个长期临摹敦煌壁画,并将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发扬光大的专业画家。张大千对敦煌壁画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莫高窟作了科学系统的编号;其二,对敦煌壁画作了系统研究,并将这一艺术珍宝向社会作了生动感人的宣传;其三,揭示了敦煌石窟画下藏画的奥秘;其四,推动了敦煌艺术保护与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早期两河流域研究中,特别是涉及有关早期两河流域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讨论,“神庙经济”、“神庙国家”或“神庙城邦”论依然有着意味深长的生命力。其核心看法认为,在最早的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社会政治制度乃是以神庙为中心的神权政治,神庙占有全部土地,控制全部经济,这种典型的神权政治及其变形对后来两河流域政治经济传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其表达足够简单直接,“神庙经济”论成为把握早期两河流域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方便标签。通过学术史的梳理和对有关证据的重新审视,有理由认为作为一种理论模型的传统“神庙经济”论已经基本寿终正寝。另一方面,对两河流域早期神庙及其经济和社会地位的讨论仍然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涉及早期两河流域神庙的新近研究表明,虽然还没有成型的迹象,同样以神庙为关键的新理论可能正在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对当代中国经济腾飞的理论阐释有可能对构建一种早期两河流域研究新的“神庙经济”论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岭南“俗鬼”历史悠久,晋代葛洪等医家进入炼丹,中药与巫术并行。五代南汉时用药在治病中所占比重加大。宋代以降,广东仕宦根据王朝政策设医学机构推广用药,并建立医药神庙教化民众。两者背后均需要药材支撑,刺激了广东药材市场活跃。明清仕宦鉴于医药神庙具有心灵慰藉和药签施药的双重效果,积极参与修葺与新建医药神庙活动,并撰文进行新的解读,医药神信仰逐渐民俗化。  相似文献   

5.
据后弘期藏文史籍记载,松赞干布时除兴建大、小昭寺两座佛教寺庙外,还在吐着全境修建了众多佛教寺庙,此即所谓四茹边压寺、四再压寺、四压肢寺、九对治寺等等。对于松赞干布时这些大规模兴建神庙的记载,学术界往往持信疑参半态度,且认识上也存在较大分歧。一些人认为这些神庙当属佛教寺庙性质,并将其作为松赞干布推崇和发展佛教的证据①,一些人则认为这些神庙当时应是受本教观念支配而兴建的②,而另一些人则根本对当时是否建有如此众多的神庙表示怀疑③。毫无疑问,弄清这些神庙是否得到兴建以及其兴建之性质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6.
《赵城藏》是金代解州天宁寺开雕大藏经版会募刻,由高僧祖圆主持其事,在解州,猗氏、赵城、文水等地雕印的一部大藏经.从金皇统九年开雕,至大定十三年,历时三十年始告完工.当时保存在赵城广胜寺,不为世人所知,故金、元、明、清藏书目录从未著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广胜寺发现此书后,立即引起中、日佛教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据蒋唯心《金藏雕印始末考》、全藏应为六千九百数十卷,其时尚存四千九百五十七卷.1942年日本侵略军向广胜寺进犯,妄想掠夺这部稀宝,我太岳军区部队  相似文献   

7.
古埃及妇女在神庙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职能和地位.新王国以前,古代埃及妇女在神庙里只是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从新王国开始,古代埃及妇女,特别是王室的女性在神庙里,尤其是在阿蒙神庙里的地位迅速提高,在第三中间期和王朝后期甚至居于阿蒙神庙的领导地位.不过,这种表面上的显赫是以服务于男性权力欲望和经济利益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壁画创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美成 《北方论丛》2000,(4):95-101
肇始于北京机场壁画的中国新壁画运动,二十年间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深化改革而在自我调节中稳步前进,取得了成绩和经验,也有在不足与纰缪。跨入新世纪,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建设,将为壁画的创作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作者公共艺术形态的壁画艺术的未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是壁画家、建筑家、环境艺术家和城建管理者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以菱格画最为著名。菱格画题材多源自宗教,其画面元素亦常与宗教教义联系。菱格画的独特形式在克孜尔地区繁荣,除宗教因素外,也应与该地区偏爱菱形格的传统有关。菱形格在其他地区也被广泛运用,并有较丰富的遗存。菱形构图画面,其突出优势之一是利于石窟壁画的大面积绘制,以满足宗教传播需要。克孜尔石窟菱格画独特面貌的形成,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李白与杜甫的咏画诗歌中描写过盛唐山水壁画风采。李杜所咏的山水壁画大多为无人物的纯山水画,说明盛唐时期的山水画已从人物画背景中脱胎而出。李杜所咏的山水壁画大都为带有隐逸色彩的名山胜景或海隅福地,这与盛唐文人们游心仕隐之间的人生观不无联系。盛唐山水壁画一扫晋宋纤弱画风,变体为劲墨挥洒的雄健画风。盛唐时期的山水壁画大都采用全景式构图原理,色彩方面则主要盛行青绿山水画法。  相似文献   

11.
数百年来,在山西的许多地方,特别是晋中、晋南地区,流传着许多大同小异的关于“分水”的传说,它们并不像表面上被人们以为的那样荒诞无稽,或者像被后人附加的那样具有政治反抗的寓意,而是凸显出当地非常重要的水资源利用问题,直接关系到区域地理、社会制度与国家制度、社群关系等等。同时,这些故事的产生本身就是历史过程的一部分,成为表现某种权力关系的象征性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太原晋祠、介休源神庙和洪洞广胜寺的个案,试图显示乡土社会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以及为协调这一关系而逐步确立和完善的制衡性制度。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并不把分水问题仅仅看作简单的人口—资源关系紧张的结果,而将其放在公共资源或公共物品产权界定的问题框架中去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热贡 (今青海同仁县泽东 )艺术大约始于元代。相传 ,早在萨迦法王八思巴时 ,西藏佛教上层曾派著名高僧 ,知名藏医年庆唐拉丹科隆务瑜伽师拉杰直合拉洼 (俗称阿米拉杰 )前往安多 ,特别是热贡一带传布佛教。这位尊者也同时把西藏的画师带到了热贡 ,他们一边传布佛教 ,一边在一些寺庙绘制壁画、唐卡 ,用形象、直观的方法来宣传佛教的教仪 ,受到人们的欢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 ,各种寺庙纷纷建立。大批新建的寺庙需要绘制壁画和唐卡 ,随之也就出现了大批的画匠。热贡艺匠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既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热贡藏传佛教艺术 ,又…  相似文献   

13.
伊丽莎白时期的七位"大学才子"在借鉴希腊罗马戏剧的基础上,传承了乔叟的写实主义传统,创立了英国的悲剧和喜剧,对莎士比亚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莎士比亚创作了历史剧、悲剧、喜剧、传奇剧和悲喜剧,丰富了英国戏剧类型,也对英国语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克孜尔石窟     
《中文信息》2008,(5):109
克孜尔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里。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石窟寺建筑及雕塑毁坏严重,仅一些壁画保存较好。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窟有80多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在雅典帕特农神庙壁廊内墙的中楣上,有一条长达160米的浮雕饰带,整条饰带环神庙一周,距地面约十二米,由114块高约一米的大理石板组成。石板上刻有表现行进中的人马队列游行场面的浮雕,浮雕上共有五百多位人物,一百多只马匹还有包括牛在内的其它一些动物。浮雕中的游行队列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16.
《中文信息》2008,(5):111-116
薄荷片推荐:敦煌.可以说是世界艺术家的圣地.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在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石窟长约160O米.高50米.重重叠叠.密如蜂房。它保留了前后历经1000多年的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朝代的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米兰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的题材、风格等问题进行探讨的同时,在对中外学者不同学术观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有翼天使”壁画是佛教题材,但它具有犍陀罗艺术风格,这证明文化交流是双向和有取舍的。  相似文献   

18.
新疆米兰佛寺壁画:“有翼天使”邱陵本世纪初,新疆米兰佛寺中具有古希腊罗马艺术风格的"有翼天使"壁画像,在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的手下揭开。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当时欧洲的文化界学术界。从此,"丝绸之路"上的米兰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成为研究东方的学者们十分向...  相似文献   

19.
《中文信息》2008,(1):43-47
薄荷片推荐:名中外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台葬陵,是呈扇面形分布在长安北部的“关中唐十八陵”中最西端的一座,它由三座巍峨挺拔的山峰组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峰峦珏翠,石雕如林,有唐代帝陵之冠的美誊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号称乾陵文物三绝的唐三彩,唐基壁画和石椁线刻画,感受鼎盛时期的唐朝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叶庆兵 《天府新论》2021,(2):140-149
《楚辞·天问》为屈原根据楚先王宗庙壁画而作,经历了从图像到文本的过程。这一生成过程对《天问》的文本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天问》集天文、地理、神话、传说等内容于一体,在文本上具有极大的综合性。这是由于具有宗教作用和训诫意义的宗庙壁画本身含有这些内容,屈原据图而作,自然受其影响。《天问》内容丰富,但在结构上有清楚的层次,从出土汉画像石来看,层次分明亦是壁画的通例,《天问》的结构安排也应与楚宗庙壁画有关。《天问》虽是据图而作,但却不是“述图之作”。屈原在创作《天问》时,一方面客观呈现壁画内容,另一方面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并调动个人的知识储备。这些内容融入《天问》中,使得《天问》据图而作的线性叙事结构被打破,从而造成文本“不次序”。总之,《天问》的文本特征多与其从图像到文本的生成过程有关,其文本所存在的问题也应放到这一过程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