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浦忠成的《台湾原住民族文学史纲》,注意原住民文学的特点,处处让人感受到与汉人殊异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模式。三本“台语文学史”将方言文学看成是台湾的特有文化现象,将台湾文学研究扩大到很少人问津的领域,但认为只有母语文学才是台湾文学,这就有排他性。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区域文学史编写,以人文地理或历史地理为标尺,文学史在名称上多用“县”或“市”而少用“地区”,这便受到视野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台湾原住民文学(包括口传文学和汉语写作)是台湾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口传文学作为其原初的文化资源,其实就蕴蓄了原住民身份的自我认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崛起的原住民汉语写作从争取民族自我命名到张扬族群文化生存的权利,凸显了原住民身份书写的诉求。山海书写则具有族群身份认同的意涵。都市和山海的对峙,汉原对立彰显了原住民的生存困境,而汉原融溶的愿景将为台湾原住民文学增添新质。  相似文献   

3.
生态美学的研究在欧美是学术的热点之一,我国生态美学与文学思潮最早兴起的地方是台湾.台湾生态文学受到特殊而历史悠久的原住民文化及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报导文学风潮的影响,进而将环境生态与人文思想结合,表现出其独有的美学特质.这些特质统一在"生态文学"或是"自然写作"的名称之下,形成台湾生态美学的主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绩来源于区域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和文学史批评的不断增长。区域女性文学史写作是对传统的文学史理念和写作模式的突破,也是对女性文学史批评的细化。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女性文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化生态研究等多种批评融合视阈的产物。区域女性文学史,是在区域的地理和文化版图上绘制“女性文学地图”,探寻女作家的“地理籍贯”,开掘女性文学的“地理基因”,阐释其具有“区域地标”意义的地理意象,探寻女性文学的地理叙事特点,发现女性文学区域性文化和审美差异,从而建构中国女性文学生态化格局。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阿垅在17年阶段中的诗歌文学创作基本是以所谓潜在写作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梳理并归纳诸如阿垅这样在文学史中被遮蔽的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就具有了实际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讯》是台湾1980年以来最重要的文艺期刊之一。《文讯》资讯报道从岛内扩及大陆、海外华文文学,其经年刊载的文学活动、出版动态、人物近况等,文史兼备地将台湾文学生态、文学思潮、文学创作与社会风尚的呼应关系、作家的世代交替等显现出来,突破资料的工具性框架,构建了书写台湾文学史的基础,隐约型塑当代台湾文学的历史版图,呈现出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台湾原住民文学包括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两部分。口头传统与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的关系不单单是源与流的关系,应该说当代台湾原住民书面文学是台湾原住民口头传统历史的叙述的文字发展",更是口头传统的历史延伸,两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独一无二的审美气质。  相似文献   

8.
论20世纪90年代台湾小说中"酷儿书写"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小说中的"酷儿书写"始于20世纪60年代白先勇等作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邱妙津、朱天文等为代表的新世代"酷儿"作家,一反传统"酷儿"书写的悲情和自恨,改以昂扬自信的笔调探索"酷儿"情欲和性别的游移流动,大胆描绘"酷儿"自身独特的性感经验,从"边缘"发声,挑战中心和权威,采取一种边缘化的写作策略,以"出走"的行动叛离中心找寻自己,以激烈的"自杀"的手段对中心提出抗议,以"谐拟"的方式来颠覆中心的建构.她们的"异端书写",冲击了理性规约下的性别藩篱,并以女性主义的立场在文本中呈现各种"酷异"的情欲状态的组合和迷乱的身份认同,在充分开放的情欲场域中,凸显出汉语写作中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长期潜伏着的、被压抑的"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9.
台湾原住民文学最初集中于政治抗争的层面,与本民族母文化有所隔阂.经过自我省思,许多原住民作家不再拘囿于此,而将主要的笔触用于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所累积的族群生活经验和智慧,肯定其特有的"自然世界观"和传统价值观念.他们以此重建族人的自尊和自信,并处理了现代文明和传统价值的两难困境、少数民族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小我"和"大我"的辩证关系,使其文化之根深扎于民族的沃土中.  相似文献   

10.
论台湾原住民作家对原住民生存价值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的创作队伍都表现出相同的倾向:所有作家的创作都显现出人文精神角度和对原住民生存价值终极意义的关怀。这种关怀是原住民作家为原住民族追求生命价值的使命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