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茅盾在提倡文艺批评的战斗性的同时,提倡文艺批评的科学性。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统一起来:“至于评论家,拿辩证唯物主义当做一支标尺,以此衡量作品,这是最拙劣的做法。评论家即使已经成熟到能把唯物辩证法成为自己的思想方法,但也不可自信他对作品的评论百无一失。理由很简单,作家是就其生活经验来写作品,评论家如果没有同样的生活经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如何能判定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是否真实?”①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一篇文艺作品必须思想也好,技术也好,然后能够说它一句‘艺术的完成’。”②他十分鄙弃那种庸俗的“两分法”:“我们尤其觉得现在流行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术界在对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思想展开研究之时,往往忽略了其文艺批评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对前人思想精髓的继承而形成的,其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的文艺批评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是那么“传统”却又如此“现代”,因而分析周作人1927年以前的文艺批评及批评思想,尝试探求它既“传统”又“现代”的缘由就显得尤其必要。周作人的文艺批评可在较为外在的形式、韵味层面和较为内在的思想内容两个层面上考查。他的文艺批评在文体形式、语言韵味及审美情调上更多地汲取了传统的养分,而在批评的内容和思想上由于对“人”的发掘和关注而更多地体现了其现代特征。此时周作人的基本批评心理和态度是指向社会与人的“启蒙”,而且从启蒙的角度看周作人的观点至今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4.
李健吾的文艺批评思想是我们现代文艺批评史上一宗宝贵财富。他化名刘西渭,开始文艺批评活动于三十年代初,直到八十年代,近五十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批评文字。 仅仅考察李健吾在三、四十年代的文艺批评,我认为他在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的成就就有这么几个主要方面:首先是他对文学新人气息的敏感,发掘、彰显了一大批文艺青  相似文献   

5.
成仿吾以康德美学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在文艺批评本体论上,他以康德哲学认识论解释“客观”、“自我”等概念,指出文艺批评是“自我”的表现;在文艺批评建设论上,他提倡以“反省”的方法,借助“合目的性”概念,从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文艺批评理论体系;在文艺批评方法论上,他提出了以“同情”为批评方法和批评态度;在文艺批评对象论上,他从康德哲学关于“美的艺术”理论出发,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价值在于作品的能引起想象力和知性协调自由运动的“论理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总之,在康德美学背景下进行观照,成仿吾文艺批评观体现出相当的严谨性和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文艺批评,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论,另一种是主观论。客观论的批评主要偏重于作品自身的价值判断,主体的作用仅仅在于作品的思想内容阐发的是否精当、透辟,令人信服;新崛起的主观论的批评,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强调以主体为尺度,在文艺批评中高扬自我,文艺批评成了批评家的主观构想。这两种批评观,从某一方面说都有它的合理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又都失之偏颇。我们认为,应该在审美主客体的同构关系中把握文艺批评,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判断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鲁迅从来没有发表过有关美学的专题论文,但由其丰富的文学著述中,可以得知他的艺术观或美学思想;而一九三四年,他在回击当时上海所谓批评家对进步文学诬陷诽谤的一篇杂文中,却更全面地揭示了他的美学观点.他说一些批评家,“他们往往用一个一定的圈子向作品上面套,合则好,不合就坏.”并且说:“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文艺批评家。他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艺评论文章。当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便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文艺批评的实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学习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开展文艺批评,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文艺批评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文艺批评和创作一样,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但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可以说,带着强烈的感情去感悟和评论作品,是鲁迅文艺批评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朱熹不仅哲思渊深,且广涉博览,其文艺批评思想丰富而独步。"文从道出"成为其文艺批评的本体建构;"心统性情"倡言以"心"为主体;"法度即自然"的创作观尊崇法度也推崇自然;提出"得意妙神,以寄真赏"的鉴赏观;强调"观乎德性"的价值观,其文艺批评思想彰显出对自身生命及艺术精神的独到理解。  相似文献   

11.
美是沈从文艺术世界的核心,他善于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来探索作家的审美追求。沈从文认为,诗歌艺术的关键在于"文字技术"与"形式韵律",文体成为其审美批评的测度。从而,沈从文文学批评成功地超越"政见"、"商业"与"友谊"的羁绊。沈从文审美批评的成因与楚文化的熏染以及他唯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何国瑞先生的文学批评 ,要求文学作品符合他固定的观念 ,表现出教条化的特点 ;他的批评实践表明他更看重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抽象本质 ,是一种“近乎”阶级斗争工具论的文学观 ,难免落入“一个阶级一个典型”的老套  相似文献   

13.
李健吾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堪称神韵独具.他在批评观念上汲取了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印象主义的诸多营养,对文学批评的本质、目的、基础等方面都有独特见解,值得人们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从外部空间到外部思想——福柯对于主体的解构策略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柯对于空间问题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他对知识与权力的批判中。在其早期作品中,福柯发现空间其实已经成为权力与规训的场所;而自我也早已被隐匿——于是,主体需要被批判,也需要被解构。故而,基于解构主体的考虑,福柯向"外部"寻找批判的力量。经由尼采、巴塔耶,福柯发现了"异质空间",也发现了作为文学的"外部";而布朗肖更是给予了福柯以极大的启发——福柯称其思想为"外界思想"。然而,福柯的著作表明,其实他也是这种"外边的思想"的代表。可以说,经由文学和语言的探索,福柯发现了"外界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是福柯主体解构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 ,引入西方原始思维理论的视野和批评方法 ,通过“想象”这一概念来揭示屈骚的文学特征 ,使该文大大超越了渊远流长的传统屈骚批评。这是一篇于实际批评中充分显示“中西融通”的理论意识的佳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俄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别林斯基对俄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文学思想却长期遭到严重曲解。因此,重新认识别林斯基的文学思想,正确评价他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或许是对这位批评家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麦克尔·怀尔丁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新派”作家,也是澳大利亚“新左翼”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他主张重拾作品的社会政治意义;反对“新批评”将文学作品与社会政治语境隔绝的做法,主张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对话;摒弃“新批评”僵化而冷酷的形式主义,强调对“人”的关注;认为“新批评”学者撰写的文学史过于狭隘,主张重写激进文学史。  相似文献   

18.
金荣权 《南都学坛》2002,22(5):52-55
汉代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批评反映了汉人的文学批评思想和文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人品定文品,肯定屈原及其作品者目之为“忠贞之臣”,而贬之者则说他是“狂狷之士;司马迁透过屈原的作品发现了一个“怨”字,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的创作动因论;以儒家诗教原则和儒家经典为标准对屈原作品进行评判,反映出汉代以政教为中心的实用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魏了翁的理学思想呈现出对朱子学、心学、事功学等各家学说的综合与兼容,他的文学思想深受其理学思想的影响。他继承理学前辈的传统,重道轻文,强调主体的道德涵养;主张才学合一,重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提倡"自得"的读经方法,反对舍原典而重传注;承续传统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理论,肯定平淡中和的文学风格;他在用世思想作用下,格外强调文学的政教功用。魏了翁的文学思想不仅自成体系,并且充分地践履于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