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乡愁"、"乌托邦"这两个概念都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乡愁乌托邦作为1920年代的情感结构的核心概念,它具有两个向度:乡愁指向过去的乡土中国,乌托邦却指向未来社会制度、人类合理的生存状态。乡愁乌托邦其实就有了过去和未来叠合在1920年代当下的特征。过去、未来和当下相互叠合的时间结构,城市和乡村的相互交织、紧密缠绕的空间结构,共同建构了1920年代乡土小说的情感结构。关注乡土中"人"的生存状态、主体生命价值和对乡土的眷恋纠缠在一起,成为1920年代乡愁乌托邦的核心指向。这对全球语境下文学创作的本土化也具有一定的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承载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全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乡愁里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道德传统,是一代又一代人美好记忆的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赋予乡愁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使乡愁成为当今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深厚源泉,让人们在记住乡愁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乡愁是乡愁主体的思乡情感,是现代化进程中涌现的文化形态,是家国情怀与政党使命在国家建设乡村过程中的交融,反映出乡愁主体的公共精神和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家乡是乡愁的载体,重返家乡是纾解乡愁的有效方式。重返家乡是乡愁主体以家乡为指向,在精神、身体和实践层面实现价值回归的过程。重返家乡在主体维度包含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在场域维度包含时间、空间和实践的衔接,由此,重返家乡具有衔接传统与现代、勾连过去与未来、融合城市与乡村、他乡返回故乡、流失转向回归、离乡转向返乡等表现形式。新时代的乡愁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发挥党组织的统合引领作用,激活乡愁的情感动力,促进乡愁主体返回家乡,规范乡愁的实践行动,整合乡愁资源,防止精英俘获和价值断裂,重构家乡的价值体系,在乡村振兴中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在"五四"现代文论中正式界定与使用."乡愁"语词的文学家.他自身的创作也多有涉及乡愁主题.但他从不肯轻言"乡愁",对传统的文学范式保持着警惕与界别,不过从他的旧体诗里可以看到与传统的惯性对接,而新文学创作中,则将此乡愁情结扩大为一种忧愤深广的情怀,无疑是对传统乡愁主题的变异处置与升华.  相似文献   

5.
正"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乡愁",道尽了多少海外游子的心声。如今,作为无锡杨氏的代表人物,身居台湾的杨世缄先生用来寄托乡愁的则是一批珍贵的文物。2020年9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跨越海峡两岸的文物捐赠仪式在无锡博物院如期举行。受杨通谊之子杨世缄先生的委托,在无锡市委统战部、市文广旅游局、杨氏家族代表及法务人员的共同见证下,这批静候多年的文物终于回家了。杨世缄先生也通过网络见证了祖传文物回归他那魂牵梦绕的家乡——无锡。无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德荣盛赞杨世缄先生:捐赠善举不仅甄显了杨氏家族文化深厚的历史传承,更彰显了"敢创人先、坚韧刚毅、祟德厚生、实业报国"的新锡商精神,表达了在台湾的广大无锡籍乡贤对故乡的拳拳赤子之心,对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促进无锡与台湾间文化交流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于是以"乡愁"为标签的乡村旅游开始日益盛行.池州市杏花村是集盛唐诗酒 、山水农耕 、传统民俗和江南村落等传统文化为一体的乡愁旅游区.通过对景区游客满意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从高到低依次是旅游资源 、其他要素 、旅游设施和接待服务.建议杏花村从突出景区特色 、涵养乡愁文化 、完善基础设施 、形成场所精神 、推进智慧旅游 、提升服务品质 、强化品牌意识 、守护心灵家园等方面进一步打造乡愁元素,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让游客看得见乡愁,体验到乡愁,并产生新的乡愁,最终实现景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余光中《乡愁》和洛夫《边界望乡》为台湾乡愁诗歌的“双壁”。两位诗人都有着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又不约而同走过由“西化”向传统回归的诗歌创作之路,时空阻隔所产生的乡愁为《乡愁》和《边界望乡》共同表现的内容。余光中《乡愁》在一静态的情境中创造完成,所表现出的乡愁情感具有普适性、共通性;诗作结构整齐,节奏静缓,意象朴素明朗,语言体现了一种纯净之美。坚持创造性为诗歌生命,洛夫近乡情怯而作《边界望乡》,抒发的是极具诗人个体性的乡愁体验;诗行参差,结构跌宕,节奏激越,意象新奇,诗歌语言散发出魔性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在向世界展示那个充满罪恶、正在走向毁灭的旧南方的同时,又在其作品中极力探索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作为重建他理想中的南方的价值基石.这就是他一直赞扬的人性中善良、诚实和忍耐的一面.在他看来,体现在人们身上的这些古朴的美德是旧南方的希望所在,能够引导旧南方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兴起于我国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乡愁、怀旧情绪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从它的产生原囚来看,确切地说,它往往是社会发生变迁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通过对过去的重构和再造,不自觉承担起了对人们所遭受的文化伤害的"救赎"与抚慰功能.而以健康、理性的文化心态去面对当前的文化矛盾,是走出文化乡愁情结,重整中华文化气象,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台湾20世纪50年代后,文学“乡愁”强烈地显现出“遗民”内生性“故乡原型”的原始驱动力和顽强的中国民族意识。台湾文学的“乡愁”演绎着对中国文化之“根”的追寻和民族国家认同之思。分析台湾“乡愁文学”中的遗民情结,并由此影响两蒋时期在台湾岛内外社会政治因素关照下的“故乡原型”意象在文学“乡愁”中的独特存在,揭示台湾“乡愁文学”叙事中,“战斗文学”面具下“怀乡”的“乡愁”叙事、“女性文学”凄美牵魂的“乡愁”叙事和“无根”文学在原乡时空叙事下“乡愁”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学乡愁的相关书写十分繁盛,从鲁迅和周作人的示范开始,就极力克制私人化的情感倾泻,倡导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国民改造式的乡愁表达。对Nostalgia一词内涵中单纯的怀乡病的否定是中国式乡愁具有的向外之现代性与向内之现实性,现代性的一面是中国式乡愁与19世纪以来的国外乡愁书写的应和,蕴含着对人类精神故乡和未来发展的指引性的一面;现实性是指中国式乡愁对现代中国的社会有深切的关注,有立志于改造社会,启蒙民众的内部之用。在左翼文学界对乡愁的书写如火如荼之际,乡愁也进入了电影的视野,尤其是战争和灾害损害下的乡村格外受到关注,通过影视的再造,个体的故乡记忆和乡愁书写与家国乡愁同频共振,乡愁转变成了国愁,起到了团结民心、民族认同的作用。遗憾的是,学界对乡愁理论的提炼远远滞后于乡愁的文艺书写。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南方女性的成长是凯瑟琳·安·波特中短篇小说中的一大主题.选取<旧秩序>小说集中的几个中短篇,运用成长心理学,分析南方女性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成长历程从自发反叛压抑人性的旧秩序,到奋力挣脱强加于女性身上的"他者"形象;从彻底与旧秩序决裂,到离家远行,寻找自我.  相似文献   

13.
杜甫蜀中诗自中国文学史以降第一次正式书写"乡愁"一词,并有大量乡愁主题诗歌传世.杜甫理所当然地成为乡愁文学的一代宗师.他不仅归纳与创造了"乡愁"这个语词,而且实现"诗意的栖居",在蜀中浣花溪畔等地写下大量意义宏深、悲剧意识彰显的乡愁文学精品,堪为后世典范.杜甫实为华文乡愁文学的"鼻祖".  相似文献   

14.
文化乡愁是一种带有偏执性倾向的文化心理情感范型.郁达夫散文笔下故都的秋天传达了作家悲秋心理背景下的文化乡愁.悲秋是郁达夫文化乡愁的心理表征,它来自于作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体认和对文化传统的深深眷恋,折射出郁达夫对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的执著守望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在对知觉认同观念解构的基础之上,文章把社会认同划分为三个类型和三种秩序,即混沌的对民族和国家的初级认同是认同的物理秩序,可变动的对民族和国家的中级认同是认同的生命秩序,象征的对民族和国家的高级认同是认同的国家秩序,高级认同的标志是新的行为圈的出现,包括"劳动产物"、"文化对象"、"被知觉情景"三个要件。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就是这三个类型和三种秩序的连续发展和进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本质是知觉认同观念的形成,构建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国家秩序。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中国文论开始有了"回家"的冲动,产生了我们的乡关在哪里,我们的文学思想传统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由于西方文学观的巨大冲击,真正具有丰厚本土资源、富于文化"乡愁"的游子情怀,又兼思想家与文学家于一身的文论成功人物并不多见,而徐复观正是这样的新儒家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7.
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目前的工作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表示城镇化就是需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回归到人身上就反映出了具有当代特征的乡愁问题。本文分析并总结了乡愁的内涵,简述了环境哲学对乡愁的阐释,介绍了各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对乡愁金星的研究分析,总结得出乡愁的意义所在并指出了研究乡愁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到乡愁问题,指出地区发展要“留住乡愁”。从哲学角度看,从传统乡愁到现代乡愁,再到留住乡愁的变化隐喻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现代乡愁不仅包含着传统乡愁所体现的对故乡环境和文化的怀念,也蕴含着对盲目追求现代化的担忧和反思。从现实角度看,乡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路标和灯塔,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温度计。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的振兴,也是文化的振兴。一方面,物质和文化的振兴为“留住乡愁”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留住乡愁”也要求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民族村寨旅游者游记的质性分析,阐释传统的乡村作为旅游世界中典型乡愁旅游场的逻辑,借此理解人们为何乡愁旅游,并解析该乡愁旅游场要素构成。研究发现:乡愁旅游场由乡愁自我心理场和乡愁旅游环境场构成,而乡愁旅游环境场主要包括环境场气氛和乡愁触发物;环境场气氛属于环境场中“物”的符号意义指向,以肇兴侗寨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气氛主要表现为“淳朴”“生态”“宁静”“祥和”“神圣”“吉祥”“团结”“和睦”“友爱”“有归属感”以及“历史悠久”等特性;乡愁触发物则包括乡村性的景观和物件、具有历史感的生活场景与事件、唤起记忆的其他感官输入、传统的仪式以及本真性的社会互动等。  相似文献   

20.
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哲学应首先有所作为.哲学的作为首要的是对"以人为本"之"人"的批判.在语言批判中,人为诗意语言所言说;在思想批判中,人成为西方思想的主题,民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主题.因人自身在民的思想主题中被遮蔽,现实批判具有现实性.在现实批判中,哲学回答了思想主题从"民本"到"人本"的可能性,但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的人,是对过去思想的扬弃中形成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