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和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追求,两者之间虽然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但其差异性也不可忽视,在个体要求、社会关系、国家治理、自然伦理及自我发展等方面,和合文化与和谐文化都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和谐文化不是和合文化,而是传统和合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中华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亚文 《江汉论坛》2007,2(2):17-2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华古老的和合思想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进一步凸显出来.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和谐文化"的概念,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导向和价值目标.那么,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究竟是什么?它与和谐文化建设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国传统的和合思想会焕发出如此巨大的时代魅力?这些都是我们在重新探讨和阐释和合思想特别是在思考和研究和合思想与现时代的关系时需要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和合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和谐理论的全面批判总结和开拓创新。其和合思想的形上根据是宇宙之太和;其和合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和而不同、融突和合;和合思想的价值理念是"和以致生"。王船山的和合思想为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智慧指导。  相似文献   

4.
和合实践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具有学以致用的品格,在把认识论转化为实践论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用一源的特征.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实践论特征,指出和合实践论所具有的当代价值,为当下的文化研究提供方向与动力.  相似文献   

5.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形态,武术文化中的武德思想及和合观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价值,武德可以提高国民的现代民族意识;和合观可以指导国民建立社会发展整体思维观。  相似文献   

6.
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庸”传统与“和合”理念。文化强大的导向功能决定了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协调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化解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创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和谐的文化意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哲学意蕴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和合:普遍和谐维度上的现代价值体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文化传统,基于“天人合一”、“尚中贵和”、“礼之用,和为贵”、“修身正心”、“协和万邦”等主张,广泛确认并追求普遍意义上的“和谐”。亦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心灵的和谐;民族、地区间的和谐。“和合”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本质上正是“和合”文化发展的现代形态。当今社会,确立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和平共处的现代发展理念,“和合”文化传统都有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的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8.
于瑮  尹文嘉 《学术论坛》2008,31(1):165-167
多元文化主义所关注的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是当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促进民族文化多元共存与和谐文化建设方面有重要的社会治理功能,对当前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当英 《江淮论坛》2009,(4):104-107,185
“和谐社会”观念深入人心,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的统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注重个体内外兼修,倡导群己和谐,追求社会结构整体平衡。当前,中国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两极分化、失范、信任危机等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儒家关于公平与正义、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处理等思想可以给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一定的启迪与相应的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出发,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首先从总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观.其次从个人自身和谐、社会内部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三大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想.最后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两个关键内容,官民和谐观和价值和谐观.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文化表演的舞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和谐。早在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期间,诸子百家学说虽然没有形成明确的“和谐社会”的思想概念,但其思想都指向“社会和谐”,可以说是今天“和谐社会”在观念上的最早萌芽和文化渊源。其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是古人的天下观和天人合一思想。其思想内涵包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自强不息,修身正己的社会人格;义利协和的社会准则;务本节用、重农富民的生计原则等。这些思想对于形成文化中国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具有和谐的特征.从以人类为社会主体的角度出发,传统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自身内外的和谐四个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对维护当时社会的安定、保证生产的正常发展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如果对这种思想做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解释和发挥,应该说对现在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对传统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礼乐思想对于历代社会的和谐稳定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建设现代和谐文化,离不开礼乐文化。现代社会所需的礼乐文化,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先进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古代礼乐文化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观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主体性地位的不同理解。由传统发展观中体现的人类主体性地位绝对化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中人类主体性的重新定位。在我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对人与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个体与自身的关系这三方面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正确"待物"、"待人"、"待己",促进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等多维度协调统一,共同发展。其中,推动科学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科学创新将充分发挥其在建立人与世界和谐关系中的作用。科学创新创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自由全面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二者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填补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空隙。和谐社会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凸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际操作意义,并且深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8.
陈爱华 《河北学刊》2002,22(3):40-44
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探讨并发展了卢卡奇关于自然的社会本质的思想,阐释了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本质,为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确立了理论前提,指出自然的社会中介和社会的自然中介是人与自然关系互动的伦理机制。他们汲取了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思想,揭示了“控制自然”观念的内在悖论,探索了超越控制自然的观念的内在悖论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权和保障权利的社会。权利结构的分化必然引发社会的分化,而权利的和谐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正义的社会要求社会制度安排保障权利的公正和谐,权利的公正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实质。在改革进程中,权利结构的分化整合及其制度建构,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议题,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在权利与责任对等基础上实现权利和谐的社会制度建设时代。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价值观,是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国文化、中国革命和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