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台湾红学研究史上,林语堂的《平心论高鹗》是一本有影响、自成一家之言的红学论著,林语堂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真伪及如何评价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而非高鹗,高鹗只是依据曹氏残稿进行"整理补订"而非"续作"。他从"补"与"续"的内涵、《红楼梦》有无残稿散稿等方面论证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全书,并针对胡适"首发后四十回高氏伪作之论"进行了驳论。  相似文献   

2.
王人恩 《社科纵横》2011,(11):93-98
在台湾红学研究史上,林语堂的《平心论高鹗》是一本有影响、自成一家之言的红学论著,林语堂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真伪及如何评价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而非高鹗,高鹗只是依据曹氏残稿进行"整理补订"而非"续作"。他从"补"与"续"的内涵、《红楼梦》有无残稿散稿等方面论证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全书,并针对胡适"首发后四十回高氏伪作之论"进行了驳论。  相似文献   

3.
黄金台和《红楼梦》王人恩乾隆五十年(1785)以前,《红楼梦》尚流传不广;乾隆五十年以后,《红楼梦》始流传开来①;而《红楼梦》风靡一时,形成“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风尚,真正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红学”的时期,已经到了程甲本刊行的乾...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的二百多年间,围绕着它所进行的研究工作,曾经经历过“旧红学”和“新红学”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一九四九年建国后,《红楼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中国的三十年,是红学史上发生根本变化,取得空前繁荣的三十年,同时也是有着痛苦教训的三十年。本文拟就三十年来红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作些回顾,并对这项研究工作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玉明 《学术交流》2006,(9):158-161
松枝茂夫是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在日本汉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他所翻译的百二十回《红楼梦》的出版问世,在日本红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译本出现以后,日本才算有了名副其实的《红楼梦》全译本。在“日本红学”领域,松枝茂夫在《红楼梦》的研究方面,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成果也不算十分突出,但也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他对红学事业的贡献,主要还是在《红楼梦》的翻译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胡文彬先生,赴汉中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后,应邀到西安联大师范学院、西安交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做了学术报告。在胡先生讲学之余,我就《红楼梦》与红楼梦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做了采访。请他给予解答。问: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回顾百年红学历程,你认为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扬弃?答:20世纪是一个既漫长而又短暂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红学同其他古典文学研究一样出现过两个高峰期:一是20年代由王国维、胡适、俞平伯、顾颉刚等老一辈学者创建的新红学,影响深…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的林钧《题陈厚甫红楼梦填词》诗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现的林钧《题陈厚甫红楼梦填词》诗发微王人恩在“红学”史上,以诗词曲赋的形式评论《红楼梦》者,有“题咏派”之称。如果我们稍加宽泛一点看,那些题咏以“红楼”故事而改编的戏剧、曲艺、绘画等的诗词歌赋,也完全可以归入题咏派之列。一粟编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  相似文献   

8.
周书文红学研究十年成果研讨会: 顷接惠书,筹备召开周书文红学研究十年成果研讨会,谨致热烈祝贺。说真的,我多么盼望能赴赣州,聆听盛会。无奈年终事多,只好请谅。周书文撰著的《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辩证艺术》、《红楼梦配角塑造艺术》、《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和《中国古典小说审美思考》,都曾惠赠与我,奉读四书,获益良多,感慨尤深。我钦佩书文十年辛苦不寻常,钦佩书文“厚、专、新、深”的笔耕和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9.
与 8 0年代相比 ,90年代以来对《红楼梦》的研究似有降温之势。可喜的是 ,近年仍有不少中青年学者不断加入“红学”行列并作出了可喜成绩。 1997年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新探》(王人恩著 )一书 ,就是一部较有份量的力作。细读全书 ,颇感此著具有“广”(内容丰富 ,涉及众多红学问题 )、“新”(书中材料、观点颇多新意 )和考论并重等特点。该书包括作者及家世研究、人物研究、综合研究、艺术研究、红学史研究和研《红》小札六部分 ,约 2 5万字。从其分编的多种角度 ,即可知此著内容之广博。就笔者所见 ,近年间像《新探》如此全面研讨…  相似文献   

10.
赵建忠 《学术交流》2001,(6):143-145
全国中青年红学研讨会已经开过三次,首届会议的主题是强调回归文本,第二届会议的主题是文献、文本、文化在红学中的融通和创新,第三次会议是探讨<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问题.本文对三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谈到红学研究中不但要回归文本,更重要的是超越文本,并且把<红楼梦>放在世界文学的大坐标中进行审视.在具体操作中,要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文本研究为轴心,以文化研究为旨归,从而去适应和推动21世纪红学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据法国《世界报》1981年12月10日和《快报》1981年第1590期报道,自1954年开始,法国学术界就一直对中国的红学研究十分感兴趣,并于同年着手翻译《红楼梦》。1981年底,法全译本《红楼梦》(上卷1,638页,下卷1,628页)终于同法国读者见面了。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
前言《红楼梦》一书中所描写的衣、食、住、行,以及语言、称谓、家庭礼俗等等琐事,是我们研究民俗学、历史学的绝好资料。这些资料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探索,所得成果对于“红学”既是贡献,对于民俗、历史也可参考,确实能够一举两得。历来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对书中描写的是南俗还是北俗,看法不同,本文拟就《红楼梦》中反映的北俗,提出管见,以就正于这方面的专家和喜爱红学的广大同志。本文所说的北俗,狭义来说指的是满洲风俗,因著者曹雪芹世代隶属满洲八旗,改易满俗,是非常自然的事。然《红楼梦》所反映的风俗,仔细研究,实非满洲所独有,它还包括蒙古、达斡尔等各北方民族习俗在内,故严格来说,以用“北俗”二字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3.
德国红学     
德国红学姜其煌谁是第一个研究《红楼梦》的德国人?根据我掌握的材料,这个人应该是德国著名汉学家威廉·格鲁勃。格鲁勃曾任柏林大学东方语教授,并于1897—1899年期间在北京从事研究工作,写过不少关于中国文学、哲学和宗教的著作。他于1902年在莱比锡出版...  相似文献   

14.
薛宝钗性格漫议王瑜在《红楼梦》研究中,薛宝钗是红学界争论最多的人物之一。旧红学时期因“钗黛孰优”就曾有过“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的趣谈。即使在今天,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观照这个封建时代美丽博学的贵族少女,也依然是议论纷纷。“标准的封建淑女...  相似文献   

15.
红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方法,是以“作者家世”诠释作品。这种方法,从“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 (甲戌本:《凡例》),推演出“石头记‘石头’”,即“通灵玉记贾宝玉”、即“作者写《石头记》”,亦即“曹雪芹著《红楼梦》”。这种方法的运用者,尽管所论细节有时不同,但把江宁织造《曹氏族谱》作为《红楼梦》的发祥之地,则一;将悼红曹与织造曹联宗,以艺术形象印证世间实人,则一。如此一来,曹雪芹著《红楼梦》,就被说成了传写自己的显赫祖先。作品中的贾法、  相似文献   

16.
发愤之作:《夭火在中国燃烧》作者王观泉先生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享受国家津贴的资深。研究员其社会兼职为中国鲁迅协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会理事。王先生已出版的著作有:《鲁迅年谱》、《鲁迅美术系年》、《鲁迅与美术》、《欧洲美术中的神话和传说》、《席卷在最后的黑暗中一一郁达夫传》、《一个人和一个世界一一瞿秋白》、《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及《人,在历史的漩涡中》等。传世名著多为发愤之作。司马迂因自己受宫刑而痛不欲生,然未自弃,发愤作《史记》是也。上世纪2 0年代开新红学先河之《红楼梦考证》乃胡适于上海亚…  相似文献   

17.
用系统方法破译元春判词──兼论贾元妃孙宪武,孙辛园“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昧”,可知《红楼梦》之味难解之甚。雍乾两代文狱森严,“人怀自危之心,刑戮相望于道”,加之我国古代哲学意蕴之奥秘,是造成红学多迷的主要原因,元春判词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虽不乏颇有新...  相似文献   

18.
论张爱玲小说人物语言对《红楼梦》语言的套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40年代红极上海文坛,曾被誉为“鲁迅之后第一人”。其文集《传奇》、《流言》在海内外至今仍拥有无数读者,学术界研究张爱玲的文章也不下千篇。张爱玲的艺术成就前人褒贬已有定论,此处不赘。本文仅想就张爱玲作品语言对传统旧小说,尤其是《红楼梦》语言的套用谈一些看法。(注:《红楼梦》以下简称《红》)几十年来,海内外研究“红学”硕果累累,但总体看来,有关《红》语言方面的研究论文却少之又少。众所周知,《红》全书出场人物总数近千人①,主要内容是描写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自它问世二百余年来,无数读者读来…  相似文献   

19.
一部关于战后日本外交的力作——评《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刘德有在20世纪,日本是一个在历史的激流中大起大落、激烈浮沉的国家。由于这个原因,六七十年代日本在经济上再次崛起之后,每当历史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总要问“日本向何处去”?特别是冷战的...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研究领域,二百多年来相继遭受封、资、修的统治。虽然他们的说法不一,但是都极力歪曲这部著作的基本思想和政治倾向,诋毁其社会意义,宣扬唯心主义和反动的文艺观,以达到维护或复辟其反动统治的目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摧毁了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统治。但是,他们的“红学”影响仍然存在。无产阶级要彻底批判其谬论,肃清其流毒,占领《红楼梦》研究领域,就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评价。这是当前古典文学研究的重大战斗任务。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